2016—2020年XX省“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720615 上传时间:2017-05-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20年XX省“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6—2020年XX省“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6—2020年XX省“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6—2020年XX省“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6—2020年XX省“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20年XX省“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20年XX省“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 省“ 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十三五”是 xx 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 皖富民的关键期,也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业科技创新发 展、农业大省向强省跨越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国家中长期 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 、 xx 省“十三 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十 三五”发展规划纲要 ,特制定本规划。一、形势与需求 (一 )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 “十二五” 期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 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积极引导和有效保障,农业科技工作成 效显著。1、农业科技支撑引领能力持续增

2、强。全省农业科技以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技术集 成和成果转化,组织和实施国家各类科技计划课题 100 多项, 实施了良种优质化、农产品精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及一批科 技攻关计划项目,新设立了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攻 克了甘蓝型油菜三系选育及制种方法、茶叶清洁化生产线等 一批技术难题,培育主要动植物新品种(配套系 )286 个,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为我省粮食总产连续 5 年创历史新高做出 重要贡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52%,科技支撑作用明显 增强。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快速发展。依托高校、科研 机构和龙头企业,新建涉农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9 个、工程(技 术) 研究

3、中心 39 个; 建设了一批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功 能实验室、试验站,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引进 培养了一批较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组建了首个农业院士工 作站,启动建设 21 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和 16 个省级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人才队伍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开展了农 村信息化、科技路路通工程建设等工作,农村信息化服务体 系不断完善。新建农业科技园 298 个,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 区通过验收,芜湖农业科技园区进入了国家行列,农业科技 示范体系初步形成。建立了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95 个, 选派科技特派员 2284 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3、农业产学研结合日趋紧密。全省市

4、、县各级政府出 台了一系列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政策和措施;xx 农业大 学、省农科院等重点科研单位,与全省 40 多个市、县政府 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的联合日趋紧密,共建了一批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技术中心 ;两系水稻、茶产业、休闲食品 3 个技术 创新战略联盟进入省级试点联盟,多种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广 泛推广。 4、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围绕皖江示范区、 合芜蚌试验区、皖北地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县市农业科技创 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全省有 9 个市、40 个县( 市、区 )被 科技部授予全国县(市) 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称号;34 个 县成

5、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共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 术奖 120 多项,发明专利 300 多项。涉农民营科技企业异军 突起,55 家涉农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农业高新技术 产品大幅增长。 但是,我省农业科技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农业科技 创新水平与农业大省的地位还不相称。主要表现在: 农业科 技领军人才缺乏,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科技投入严重 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 ;支持农业产业转型和 应对未来农业发展的技术储备不足,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薄 弱;企业创新主体能力较弱,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 业较少,产学研脱节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县域科技能力薄 弱,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载体不强。(二

6、 )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需求 面对粮食安全、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重大 挑战,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循环、 低碳、绿色农业应运而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xx 农 业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趋向综合化、系统化、多样化。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依靠 科技驱动。全面转型、现代农业、承接产业转移,以及人口 增长、资源约束、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都 需要加快农业产业“瓶颈”技术突破,深入挖掘生物遗传潜力,创新种养模式,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农业产业 技术全面升级,促进农业发展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2、加快区域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迫切需要科

7、技 拓展增收空间。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区域发展,必须依靠科 技开辟农业发展空间,拓展农业功能,组装配套实用技术, 壮大农业科技产业,使农民从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中得到实惠。 3、改善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 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业 资源循环利用,急需加强循环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和模式推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 进农业向无害化、可持续方向发展,支撑和引领新农村建设。4、提高农业竞争力,发展新兴产业,迫切需要增强农 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加之 xx 独 特的南北过渡带气候,要提高农业竞争力,必须超前部署, 加

8、快农业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有效增加农业领域科技储 备,抢占前沿和战略新兴产业科技制高点,走自主创新、提 升竞争优势之路。(三 )农业科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政策保障力叠加增强。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统筹城 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 策支持效应将叠加释放,我省国内生产总值超万亿元后的经 济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将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 障。 2、需求拉动力日益强劲。我省是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 农业大省,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竞争 力,缓解产业技术瓶颈制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 本措施。 3、内在推动力愈加迅猛。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生物 技术、信息科

9、学在农业领域应用转化的速度加快,国际科技 交流合作日趋活跃,产业转移及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的 推进,进一步丰富了人才资源、加强了条件建设,为农业科 技推动自身跨越发展孕育着巨大潜能。 二、思路与目标(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国家科技工作方针,围绕全 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总 体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农 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工程,着 力完善具有 xx 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显著提升 科技对现代农业、农村民生、农村区域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 为兴皖富民、加速向农业强省跨越提供科技保障。(二 )指导

10、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既要发挥政府对 公益性、全局性战略需求的引导,提高规划的前瞻性、指导 性,又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支持农民、企业和民间资本投 资农业和农村科技。 2、坚持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既要加强农业关 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创新,也要重视技术的集成创新和示 范,增强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 3、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既要针对我省实 际,聚集资源,全面统筹、分类实施、协同推进,又要重点 支持合芜蚌、皖江、皖北和大别山等区域发展,强化科技对 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4、坚持产业科技与农村民生科技相结合。既要进一步 加大力度,强化农业产业科技研发,又要重视

11、农村民生科技 的发展,更加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加强低碳、循环农业技术, 改善提高农村生产环境和生活质量。 (三 )发展目标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处于中部省 份前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 5-8 个百分点,农业科技 创新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 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1、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成果取得新成效。培 育农业动植物新品种 200 个左右,有突破性新品种 20 个, 取得突破性科技成果 2-4 项,拥有发明专利权、品种权、技 术成果的总量年均增长率 20%以上。2、构筑一批条件平台,农业科技基础条件有效改善。 新增省部级创新平台 50 个以上

12、,新建或提升公共服务平台 50 个左右; 农业科技设施装备水平有较大提高。 3、建设一批创新团队,农业科技队伍显著加强。建设 省部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 20 个以上、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10 个以上,培育一批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4、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 提升。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建设农业领域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 20 个以上,新增科技型企业 100 家、高新技术企 业 50 家、创新型(试点 )企业 15 家;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 布局合理、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生物 育种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20 %。5、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农业产业加速转型

13、升级。 建设农业省级科技示范基地(园区)100 个;农业产业结构 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超过 1.51, 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60%以上,农村二、三产比例大幅提 高,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 96%以上、优质率提高 5%以 上,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 提高。 6、集成转化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农村基层科技能力明 显增强。集成转化推广 200 项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新增 2000 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新建 80 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 村科技信息服务覆盖95%以上的乡镇,农村民生明显改善,区 域发展特色增强。(四 )主要任务1、突破产业关键技术,保障农业

14、转型发展。围绕我省 农业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培育壮大涉农战略性新兴产 业,重点加强生物种业、生物质能源、农业生物制品、农用 物资与装备制造、农产品现代物流等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以 高新技术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重点在种植业、畜牧业、 林特业等领域,强化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现代农业装 备与投入品制造等农业产业关键技术突破和集成创新,提高 农业生产能力与技术水平。 2、加强低碳循环农业技术研发,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围绕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目标,攻克一批农 业节能、节水、节地、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以及有效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农林碳汇能力、保护农林生态环境等 难点技术,强化农业

15、水土、能源等资源高效利用,增强应对 气候变化科技能力。3、加强农村民生科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围绕农村 民生和城镇化发展重大问题,以农民生活安全、健康、富裕、 清洁、文明为目标,在防灾减灾、农村信息化等领域,攻克 一批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重点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宜 居健康住宅、清洁社区建设、新能源开发利用、信息化服务 等农村科技工作。4、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根 据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任务,加强农业科技 资源配置、强化技术攻关、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围绕 骨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需求,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 设,实施一批区域大协作的全产业链科技项目,推进优

16、势产 业集群在优势区域聚集,合力做大做强; 涉农科技型中小企 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5、强化基层科技能力,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根据合芜 蚌、皖江、皖北、大别山等区域农村和农业产业发展特点, 进行分类指导,通过资源整合、省市联动、上下结合和试点 先行、示范带动等途径,促进区域农业创新发展;加强农业 科技园区、星火计划、科技扶贫、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 员等农村科技工作整合,深入实施科技进步县市考核和科普 能力建设,完善县市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不断提升农民 科技文化素质。三、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工程 围绕我省“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需求和主要任 务,大力实施 xx 省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工程(“448 ”工程) , 优先支持作物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等 8 个领域的技术创新,集中力量实施生物育种、食品加工、农 村信息化、粮食丰产 4 个重大科技专项,积极开展农业科技 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等 4 个科技促进行动,进一 步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