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村负责人诫免谈话的建议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50KB
约12页
文档ID:70986935
村负责人诫免谈话的建议_第1页
1/12

村负责人诫免谈话的建议篇一:村党员干部诫勉谈话制度 村党员干部诫勉谈话制度 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廉政谈话由镇党委负责对村副职以下党员干部和一般党员有下列行为的,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负责人应及时进行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和廉政警示谈话 1、对负责实施村基础建设项目等涉及经济往来、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的村干部,要及时进行提醒谈话,告知有关纪律要求和必须履行的程序 2、对违反村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规定的村干部要及时进行诫勉谈话 3、对述廉评议中群众有反映的村干部,要及时进行提醒谈话 4、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或者参与赌博等有轻微违纪行为的党员,要及时进行警示教育谈话谈话既要立足于教育,又要着眼于纠正问题谈话必须2人以上,并做好谈话记录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廉政谈话由镇党委负责 对村副职以下党员干部和一般党员有下列行为的,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负责人应及时进行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和廉政警示谈话 1、对负责实施村基础建设项目等涉及经济往来、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的村干部,要及时进行提醒谈话,告知有关纪律要求和必须履行的程序 2、对违反村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规定的村干部要及时进行诫勉谈话 3、对述廉评议中群众有反映的村干部,要及时进行提醒谈话。

4、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或者参与赌博等有轻微违纪行为的党员,要及时进行警示教育谈话谈话既要立足于教育,又要着眼于纠正问题谈话必须2人以上,并做好谈话记篇二:浅议如何搞好诫勉谈话 浅议如何搞好诫勉谈话 浅议如何搞好诫勉谈话 ------------------------------------------------------------------------------- 浅议如何搞好诫勉谈话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三十二条规定,发现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党委(党组)、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对其进行诫免谈话建立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贯彻立足教育,着眼防范的原则,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通过谈话提醒,把监督关口前移,努力做到防微杜渐,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和自觉性,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由此可见,诫勉谈话不同于一般工作的交心谈心,也不同于对党员干部立案、处分前的谈话,如果不掌握好谈话的方式方法,极易引起被谈对象的反感、误解和顶撞,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那么如何才能使诫勉谈话取得较好效果呢? 一、要明确诫勉谈话的主要内容 诫勉谈话的主要内容:一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方面出现的问题应注意的事项;二是履行工作职责,遵守工作纪律,特别是办案纪律、保密纪律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三是落实廉洁自律规定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四是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五是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注意的事项。

二、要明确诫勉谈话的基本要求 诫勉谈话的基本要求:一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掌握政策,注意方式方法既要严肃指出问题又要充分听取谈话对象的意见和申辩二是对进行谈话诫勉后仍发生违纪行为或继续违纪的,按照有关党纪、政纪规定,从严处理三是对发现本单位党员干部存在苗头而不及时谈话提醒的,以致发生违纪问题的,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四是要认真开展和正确进行干部谈话制度谈话和诫勉是双方互动的,因此,在党内监督的过程中要求双方都要正确对待这一制度作为谈话的主要方面,即上级党组织的负责人或组织指派的人员,在谈话中一定要正确开展这类谈话 三、要明确诫勉谈话的目的 诫勉谈话是党内监督的一项制度,是对干部干部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的方式,其目的是告诫提醒,批评帮助,使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它既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实际需要,又是保护干部的具体体现 四、要弄清诫勉谈话的适用范围和谈话人员的确定 同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原则上按干部管理权限 进行对领导班子的正职,由上一级党委(党组)或组织(人事)、纪检部门的负责同志谈话;班子其他成员,可由党委(党组)书记谈话。

谈话人要认真履行职责,不能左推右卸或委托他人代理谈话 五、要注意谈话的方式和方法 科学地掌握诫勉谈话的方式方法,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双方思想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思想一致、步调一致、目标一致,使谈话取得较好效果 诫勉谈话要采取面对面的方式,注意选择谈话地点,认真做好谈话记录,要提出要求,重点强调,敢于批评诫勉谈话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诫勉谈话与跟踪监督相结合二是要把诫勉谈话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三是要把诫勉谈话后的效果与组织任用相结合,对诫勉谈话中已提出的问题知错不改甚至顶风违纪的,要采取免职、调离等组织措施,直至给予纪律处分 六、实施诫勉谈话的基本做法及效果 实施诫勉谈话是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一项特殊措施为使诫勉谈话既符合上级政策,又适合干部工作实际,我们以严肃科学的态度认真抓好每个环节的工作 一是以树立正确的用人观为导向,明确诫勉谈话对象的具体表现按照党员领导干部存在问题的原因、性质、后果及其影响程度,把诫勉谈话对象细化为重点管理谈话、警诫谈话和待岗谈话,并根据《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的规定,进一步明确诫勉谈话的党员领导干部的具体行为表现 二是以建立跟踪帮教制度为保障,确保诫勉谈话的效果。

党组织对考核、评议认定诫勉谈话的干部不冷落、不歧视,不搞“一棍子打死”,坚持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切实做好重点管理、警诫和待岗干部的教育转化工作主要采取三种帮教谈话方式一要专人帮教教育采取”开小灶”的办法,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与被诫勉的干部“一对一”结成帮教对子,实行跟踪考察管理,督促指导他们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二要组织集中学习以县委党校、基层党校为阵地,组织诫勉干部学习,坚持教育灌输和学员现身说法相结合,帮助放下包袱,鼓起勇气,积极进取三要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根据诫勉干部的不同情况,谈心谈话做到有的放矢对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重点进行提醒式谈话,对事业心不强的干部重点进行激励式谈话,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重点进行批评式谈话 三是以工作实绩和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尺,认定诫勉谈话的对象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宽严适度、一个标准、讲究政策和尊重群众公论的原则,严格把握诫勉谈话 条件,准确认定党员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对象首先是自查自究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对照保持先进性标准找差距、对照群众愿望找问题、对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找不足,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次是群众评议建立了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并将评议结果作为诫勉谈话的重要依据。

第三是组织考察在考核工作中,严格标准,敢于碰硬,广泛听取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意见,加强对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考察 实施干部诫勉谈话是新形势下干部管理教育的一种有效机制和手段,对干部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一,教育和挽救了一批后进干部干部诫勉作为干部管理的一种特殊管理措施,对那些缺点毛病多且改正不明显的后进干部,起到了一般的教育手段难以起到的作用其二,对干部起到了警示、激励和鼓舞作用实施诫勉后,干部普遍反映,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模范作用明显增强,干部的精神面貌、作风纪律和履行职责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其三,调动了群众参与干部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实施干部诫勉谈话,加强对干部监督管理,较好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干部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 七、如何进行诫勉谈话 从本质上来看,诫勉谈话制度是一种内部监督,检验一种制度的成效关键要看执行后的社会效应因此,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忌主题分散,要有的放矢诫勉谈话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谈话对象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展开,不能把诫勉谈话当成“拉家常”,对谈话对象有意或无意分散和转移主题的,要明确指出,及时纠正,做到讲问题要准:指出谈话对象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时,实事求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提要求要严:按照“为民、务实、清廉”,针对谈话对象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诫勉要求。

要求谈话对象表明态度时不能讲假话、大话、空话,必须是真话、实话、心里话 二忌仓促上阵,要准备充分诫勉谈话前,对已掌握的谈话对象存在的苗头性问题事实要反复进行甄别,必要时可组织调查核实,确保掌握的问题事实准确、全面、真实,防止事实不清、情况不明等造成谈话被动要拟好谈话提纲,对如何开头、怎样结尾,先谈什么、后谈什么进行安排设计要认真分析预测谈话对象可能提出的问题或有关说明,查找政策依据,做好应对,同时对谈话中涉及的时间、人员、地点等应做到心中有数要对谈话对象家庭状况、性格特点等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确定合适的谈话方式方法 三忌尖酸刻 薄、恶语伤人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尊重谈话对象,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谈话内容启人深思,催人自省,让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四忌一劳永逸,要跟踪问效诫勉谈话后,要注意观察被谈话对象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必要时还可以对其进行考核或民主测评,考察谈话对象是否受到了警示,改正了缺点一次谈活没有解决问题的,要反复进行谈话,做到问题一天不解决,工作一天不撒手对经多次谈话仍无悔改之意、无改过之行的,可作出适当的组织处理 五忌生硬呆板,要讲究艺术。

诫勉谈话场所选择要恰当,做到严肃而不压抑、庄重而不失自然,为有效谈话提供适宜的环境谈话开始时,应将有关情况向谈话对象说明必要时可作一些语言铺垫,消除谈话对象紧张、猜疑和逆反等心理,谈话时要注意观察谈话对象的言谈举止,恰如其分地将谈话逐步引向深入要注重字词、语气运用恰当,避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要重视谈话对象对有关问题的说明甚至反驳意见,避免我说你听、我问你答要以诚相待、以心换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害,做到利害分明,情理相融,使谈话对象真心接受 六忌姑息迁就,纵容包庇谈话人不能因个人的感情对谈话对象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抛弃原则,甘当和事佬,这样的结果,表面上是爱护干部,实质上是养痈遗患,后患无穷 由于诫勉谈话制度是一项新的制度,以上只是我们在开展此项工作中的一些粗浅的探讨,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篇三:农村基层干部诫勉谈话制度 农村基层干部诫勉谈话制度 一、谈话对象: 乡镇主要领导、基层站所主管单位领导、基层站所负责人、行政村干部以及需要进行诫勉谈话的其他人员 二、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应实行诫勉谈话: 1、不能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存在明显问题,但构不成纪律处分的; 2、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力,在年度考核和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超过30%,被通报的班子和个人; 3、本地、本单位发生重特大事故、恶性案件和重大经济损失,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4、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消极抵触,贯彻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以致发生大要案或集体上访的班子和个人; 5、不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个人独断专行,放弃集体领导,或闹无原则纠纷,导致班子不团结的; 6、对工作不负责任,推诿扯皮,方法简单粗暴,工作效率差,完不成任务的; 7、谎报成绩,隐瞒问题,欺骗领导和群众的班子和个人; 8、利用职务谋取私利,包庇违法违纪行为,对持不同意见者打击报复的;9、浪费国家和集体资财的; 10、参与或支持迷信、赌博活动的。

三、谈话程序: 1、对乡镇干部和基层站所主管单位负责人的诫勉谈话,由县纪委有关科室提出意见,县纪委党风室报请县纪委常委、副书记、书记批准后,送达《诫勉谈话通知书》,通知被谈话人乡镇正职由县纪委书记谈话;乡镇副职由县纪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