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08969 上传时间:2017-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徐州市 2016-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全卷满分 14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 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5 分)1.古诗文默写。 (10 分)(1)何处望神州,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 )(4) ,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5)诚宜开张圣听, , ,不宜妄自菲薄, 。 (诸葛亮出师表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抒发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充满意气昂扬的欣慰之情的句子是 ,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

2、是( ) (3 分) A.拮据(j) 嗔(zhn)怒 重蹈覆(f)辙 不言而喻(y)B.亵渎(d) 谮(zn)害 吹毛求疵(c) 咬文嚼(ju)字C.扶掖(y) 煞(sh)白 恪(k)尽职守 强(qin)聒不舍D.旁鹜(w) 炽(ch)痛 根深蒂(d)固 一抔(pu)黄土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6 分)人这一辈子都在赶路,有的人在奋力地奔跑,有的人在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 ,不知自己从何处来,又该往何处去。人生的道路,关键在于选择,人的追求、梦想也反映在选择之中。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人生没有最适合自己的路,只有最好的路。人们总喜欢四处寻找出路。其实很多时候路就在我们的脚下,只是我们总喜欢将

3、目光眺望远方,不愿低下自己 (高贵、高傲)的头颅,总想试图去 (开创、开辟)一条新路,却不知道,新路与旧路本来就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沿途的风景有所不同而已,一样的充满坎坷,一样的泥泞崎岖。所以路无所谓新旧,也无所谓好坏。最多人走的未必就是一条好路,很少人甚至没有人去走的也并非就是很差的路,到底该走哪条路,全在于自己的需要和选择。(1)请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 分)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 分)(3)联系上下文,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 (2 分)4.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6 分) (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陈涉世家和隆中对分别选自史记和三国志

4、,这两部作品都是纪传体,被列为“前四史” 。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 ,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是西汉刘向按国别整理编辑而成的。C. 有诗云:“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古今 ,聊斋史记西厢镜。 ”其中“儒林”指的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D. 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这样写道, “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 ,一书河北玉麒麟 ”。其中“山东呼保义”指晁盖, “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2)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3 分)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

5、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地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从选文看,鲁达的性格特征主要是 、 。联系前文情节,说一说鲁达为什么要“痛打这厮”? 二 古诗文阅读(20 分)(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59 题。 (17 分)(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6、;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2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

7、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伏念 ,闻生死有常,难逃定数;死之将至,愿尽愚忠:臣亮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 病在膏肓,命垂旦夕。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 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初奉先帝,资仰 于官,不自治生 。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外,别无 调度 ,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选自诸葛亮自表后主 )注释伏念:俯伏思念。何期:哪里想到。孝道:古人以继承父志为孝。资仰:凭借依靠。治生:经营生计。

8、调度:另外的安排。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 分)(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约己爱民( ) (4)屏黜奸谗以厚风俗( )6.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愿陛下亲之信之伏愿陛下清心寡欲 B.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C.躬耕于南阳达孝道于先君 D.咨臣以当世之事以长尺寸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6 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8 出师表能流传千古,原因之一是其言辞质朴,情真意切。请以“遂许先帝以驱驰”为例

9、,结合选文(甲)作简要分析。 (3 分)9.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2 分)(二)古诗词赏析(3 分)10.下列对诗词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 ,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

10、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该词通过对特定情景的描写以及对抵御外族侵略的忠义之情的抒发,形成一种粗犷豪迈的风格,具有一种阳刚之美。三 现代文阅读(30 分)(一)阅读下面的一篇小说,完成 1114 题。 (14 分) 故 乡 鲁迅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

11、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3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他回过头去说, “水生,给老爷磕头。 ”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 “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

12、大约也听到了声音。“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 ”母亲说。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

13、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母亲问他,知道他的家里事务忙,明天便得回去;又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炒饭吃去。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他又要所有的草灰,待我们启程的时

14、候,他用船来载去。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11.文学作品中人物无声的语言也能揭示他们的心理活动,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含有丰富的潜台词,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4 分)(1) “阿!闰土哥,你来了? ”(2) “老爷! ” 12.闰土见到二十余年前的童年好友“我”时,应该是“欢喜”的,为什么又现出“凄凉”的神情?(2 分)13.对比是小说中常用的手法之一,上面的文字中有两处对比,把它们找出来,分别说说这两处对比的表达作用。 (4 分)14.画线句中所说的“厚障壁”为什么是“可悲”的?请联系选文内容和下面的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4 分)资料链接 过去的三个月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留的阶级观念。著者的本意却是在表现出人生本来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