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臂拳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08142 上传时间:2017-05-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臂拳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通臂拳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通臂拳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通臂拳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通臂拳非物质文化遗产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臂拳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臂拳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通臂拳是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北省三河市,邢台的南宫市,沧州市,廊坊香河县,霸州市一起申报的。 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流传于北京、天津一带的通臂拳,相传为清末时祁信所创。祁家本以杆法见长,遇河南人马先生精于拳技,便以杆法换学拳技,后又遇赵先生擅刀法,遂刀杆互换,形成了祁门特有的“十二连杆”法、“八步十三刀”法、“一百零八单操手”法,祁家通臂拳始成名于江湖。 河北的通背拳较普遍流行于东部。沧州一带有金丝合叶通背,大清河流域是五行通背,京南京东则是五猴、自猿通背。近知五行、五猴、白猿通背实为一个流派,名称不同而内容大同小异,沧州通背为一游僧传留,

2、五行或五猴通背是清代山东祁云父子所传五猴通背既属长拳类型,又有象形拳特征。 近代通背大师祁信祖师传徒弟陈庆,陈庆又传王占春、张策,张策又传马熙春。祁信祖师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和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使之更为完善。清末臂圣张策即为祁派通背拳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张策,京东马神庙(今香河县)人,生于 1866年,故于 1934年。张策大师在通背拳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可称功夫独到,张大师练过各种拳术,而独尊通背, 1934年张公被聘为南京国考副总裁长,清末民初在华北东北九省没有对手。因张策经常穿每只二十几斤重的铁鞋练功,故被武术界誉为“臂圣”、“铁鞋”,被民间誉为“东方大侠”。 招式动作: 通背

3、拳侧重实用,不讲究套路而讲求招法。入学先练基本功,如 “ 五行拳 ” (摔、拍、穿、劈、钻)、散手后,再习练 “ 单操势子 ” ,有 “ 十二连锤 ” 、 “ 十二野马奔槽 ” 、 “ 十把擒拿 ” 等。单操势子有套路性质,只是短小精悍的招法。因该拳讲 “ 见招打势 ” ,故没器械的固定套路,习练时按拳术使用器械,常用器械只有刀、枪、棍,表演现组织套路。 太极通背拳第三代掌门人、太极通背武馆创始人 李忠 太极通背武馆建于 1994年,创办人是廊坊市武协副主席、三河市武协主席、通背拳研究会会长、太极通背拳第三代掌门人李忠(已故)。在李忠的师父符师离世后,他又担起了弘扬五猴通背拳的重任,因其曾随杨式太极拳传人赵斌大师习得太极拳,故此在修炼五猴通背拳时又有了一个新的提升,体悟到了二者相通互补之妙,因此又称太极通背拳。李忠老师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拓了太极通背拳的新套路、新技法,他编排的锤把十要,把太极通背拳的技法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了普及通背拳,他进学校、下工厂、进机关,多次举办培训班,于 1995年在三河市成立了第一家太极通背武馆,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继承和发展太极通背拳做出了巨大贡献。 通背拳基本招式介绍 起势 1.搂手冲拳 2.虚步架拳 3.弓步冲拳 4. 弓步冲拳 5. 虚步亮拳 通臂 拳 展示 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