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控制权争夺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56583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0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美控制权争夺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国美控制权争夺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国美控制权争夺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国美控制权争夺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国美控制权争夺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美控制权争夺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美控制权争夺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美控制权争夺案例分析,内容提要,国美是谁的国美?国美为了谁? 国美电器的治理结构问题 国美电器的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问题 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中的情、理、法问题,一、国美是谁的国美?国美为了谁?,(一)公司是什么? 1、生产性 2、契约性,(二)公司为了谁?,股东价值最大化:公司是股东的公司,公司治理的效率标准是股东价值最大化。 兼顾利益相关者利益(公司价值最大化):经理人在制定决策时,应该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求得平衡,而不仅仅照顾股东的利益 。,(三)国美是谁的国美?国美为了谁?,2004年在香港上市后,国美实际上就不再属于黄光裕个人,而是变成了一个融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公众公司,成为了一

2、家由投资者、债权人、经营管理者、员工、供应商、客户、国家等利益相关者共有的企业。 国美不仅仅是黄光裕和陈晓的国美,也是所有国美人的国美,是所有投资者、债权人、经营管理者、员工、供应商、客户的国美,是中国的国美。国美不应该成为黄光裕和陈晓争夺控制权的牺牲品,而应该不断提升公司的价值,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二、国美电器的治理结构问题,(一)国美电器的内部治理结构,薪酬委员会:制订薪酬政策 提名委员会 :定期检讨董事会的架构、人数及组成(包括技能、知识及经验方面),并就任何拟作出的变动向董事会提出建议 。 审核委员会:对外聘核数师 (注册会计师)的审核;对财务会计制度、内控制度进行

3、审核。 独立委员会 :监督集团重大关联交易的执行及履行情况 。 执行委员会:监督集团的日常管理和营运 ;聘任、罢免集团副总裁或以上职级的高管,(二)有关国美电器治理结构的争议,香港公司法表现出较强的董事会中心主义,以突出和强调效率原则。除公司章程细则规定某些董事必须持有指定的股份外,董事无须在公司内持有股份。因此,董事可以是公司的雇员。 董事会的独立地位、股东行使权利的限制等在香港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香港的公司法赋予董事会两种核心权力,一种是公司经营决策的指导权,另一种是对股票市场的控制权。在这套体系中,拥有控股权不代表有压倒多数的“表决权”。如果股东想获得公司实际的控制权,真正参与公司决策,

4、还需要有表决权。,当公司的控制权完全落入一个只拥有1.47%股权的职业经理人,而且公司董事会又一边倒地支持这个职业经理人的时候,这个公司的治理结构对于股东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发展而言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拥有一个权力制衡、能够体现绝大部分股东利益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公司长期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陈晓的胜利,也将在中国公司控制权争夺中,留下职业经理人战胜第一大股东的经典案例。,职业经理人与股东争夺控制权是本末倒置,董事会、经营层作为受托方和执行者,应该依法对股东负有诚信和信托责任,恪守诚信和传统伦理道德、维护股东权益是职业经理人的本分,这也是中国公司治理改进与完善的基础,是促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在最具

5、活力的民营控股上市公司不断发展的前提。,三、国美电器的经营战略和财务战略问题,由黄光裕主导的经营战略是在实现规模领先的前提下,通过精细化管理持续提升企业效益。黄光裕认为,有了规模,就有了渠道价值,在产业链中就有了话语权、影响力和仪价能力。 陈晓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在永乐电器时陈晓就十分注重精细化管理,更看重经营效率和财务效率,而不仅仅是规模。陈晓为永乐电器制定的竞争原则是“区域规模、提高单产”,即“规模与单产并行”,两者相互促进。在不成熟区域优先发展“规模”,在成熟地区重点提升“单产”。,在财务战略方面,陈晓认为引进贝恩资本是迫不得已。与财务投资者谈判的焦点是,既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又要保证大

6、股东的权益。 黄光裕方面认为,陈晓联手国外资本,是企图变“国美电器”为“美国电器”,妄图使国美电器这个来之不易的民族品牌沦为外资品牌,使国美的几十万员工变身为外国资本猎手的打工者。,四、国美电器控制权争夺中的情、理、法问题,黄光裕方面力数陈晓乘人之危、窃取国美人共同的历史成果和未来的事业发展平台的阴谋,指责陈晓“负义”、“不忠”,“挑战职业经理人的基本职业道德”,“践踏中国传统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对于王俊洲等黄光裕的旧部倒向陈晓,社会舆论多有批评,认为是被陈晓股权激励的“金手铐”套住了,是见利忘义。,社会公众也认为,黄光裕作为国美创始人的地位和大股东的权力不会因入狱而改变,黄光裕仍是国美的老

7、板,陈晓是职业经理人,现在老板出事了,职业经理人要帮老板看好公司。不然,就是不忠不义。因而,一边倒地支持黄光裕。认为陈晓背叛老板,对中国自古以来的基本伦理和基本商业秩序提出了挑战 。,陈晓及其管理团队却从始至终认为他们的做法合法、合理、合情。第一,他们完全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完全遵守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坦然面对股东大会的选择,因而是完全合法的。第二,陈晓及其管理团队也认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股东利益,为了公司持续稳定发展,都是合理的。引进贝恩资本是因为公司急需资金,是为了帮助公司摆脱财务困境。第三,2004年国美上市后,就已经变成了一家公众公司。特别是在黄光裕持有股份下降到30%之后

8、,国美就不再仅仅属于黄光裕家族,而是属于全体股东。管理层应为全体股东服务,而不能仅仅听命于大股东。国美应该淡化家族企业色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附录 1:义利之辩,“义”是指精神价值,是正义、道义,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而“利”是指物质价值,是指个人的名利、财富、地位等。义利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义利之辩贯穿了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全过程。,第一,重义轻利型。以儒家、道家为代表,把义视为终极价值目标。,孔子把重义还是重利,看作君子和小人的分水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孟子也把义放在第一位,对于义利的基本态度

9、是“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 道家也反对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老子提倡重道和守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主张“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反对把道德说教仅仅挂在口头上,而应该以自己的行为做出表率。“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庄子认为做人应当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进入无居无束、自在逍遥的精神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第二,重利轻义型。以法家为代表,强调利益原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者。,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不认同儒家“去求利之心,出相反之道”的主张,认为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每个家庭生男孩都高兴,生女孩则不然,父母对于子女都有“计算之

10、心”,何况其他人呢?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主卖官爵,臣卖智力”的利益关系。法家反对实行礼治,主张实行法治,采取强制手段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第三,义利协调型。以墨家为代表,反对把义利对立起来,强调义利的统一。,一方面,墨家把“兼相爱,交相利”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认为“义,利;不义,害”,即行义的实质就是利人、爱人、助人;衡量“义”的标准不是动机,而是效果。比如,孝敬父母,就要让父母生活舒适、幸福、安逸。“孝敬父母”是义,“舒适、幸福、安逸”是利,义离不开利,否则就会流于空谈。另一方面,墨家提倡“天下之大利”,而不是个人的私利。但天下大利之中也包含着个人的利益,“爱人不外己,已在所

11、爱之中”。 墨家富有利群或利他精神,为了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辞。如果说儒家是“到朝廷去做官”,道家是“到山林去修行”,那么,墨家就是“到民间去殉道”。,附录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义利观?,1、义利统一。道义和功利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功利是道义的物质基础,道义是功利的观念反映。因此,社会中不存在超功利的道义,“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义士如果不通过切实的行为为他人谋利益,就不成其为义士;正义如果不通过对邪恶的惩罚和对公共利益的维护体现出来,亦无正义可言。,2、义利融合。道义与功利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 “利”有“公利”与“私利”之分。何为“公利”?首

12、先,它应该是真正的公共利益,而不是虚假的;其次,对它的追求应使社会总体利益最大化;第三,必须保证这种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公正的分配。对这种“公利”的追求,其本身就具有“义”的性质。“利”即个人利益,又有正当与不正当的区别。正当的个人利益是个人需要的社会表现,是社会道德的最终目的。因为社会是由活生生的个体所构成的,社会不能脱离个体而独立存在,正当个人利益的获取与满足,是使一个社会的一定道德模式的含“义”性得到确证的最后依据。因此,对正当个人利益的追求,其本身也具有“义”的性质。“义中之利,君子所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都反映了义利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3、义利互动。一方面,人们物质生活

13、的发展,制约着人们的政治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以其物质性的力量肯定着合乎道德的因素,否定着不合乎道德的因素,从而促进道德的进步。另一方面,一定进步的道德也以它自身所具有的能动的反作用直接或间接的为经济发展服务,它既以肯定性的方式给人们合理与积极的经济行为提供道德支撑,又以否定性的方式限制与阻抑经济活动中的负面价值的膨胀,校正着经济活动,使其健全、有序与合理的发展。,4、义利双行。义、利实际上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二者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是人类社会各种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和本质特征。离开了利,人类活动就毫无价值,人类也将不复存在。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并不仅仅因为人有利的追求,还在于人有理性与道德,亦即如何和怎样去满足这些要求。人类通过“义”来调整内部的物质利益关系,维护根本的利益关系,从而形成巨大的整体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