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学研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836208 上传时间:2019-01-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学研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章 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学研究,12.1数学教师的素质,12.2 数学教学研究,12.1 数学教师的素质,12.1.1 数学教师的职业道德,12.1.2 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12.1.3 数学教师的能力结构,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1、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 2、对待教育对象的道德:热爱和关心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 3、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 4、对待学生家长的道德,12.1.1数学教师的职业道德,12.1.2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1、数学专业知识 2、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3、哲学和其它文化科学知识 哲学、逻辑学、自然辨证法、数学方法论、

2、美学、 艺术、语言学,12.1.3数学教师的能力结构,1、数学能力 2、自学能力 3、数学教学能力: (1)组织使用教材,选择运用教法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调节控制的能力。 4、一定的数学教学研究能力,12.2 数学教学研究,12.2.1 集体备课,12.2.2 观摩教学,12.2.3 教学试验,12.2.4 专题研究,1、集体备课的意义、内容和组织形式,2、集体备课应遵循的原则,12.2.1 集体备课,意义:依靠集体的智慧共同搞好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内容:教学进度计划与教学目的要求;各章节或单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互相交流信息和经验。 组织形式

3、:备课组,不拘形式的讨论。,1、集体备课的意义、内容和组织形式,计划性 充分性 针对性 民主性 自觉性 灵活性,2、集体备课应遵循的原则,12.2.2 观摩教学,1、观摩教学课的类型,2、观摩教学课的准备工作,3、听课,4、教学评议,观摩教学又叫“公开课”,主要有以下四种: (1)示范课 (2)专题试验课 (3)青年教师评优课 (4)随堂听课,1、观摩教学课的几种类型:,2、观摩教学课的准备工作,确定主讲教师 确定公开教学内容 集体备课 主讲人认真写好教案 上课前印制好教案,发给听课的人使用,3、听课,准备进行公开课的班级,事先应告诉学生,使他们思想上有所准备,以免在公开课上紧张慌乱听课教师要

4、本着取长补短的精神,集中精力,注意听讲,细心观察,作好笔记,以供课后讨论、分析研究使用,4、教学评议,组织公开教学是为了指导与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课后必须认真组织评议教学评议应抓住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关键性问题应从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上加以阐述,充分肯定成绩,但也要明确指出缺点和需改进的问题对一些尚难肯定的问题,可提出来供大家讨论对于教学方法的问题,要结合具体情况考虑,或看实际效果,或待今后的实践去验证,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1)从教学目的要求上去分析教学目的要明确,教学要求要适当有了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学要求的适当与否衡量的标准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5、(2)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原则的适应上去分析教学内容首先不能有科学性的错误还要有条理,要揭示出教材的内在联系,要尽可能注意用教材内在的辩证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安排要遵循教学原则,(3)从“双基”教学是否落实去分析即是否重视了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的教学与练习,是否突出了重点,抓住了关键,解决了难点,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4)从教学指导思想上去分析即是否采用了启发式教学,能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得如何?创造意识是否得到了培养?,(5)从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去分析表现在是否注意教给学生数学

6、的思想方法、常用的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和逻辑基础知识,是否带领学生一起思维,是否注意教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6)从教学进程的组织、语言、板书和教态去分析整个教学进程组织得是否紧凑协调;内容、时间安排得是否得当;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响亮,准确规范,简炼生动;教态是否大方自然;板书是否有计划,是否美观、合理等等,(7)从是否恰当地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包括使用小黑板、直观教具去分析自制简单适用的教具常可取得好的效果,如果可能,还可使用幻灯、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8)从教学效果去分析一堂课的成功最后还得落实到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上来学生对教材能否理解

7、和掌握,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学生能否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否完成当堂的作业练习等,都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注意: 以上几点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12.2.3 教学试验,现代科技迅猛发展,迫使人们不得不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以期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但是这种改革和创新工作,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除了要有教育理论为依据外,还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试验,用实践来进行检验,然后总结经验,加以推广。,1、教学试验的内容与方法,教学试验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把任务分配到指定的学校、班级和教师 对于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一般地也从试验入手,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从

8、而鉴别这种方法的优缺点系统的试验,经过几次反复,再进行总结、加工、整理才有可能上升为理论,观察试验法和控制实验法,(1)观察试验法先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拟订出进行观察的计划,然后按计划进行一系列的观察,并记录每次的数据结果最后,把各方面观察所得的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再与其他有效资料对照分析,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2)控制实验法它是在不破坏对象的自然条件下,采用实验室中的组织形式进行工作的例如对中学数学某一段教材和教法的研究,可以在同年级挑选出条件相同的两个班或更多的班级,由水平相当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然后进行考试测验,统计分析,了解学生学习

9、的质量、耗费的时间、灵活运用的程度以及对其他学科学习的影响等各项指标,最后得出论断,教学试验的设计工作的一般内容,(1)确定试验目标与任务; (2)提出科学的假设; (3)明确实验过程中需要操纵或改变的实验因素(变量)及要严格控制的外部因素; (4)精确记录实验数据和获得资料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5)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证实和修正科学假设等,探索型和验证型的教学试验,教学试验又可分为探索型和验证型两种 当人们对试验课题尚不能提出明确的假设时,属于探索型的试验; 当人们对试验课题已经能提出具体的假设时,属于验证型的试验,目的只是为进一步检验假设是否成立,2、教学试验评价和总结,

10、教学试验是一种教学科研活动,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评价与总结这就要求对试验的设计过程、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和试验成果等内容进行客观的科学分析,并作出科学的结论,进而提出符合实际的改进意见定量定性对比评价,这是一种科学的评价方法,利用试验中得到的数据和事实,运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经过统计、计算与分析能得出定量、定性的结果 一般试验总结和研究报告包括以下的内容: (1)教学试验工作的概述这包括有本课题的简要背景与来历、主要意义及评述他人已做的工作成果 (2)准确地阐述本课题研究的范围、目的、过程、内容和测试情况等 (3)阐明研究的结果(包括定量定性的结论) (4)讨论研究的结果 (5)列出主要的

11、参考文献,12.2.4 专题研究,目前中学数学教学正处在一个急遽变革的时期,课程改革边实验边推广,滚动式发展,它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在教学实践中,选择适宜的专题进行研究特别是新教师,更应该积极参加到数学教学的专题研究中去这是促使新教师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的必经之路,开展数学专题研究注意点(2-1),1、根据平时数学教学写好教后札记,不断积累材料只有不断积累材料,特别是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积累的第一手材料,才能使专题研究有坚实的基础 2、恰当地选定课题,制定研究计划专题研究课题的选

12、定是关键,课题的选定应该是自己最感兴趣或最了解的内容,也可以是存有争议、尚待研究的内容课题的选取还必须对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般可从比较小的、具体的课题入手,积累经验,逐步扩大 3、围绕课题的研究,除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之外,还要大量搜集有关的资料和原始素材数据,制作卡片,开展数学专题研究注意点(2-2),4、运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和数学教育学的现有理论,对所搜集的材料(包括事实与数据)加以研究分析,作出恰如其分的结论,并写出文稿 5、反复修改初稿,进一步充实初稿,然后在有关教学教育研究的讨论会上交流,质量较高的,有独创的见解或有新意的,还可向有关杂志投稿 6、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并检验研究成果,并继续搜集与之相近的专题材料,以期扩大研究成果,本章作业,: 习题 :;,The End! 预祝大家期末取得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