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战略与能源政策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574480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能源战略与能源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能源战略与能源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能源战略与能源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能源战略与能源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能源战略与能源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能源战略与能源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战略与能源政策(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源法,蒋亚娟 博士 ,能源安全问题既是中国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影响中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 南沙石油开采,越南是南沙争端中我国最危险也是最难解决的对手。”在南沙问题上,越南的既得利益最多,占据了23个岛屿,每年开采三千万吨石油,中国仅控制个岛屿。,能源法授课内容,全球背景下的能源法 中国能源法研究 外国和我国台湾地区能源立法 中国能源企业立法专题(电力/煤炭法) 可再生能源法研究 能源税法专题 中国能源法草案,第一节 术语,能源问题及分类 几种能源,2、能源分类,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第一、第二、第三能源,能源的种类有:,1.非再生能源(耗竭性能源)

2、,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能源的种类有:,2.再生能源(非耗竭性能源),风能,水力能,生物质能,海洋能 潮汐能,地热能,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一、能源:历史的推动力,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耕牛使人可得到的力量增大10倍 风帆的利用创造了新的航海历史 垂直式水轮机的发明使生产率再提高6倍 蒸汽机则使其再提高一个数量级 汽车的使用极大地缩短了旅行时间和提高了运输效率 电创造了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人类社会重大进步与能源的变革,可再生能源利用 当代 核能利用 1970年代 汽车和石油时代 20世纪 蒸汽机车使用 19世纪 火的使用 几十万年前,12,人类在能源

3、利用史上的三次大的转换,18世纪,蒸汽机的发现促进了煤炭大规模开采,到19世纪下半叶,煤炭取代木材成为主要能源 19世纪70年代,电力代替了蒸汽机,煤炭比重逐渐下降。到1965年,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首次取代煤炭占主要地位,进入“石油时代” 但是,石油的储量有限,能源环境问题的出现,世界正面临新的转折点,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向新能源过渡,美弗兰克T克里扎:光之力量/人类寻求驾驭太阳的历程,中国青年出版社。,能源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电力体制 2002年出台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目前已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 煤炭体制 煤炭生产和销售已基本实现市场化 石油体制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国有石油企业

4、基本实现上下游、内外贸一体化 能源价格改革理 推广完善峰谷电价、丰枯电价、差别电价办法,15,能源立法明显加强,相继出台了电力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 制定和完善了电力监管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16,三、能源问题与挑战,能源开发利用带来的挑战,资源约束问题 能源效率问题 公平性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供应安全问题,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目标,2020年GDP总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 GDP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年均增长 7.2%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2030年基本完成工业化 城市化达到相当的程

5、度,基本完成基础设的施建设 高耗能产业的产量逐渐下降 205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生活舒适 交通便利 碧水蓝天,19,资源相对不足,我国可耕土地占全世界的7%, 人均1.41亩, 是世界人均量的1/3; 人均淡水量2200立米为世界人均量的1/4; 人均木材储量9立米是世界人均量的1/8; 人均石油储量为世界人均量的1/10; 人均煤炭储量为世界人均的1/2; 天然气为世界人均量的1/25。,六个国家四种资源人均拥有量对比,(World Statistic Book 2005),资源经济分布不平衡,北煤南运 北电南输 西气东输 西油南送,中国能源发展不能照搬美、日模式,2

6、3,能源开发利用中环境问题,室内环境污染(indoor pollution) -烟气、颗粒物、CO 当地环境污染(Local pollution) -颗粒物 区域环境污染(Regional pollution) -SO2引起的酸雨 全球环境污染(Global pollution) -温室气体CO2引起的全球变暖(UNFCCC),燃煤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煤炭含有较高的灰分与硫分 排放大量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酸雨危害发展迅速,25,我国CO2排放总量大,增长快,在国际社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CO2排放趋势比较,我国CO2排放总量2010年前就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200020

7、04年我国CO2排放增长量占世界同期增长量的56%。,我国石油资源不丰富,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212亿吨,探明剩余可采储量为25亿吨,平均探明率为33%,处于勘探中期阶段 目前,我国石油勘探难度不断加大,新增储量质量变差,经过努力做到稳产、小幅增长尚有可能,但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相当多的主力油田已进入开采的中后期 即使考虑大力节能降耗、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可替代品等因素,2020年石油缺口仍将达2.5亿吨,27,石油依赖的危险,进口依赖 恶化国际收支平衡 石油出口国家可能支持恐怖组织或进口核武 完全的石油依赖 经济体系存在石油价格冲击的弱点 增加军事行动谋求石油的刺激 减少了对外政策及反恐行动

8、的自由度,如何应对能源开发利用给我国带来的这些挑战? 改变传统的能源开发利用模式,走可持续能源开发与利用之路!,发展(Development),效率原则:在要素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或者以最小的投入实现一定社会福利目标。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特点:内部效益为负但外部效益为正,内外部效益之和为正,导致社会福利改善。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利用可再生能源越来越比利用化石能源更有效率 化石能源造成的大气污染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 23%;,公平(Equity),公平性:社会福利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公平分配,社会发展要兼顾弱势群体。 能源公平性:不同收入群体都应该享受现代能源服务成果的

9、权力 能源不公平性在我国还是比较明显的,农村地区居民优质燃料和电利用水平远低于城市 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为农户提供优质燃料和电,改善能源使用的公平性 在边远无电地区,分散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是最为经济的供电方案,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可持续性:当代人提高福利不能以损害后代人改善福利的机会为代价,社会资产在代际间的公平分别,代价公平。 弱可持续性:自然资本存量与人工资本存量之和非递减 强可持续性:自然资本存量非递减 化石能源利用往往要损害自然资本存量 不可再生 环境系统破坏(温室效应) 可再生能源利用一般不损害自然资本存量,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模式是什么样子的? 可持续能源之路有

10、什么样的特征?,可持续能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特征,不管是从技术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能源系统都应该是有效率的; 保障提供持续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所需的能源服务; 对环境系统的负影响尽可能低; 有利于不同收入的人公平获得能源服务。,基本途径,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供应的多样化,中国的能源贸易与能源安全特征,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 中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超过40 中国石油进口严重依赖中东 石油进口通道单一马六甲海峡 共同的安全责任,世界10大石油生产国,资料来源:IEA 2005,世界10大石油消费国,资料来源:BP2005,世

11、界10大天然气生产国,资料来源:IEA 2005,中国石油地缘政治发展态势,东海油田,我国的立场,主张通过谈判解决在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议,在此之前任何一方都不采取单方面行动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才是解决东海问题的正确选择 希望中日双方共同努力,妥善处理具体问题,使东海成为友好之海,合作之海,经济-能源-环境协调,能源,经济,环境,42,China Energy 2050 中国能源 2050,Preliminary Results November 2008 Do Not Cite,四、中国能源 2050,1.Energy Demand 能源需求,Energy Demand: Business

12、 as Usual 能源需求:按目前趋势预测,BAU 按目前趋势预测,Industry 工业,Transportation 交通,Agriculture 农业,Buildings 建筑,Sourc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2050 China Energy Study, preliminary estimates; do not cite or quote,资料来源: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2050年中国能源问题研究. 初步估计,请勿引用。,Million Metric Ton Coal Equivalent 百万吨标准煤,Peak Energy,

13、 2035? 2035年能源供应达到峰值?,Solar, geothermal 太阳能,地热,Wind 风能,Nuclear 核能,Hydro 水力发电,Natural Gas 天然气,Oil 石油,Coal 煤,Demand 需求,DEFICIT 亏损,Sourc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2050 China Energy Study, preliminary estimates; do not cite or quote,BAU energy demand 能源需求(根据目前趋势预测),COAL,Coal 2030 peak 2030年煤炭供应达

14、到峰值,Imports 进口,2035 peak energy? 2035年能源供应达到峰值,资料来源: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2050年中国能源问题研究. 初步估计,请勿引用。,Million Metric Ton Coal Equivalent 百万吨标准煤,第四节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环境法治建设,主要内容,一、中国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 二、中国加快控制气候变暖的立法 三、中国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控制气候变化法律的实施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展望,解读气候变暖:气候异常 人类能源消费 A.人类发展史 B.汽车发展史 C.未来汽车发展模式,一、中国十分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全球气候变化主

15、要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的。 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和政策,有力地推进了能源结构调整、能源节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发展,推进了植树造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等,从不同角度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二、中国加快控制气候变暖的立法,(一)通过加快节能立法来控制气候变化 中国是以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供给的国家,以节约化石能源使用为主要内容的节能工作是我国控制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节能法是指导我国节能工作的基础性法律。,二、中国加快控制气候变暖的立法,(二)制定清洁生产促进法控制气候变化 我国能耗高、污染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多数企业尚

16、未从根本上摆脱粗放经营方式,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低。而解决环境污染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清洁生产,预防污染的发生。 我国十分重视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二、中国加快控制气候变暖的立法,(三)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法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980年至2000年,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有了显著提高,以能源消费的翻一番支持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以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二、中国加快控制气候变暖的立法,(四)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实施)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控制气候变化的关系也极为密切。降低能耗和减少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