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精校解析 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7054113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3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精校解析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精校解析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精校解析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精校解析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精校解析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精校解析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三单元中国地理认识省内区域与跨省区域---精校解析 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知能训练下图为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读后回答13题。1甲、乙两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差异主要是()A耕地资源的质量高低 B水源数量的丰歉C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 D热量条件的好坏答案:D2甲、乙两地都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下列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B乙地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外商投资推动工业化,进而带动城市化C甲地目前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当D乙地第三产业比重已远大于第二产业答案:B3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客观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甲、乙两地区均为我国常规能源和矿产资源贫乏地区,为此国家实施了许多重大工程来调配资源。下列资源调配工程

2、不属于能源调配的是()A南水北调 B西电东送C西气东输 D晋煤南运答案:A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46题。4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壤盐碱化 B土地沙化C水土流失 D酸雨污染5与上述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A煤矿开采 B陡坡开荒C缓坡种地 D降水集中,多暴雨6图示地区最具优势的矿产资源是()A煤炭 B太阳能C石油 D铁矿解析:结合经纬度和等高线可以判断,图示地区为黄土高原,图中河流为黄河。第4题,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第5题,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和缓坡耕作无关。第6题,黄河中游的山西、陕西等省区煤炭资源丰富。答案:4.C5.C6.A7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分布

3、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上的序号在下面填出长江沿江工业地带包括的工业基地名称。是以_、_、_为中心的_工业基地,它是全国最大的_。是以_为中心的工业带,它是我国_、_工业重要基地。是以_、_、_为中心的_、_等工业基地。是以_、_为中心的_、_工业基地。(2)长江沿江地带从沿海到内地的主要钢铁工业基地有_、_、_、_和_,构成了“钢铁工业走廊”的雏形,这些钢铁工业基地分布的有利条件有_。(3)长江沿江地带有_、_、_汽车工业基地以及_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了沿江“汽车工业走廊”的雏形。(4)长江沿江地带著名水电站位于长江干流上的有_、_,这些水电站都处在我国地势_之间。(5)图中代号所示

4、工业基地中最大的城市为_,该城市在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_。解析:该题以长江沿江地带的工业分布图为背景综合考查学生对沿线工业地带中工业基地的识记,同时考查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分析能力。由图可知长江沿江地带中有4个工业基地: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带;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第(1)题根据位置进行判断。第(2)题,长江沿线的钢铁工业中心主要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构成“钢铁工业走廊”,有利条件从原料、燃料布局、交通、农业基础分析。第(3)题,“汽车工业走廊”是指由上海

5、、南京、武汉、重庆组成的以汽车、摩托车生产为主的工业走廊。第(4)题,葛洲坝、三峡是长江干流上的著名水电站。第(5)题,考查上海的经济地位。答案:(1)上海南京杭州沪宁杭综合性工业基地武汉钢铁轻纺重庆成都宜昌电力冶金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炭(2)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市场广阔,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或自然资源丰富),长江干支流,水运便利,水力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农业基础好(3)上海南京武汉重庆(4)葛洲坝三峡第二、三级阶梯(5)上海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港口,拥有浦东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一、选择题2009年,长三角、

6、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640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提高7.7个百分点。其中,长三角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34767亿元;珠三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9604亿元;京津冀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9641亿元。据此回答12题。1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得益于()A侨乡的背景B良好的区位条件C便利的交通条件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对外资吸引力正在下降,其原因是()A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实行了优惠的政策B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速度缓慢C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廉价D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矿产资源比珠江三

7、角洲地区更丰富解析:第1题,侨乡优势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主要区位条件。第2题,珠三角与长三角相比,政策优势已不存在,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而且本身就是一个深具潜力的市场,使这里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经济迅速发展。答案:1.A2.C(2011年天津模拟)长江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1997年大江截流成功,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通航,2009年全部竣工,是当今世界上在建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三峡工程建设期间,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移民安置B三峡移民的方针是以开发性移民为主C三峡库区人地矛盾突出,应调整产业结构,将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D三

8、峡工程形成的水库,库区回水可达重庆附近4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以清洁的水电代替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A BC D解析:第3题,三峡建设最大的困难是移民安置,移民方针是以开发性移民为主,就地后靠,实施立体开发,三峡库区回水可达重庆附近,三峡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立体农业开发,农林牧综合发展。第4题,三峡的环境效益是清洁能源,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防御中下游地区洪水。项属于经济效益。答案:3.C4.D广东省的电子、轻工业产品与通讯设备完善,加上钢铁

9、、装备与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现在广东省汽车出口量正式跃居全国第一。随着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进驻(如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等),加上近百家的汽车零部件厂商聚集,使得广州市及其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据此回答56题。5广东省汽车产业的过人表现是基于()政府扶持拥有较好的制造业基础与外围配套条件“珠三角”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广东省汽车生产基地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A BC D6广东省汽车产业的缺点是()A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生产方式,缺少自主品牌B没有大量世界名牌汽车出口C产业集群状况差D没有充分利用该区技术和劳动力资源解析:广东省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与政策、工业基础和工业联系等有关,缺点是合资企业多,缺

10、少自主品牌。答案:5.A6.A读下图,回答79题。7下列关于海南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受地形影响,海南岛上的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B莺歌海成为盐场主要是其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C三亚的“天涯海角”是因地处热带,海域环境好而形成D任意排放污染物,会引发海岛周边海水出现赤潮现象解析:选B。莺歌海盐场的成因是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8在海南文昌将建立中国第四个卫星发射基地,其主要原因是()A地处热带,气候条件好,利于全天候发射与监测B与内地三个基地相比较,主要优势是其纬度更低C海南地广人稀,出现故障不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D可以依托附近军港的支持,符合国防安全的需要解析:选B。海南文昌

11、建卫星发射基地,与内地原有的三个基地相比,降水较多,在气候上不占优势,但是文昌纬度低,发射时初速度大。9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博鳌,成为“亚洲论坛”永久落户地的原因是()依托海南岛的区位优势,邻近亚太经济圈作为中国最大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这里有宜人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这里港阔水深,海运交通便利且位置重要 A BC D解析:选A。博鳌成为“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是以独特山水与良好的生态为基础,并依托海南岛邻近亚太经济圈的区位优势。读下图,回答1011题。10图中P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地处

12、我国季风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A BC D11图中Q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邻近大冶铁矿,原料丰富B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运便利C位于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处,是重要的铁路枢纽D地处成都平原商品粮基地,农业经济基础好解析:根据图中河流可判断出P地为三峡大坝,M为巫山。巫山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地势落差大,加上该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因此P处水能资源丰富。Q为重庆市,地处长江与其支流嘉陵江的交汇处,水运便利。答案:10.C11.B二、综合题12读珠江水系图和景观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表示A、B、C三地的景观

13、,其中表示A地景观的是_,表示C地景观的是_。(2)C地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应该是()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商品率B发挥光热资源优势,建立天然橡胶、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基地C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花卉、水果和特种禽畜渔业养殖D加大科技投入、增施化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改革开放以来,图中阴影所示地区利用区位优势发展了_型加工工业。近年来,该类产业逐渐向其北部山区转移,原因是那里_和_的区位优势更显著。解析:第(1)题,图中A地为北江上游,在粤北山区;B处是桂林,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C地在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的出口型农业基地,今后还应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出口创汇型农产品。第(3)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发展了以轻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该类产品向土地和劳动力价格更为低廉的粤北山区转移。答案:(1)(2)C(3)外向劳动力廉价而丰富土地价格低13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西双版纳是我国仅存的净土之一,具有独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