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0375352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8.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档相关内容参见 视频 1-4,导师: 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叶志明 上海大学 http:/ 2012.10.13.,目 录,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 关于学生与导师的关系 谈谈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为研究生成长提供好的服务与指导,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导”研究生的科学研究 “导”研究生的为人处世 最终使之达到培养目标,钱伟长院士说过: 本科生阶段主要学会自学能力 硕士生阶段主要学会调查研究 博士生阶段主要学会提出问题 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成为能到未知领域去工作的人,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导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 高水平研究成果,非常重要的一点取决于你的

2、研究是否处于学术前沿 什么叫学术前沿? 有学者说:前沿就是一个学科在发展中碰到的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学科就不能前进。,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其实还应加上“重大”两字,是学科发展中碰到的还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 前沿是阵地,只有进入阵地,才能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前沿是火车头,只有解决了前沿的问题,才能推动学科的发展。,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因此,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就是学术前沿 学术空白学术前沿 因为真正的前沿,是关系学科发展的那些还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不是一般的问题。,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如何进入学术前沿? 首先,要具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任何前沿

3、都是在学科已有知识和认识水平基础上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的知识生长点,没有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就难以认识到前沿问题。 读过多少本名著? 要引导研究生阅读名著,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如何进入学术前沿? 其次,要对所从事的学科的学术发展史有全面的了解与把握。 前沿问题是在科学发展的不断推动下出现的,它有一个与已有问题的连续性关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长期过程。 读过多少篇文献? 一个个前沿问题的出现与解决,形成了一个学科的学术发展史。,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2019年1月16日,11,选题:例:一项研究工作有A、B、C等人研究过: 把A+B+C研究成果综合:文献综述 低于A+B+C的研究

4、成果:学习心得 写得与A+B+C雷同:抄袭或剽窃。即使是你独立完成的,也很难说的清楚 高于A+B+C的研究成果:创造性研究,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人文知识是理工科学生最容易忽略的 科技知识是人文科学生最容易忽略的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要懂得并会运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现代科技、艺术等知识,其实这是更高层次的功底,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因为,这在思维方式、思想方法上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是方法论、认识论上的功底,有时还是新思想和创新的源泉 历史上众多的科学家,不仅仅是本学科的专家,而且是一个“大家” 如我校老校长钱伟长院士就是如此,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建立科学的思维

5、与思想方法: 理工学科教育有意无意之中更强调: 收敛性 人文学科教育有意无意之中更强调: 发散性 要文理交叉,要综合以上思维方式来为学习和研究服务(懂得总有问题,相对真理) 量变到质变:量的积累到质的升华 否定之否定:螺旋式的上升和提高 对立统一论:辩证法的思想和方法,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完整看地球问题?地图:经线地图,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完整看地球问题?地图:纬线地图,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完整看地球问题? 地球仪,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完整看地球问题?北京飞纽约,从地图上看,经线地图上看:,纬线地图上看:,不同结果?!,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

6、究”,完整看地球问题? 北京飞纽约 地球仪上看,东西南北完整看地球,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导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 做学问是分层次的: 一种人是用手在做学问,这种人很勤奋,但对自己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却缺乏考虑; 一种人是用脑在做学问,这种人往往是思想家型的学者,其研究成果具有思想性; 一种人是用心在做学问,这种人将学问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不仅具有思想,而且能够在做学问中实现人生的升华;,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导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 爱因斯坦也曾将科学研究区分为不同的层次。他说,在科学殿堂里,有三种人: 一种是把科学研究当成职业; 一种是把科学研究当成智力

7、游戏; 一种是把科学研究当成自己的“宗教”。 如此说来,做学问的人:一种是工匠型的,一种是技艺型的,一种是思想型的,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创新是科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与发展。 但这种创新却有程度上的差别,这种差别决定着创新成果的影响。 如何判断一项成果的创新价值呢? 下列四个标准非常重要。即:新思想、新理论、新材料、新方法。 导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判定自己研究成果的水平和价值。,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论文是属于哪一类的论文也要有所判别,它是新理论阐述、还是新方法的提出、还是解决了一个新问题,等等。 一般来讲,学术研究论文可以分为提出新理论、提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等等 经过排列组合

8、后,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八种:,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a). 新理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这是最高境界的; b). 新理论、老方法、解决新问题; c). 老理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d). 新理论、新方法、解决老问题; e). 新理论、老方法、解决老问题; f). 老理论、新方法、解决老问题; g). 老理论、老方法、解决新问题;,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h). 老理论、老方法、解决老问题; I )无任何新东西,其实不能算作论文了,至多是学习心得和体会而已。 以上论文类别的学术贡献程度依次递减,其中中间部分则很难区分其学术贡献的等第。,导师的“导”与研究生的“研究”,指导教

9、师:老师还是老板? 导师成了老板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师生关系变味了 导师队伍最大问题还不是数量,关键在于其本身的学术水平与责任心 什么样的导师是好导师? 首先是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带研究生的过程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教会如何做人,关于学生与导师的关系,学生从导师那儿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为人处世 导师是一种岗位,是一个承担培养人才、创造知识、转化成果、交流学术的岗位 导师应该懂得教学相长、自我更新。培养出超出自己的学生,原因就是导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空间,共同探讨问题,关于学生与导师的关系,关于启发式教育: 从大科学家培养出大科学家的例子中体会: Schrodinger: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10、从来就是自己考虑非常周全后在回答学生 Hooke:自己不懂的问题,他也与学生一起讨论,不怕让学生知道自己不懂,结果培养出一批超过他的学生 导师要有自信能够使自己成为一个名师,关于学生与导师的关系,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研究生参加科研的目的是在科研中得到锻炼和训练,即学习性是主要目的,导师通过指导研究生的科研来培养研究生,科研是载体、是手段 科研合作关系:主持领导与参与的关系,研究生是科研的重要力量。作为科研项目的成员参与研究 著名教育学家罗素:不应把学生当作手段,而把学生的发展本身当作目的。 导师应该教书育人,只会教书的教师是二流的,一流的教师应该是既教书又育人 (即:教书育人),关

11、于学生与导师的关系,导师要有:“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服从学术真理、平等待人的科学作风 本科生学习有一个支撑体系,一位教师不行,砸了锅,还有别的行的老师 研究生基本上与导师单线联系,所以研究生的前途与事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导师的依赖很大,所以当导师的责任很大,关于学生与导师的关系,做导师难,要慎人为师,当导师的几怕: 怕学生不努力、不勤奋、不投入;若学生努力了,又怕自己水平不行,不投入、误人子弟; 怕学生没有责任心、不懂事;又怕自己对学生没有尽责任; 怕学生没灵气、没创造性;又怕自己没招数、没办法、教不好学生; 指导多了,怕心太软;要求严了,怕心太狠了; 学生来时,怕他不安心,

12、怕学生老想着出去,惦念着找工作;学生要走了,又怕学生出不去,找不到工作; 有时怕学生对老师耍心眼,反过来,又怕对学生关心不够,与学生有代沟; 怕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学生,又怕自己有什么弱点和不良作风影响学生;等等。,导师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主体在从事科研活动中遵循的精神价值与道德规范。 很多学者对科学精神做了概括与归纳,认为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的精神、实证的精神、民主的精神、自由的精神、人文的精神等等。虽然科学精神内涵丰富,但最根本的:一是要实事求是;二是要勇于追求真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导师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第一:要树立对科学知识的正确认识,

13、抓紧时间学习。研究生阶段是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黄金时期,无端浪费时间是一种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 第二:要杜绝浮躁的学风,潜心研究。科学研究是一个艰辛的探索和创造过程,需要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的职业道德,任何浮躁与虚假都是与科学研究相背的 第三:要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健全的品格。做学问需要能甘于寂寞,能抵住诱惑与干扰,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意志的磨练,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0,为什么讲这个内容?,当前科研的最大问题:浮躁,不踏实 目前多国国际专业学术杂志主编批评中国某些科学研究论文存在“四宗罪”: 1. 伦理问题 2. 造假问题 3. 抄袭问题 4. 一稿多投问题 提醒要求对中国作者的论文多

14、加关注,0,为什么讲这个内容?,科研诚信是科学事业发展的基础 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 掌握科研工作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 ,0,科学精神,科研事业: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以信誉为基础 研究结果是可靠的,可信的; 是精确而无偏见地描述世界; 高度的信任,体现科学的特征和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特征,从而促进科学空前繁荣和发展 要维护这种信任 只要靠科学界自己致力于以实例证明,并传播科研道德的价值观,0,科学精神,科学精神: 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0,科学精神,科学精神: 追求真理的信念; 用于探索的精神; 遵循实证的方法;

15、讲求理性的态度; 总结:求真、实证、进取、协作、包容、民主、开放、理性怀疑等,0,科学事业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都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的 科学工作者相信:其他科学工作者所报告的结果是可靠的 社会相信: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结果反映了他们试图客观探究世界的真诚努力 当科学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具有较高的信用水平时,科学才能发展和繁荣,科学精神,0,近代科学研究往往是高投入的系统工程,需要高精尖的科学仪器,以及很多部门和众多的人员参与 因此要求任何部门和个人必需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要有沟通交流能力与正确处理利益、荣誉、道德和伦理等,科学精神,0,科学精神,科学研究目的: 是在已知认识和知识基础上,拓

16、展人类关于物质世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和知识,0,个体知识,习惯的表达方式 和有效性的判断,发表论文,集体知识,知识的形成过程,选择,判断,评审,讨论,创新活动,个人的知识逐步转变为被普遍接受的知识,0,科学道德,科学道德: 是社会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指科研活动中的科研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研工作者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研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者规范之中,0,科学道德,道德标准: 分析我们的价值以期获取如何行动的决定 道德: 我们内心的信念,它是我们有意识地判别对错的基础,0,科学道德,科学道德: 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自觉抵制弄虚作假、浮躁浮夸等学术不端行为,0,科学道德,科学精神、科学伦理、科学规范与科学道德之间的关系: 科学精神是科学道德的内核 科学伦理是科学道德在伦理层面的反映 科研不端与不当行为是科研活动中背离科学道德的负面表现 科学规范是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