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有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69914052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云南省德宏州芒市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有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芒市第一中学2018年秋季学期高二年级政治期末测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分:100分 第卷 选择题 (48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入后面的答题卡中,否则答题无效。)1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地震波及我国西藏日喀则等地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见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更加谨慎,由此引发了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这说明 A. 哲学源于人们对灾难的思考 B哲学源于生活,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C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D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2.哲学家库恩说:“特别在公认的危

2、机时期,科学家必须转向哲学分析,作为揭开他们领域中的迷的工具。”此观点表明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 D.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4.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梦。这句话反映了 A.思维与存在 B.共性与个性 C.运动与静止 D.整体与部分5.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

3、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下列有关真正的哲学的论述,正确的是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将会取代具体科学真正的哲学内容来源于时代A. B. C. D.6.2015年3月9日,瑞士“阳光动力2号”开启了太阳能飞机的首次环球之旅。该飞机不用一滴燃油,使用单晶硅电池板,提高了将太阳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作了进一步探索。这说明 A.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利用规律 B.客观规律是以人的需要为转移的 C. 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控制和改变规律7.“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但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又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

4、”这一现象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8.“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的这句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D静止是绝对的、有条件的9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到红灯停车时去吃。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很聪

5、明,也有意识10下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11.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用吊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在否认了实践的 A主观能动性 B社会历史性 C客观物质性 D直接现实性12.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就是尊重各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多彩文明和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联系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普遍性C矛盾具有特殊性 D联系具有多样性13.2015年入

6、夏以来,我国多省遭遇洪涝灾害,面对洪灾,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韧不拔地克服困难。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坚持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原则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理论作为救灾工作的出发点 A. B. C. D.1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运动与静止的观点 B.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5.2013年1月4日,这个原本没有任何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却被许多人解读为“爱你一生一世”。这种观点 A正确分析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体现

7、了联系的普遍性 C是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D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16.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B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C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17.“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废弃的资源”这种说法是强调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 A. 相互依赖 B. 相互转化 C. 相互对立 D.相互排斥18.最近两年来,各地纷纷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办法和措施。随迁子女异地高考,不只是单纯的教育问题,涉及城市管理、社会保障、户籍制度、资源配置、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诸多复杂问题。推进这项工作,各地政府要做到 把握工作重点,搞好统筹兼顾,稳妥推进

8、改革 勇于改革创新,推翻原有体制,促进工作开展 着眼工作整体,协调各种关系,寻求最优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具体规律,推进社会改革 A. B. C. D.19.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历经磨难,怎能长大呢?这说明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是一帆风顺的旧事物应该彻底抛弃 A B C D20从“神马、浮云、给力”到“土豪、高大上、人艰不拆、累觉不爱.”,每一年都会有 一些新词流行。专家认为,每当社会处于发展的活跃期,作为一种社会情绪的表达,新词就会大量出现。这说明 A.社会意识具

9、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反映2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极大地解放了我国的生产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实现大的飞跃。这说明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C.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22.有人说:“向社会索取的不能带走,留给社会的可能永存”。这句话表 A贡献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促进作用 C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人只能对社会作贡献,而不能索取23.

10、 “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种商品不是人民生产”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体24.在中医看来,人的健康不是身高体大、能吃能睡、声音洪亮、健步如飞,而是“阴平阳秘”,即人体的阴阳平衡。这表明看问题要A把运动看作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 在矛盾的特殊性中发现矛盾的普遍性C.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 D. 注意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第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从“神州一号”到“神舟十

11、号”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使我国航天人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材料二:思想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培育时代新风尚,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日益增

12、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勇救学生,到英雄司机吴斌忍痛停车救乘客,周江疆火海救人壮烈牺牲;从北京7.21暴雨夜爱心传递,到“航空报国英模”罗阳铁肩担起报国志.一幕幕感人至深的道德场面催人泪下,激人奋进。每个道德模范的故事都像一盏明灯,引领我们内心向上、向善、向美的信念与力量。(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的哪些道理?(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12分)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平均每年提升1.01个百分点。城镇化进

13、程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把握。除了总体发展速度要适度外,各地区的城镇化进度应与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人口密度相适应。在农村地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重速度、轻质量的局面。材料二:关于“美丽中国”话题,某班同学展开讨论。学生甲认为,美丽中国多重寓意,首要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由于人类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如近年我国遭遇大范围、持续的雾霾天气,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既有气象原因,也有人类的污染排放原因,其中PM2.5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因子。雾霾天气的原因主要污染物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冬季取暖烧煤的排放物汽车尾气城市建筑施工产生的粉尘工业污染排放其他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1)请你结合材料一和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我国城镇化的“科学发展”?(12分)(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谈谈应如何治理雾霾天气。(12分)(3)请你对我国实现城镇化“科学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