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七年级语文上册 1.3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573822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识源】七年级语文上册 1.3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金识源】七年级语文上册 1.3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金识源】七年级语文上册 1.3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金识源】七年级语文上册 1.3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金识源】七年级语文上册 1.3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识源】七年级语文上册 1.3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识源】七年级语文上册 1.3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羚羊木雕同步练习夯实基础1 给下列字注音。怦怦 抹 树杈 攥 反悔 犄角 脸颊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爸爸的声音一直很()(A沉静B平静C安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A违反B抵抗C抗拒)的力量。我是世界上最()(A伤心B悲伤C伤感)的人!“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A坚强B果断C坚定)地说3. 根据意思写成语久久地注视着一个地方。( )彼此关系十分密切,总愿在一起不分开。( )完全不放在心上。( )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肃。()4对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2)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2、(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4)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 A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神态描写B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C神态描写 行动描写 环境描写 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神态描写5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按时间推移地点转换为顺序组织材料B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得当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组各具特征的人物,如爸爸的急躁严厉,妈妈的不怒自威C“我”和万芳平时相处的情景,是采用插叙的方法介绍的D本文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向人们提出了怎样既敬重父母,又尊重孩子的情感的问题

3、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1解释无可挽回_2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奶奶所说的“这样”是指什么?“不好”有什么不好?

4、奶奶说这句话时,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_3作者借奶奶的话批评了什么?_4文末画线部分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试用比喻句描述“我再也受不了了”时心理感受。_阅读训练 (一)羚羊木雕阅读题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1第段刻画了“我”的什么心理?用一两个词语概括。2、万芳的突然不见与突然出现暗示了她的心理变化,可

5、文段中并没有描述她的心理活动,你能用一两句话万芳的所想吗?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文段对人物描写运用了哪些方法?5、为什么“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6、“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果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

6、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我手里搭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7、与第一段中“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相照应的一句话是哪一句?8、“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想一想,“妈妈的眼睛”是什么样的眼神?9、爸爸妈妈执意让“我”取回羚羊,奶奶却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10、课文与第段文字相照应的是哪一段?链接中考(二)我们是一家人(1)我进中学那年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

7、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2)当时,我在学校的交际圈不小,有位姓毛的圈内女生是个孤女,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每月拿一笔救济金自己安排。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3)也许我叙说这一切时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静坐示威,饿了一顿。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当晚,母亲改变初衷,答

8、应让我分伙一个月。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有了这个朴素的分配,我想就不会沦为挨饿者。(4)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家人在饭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5)我还和姓毛的孤女一起去小吃店,对面而坐。虽吃些简单的面食,但周围都是大人,所以感觉到能和成年人平起平坐,心里还是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6)这样当了半个来月单身贵族后,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我仿佛只是个寄宿者。有时,我踏进家门,发现

9、家人在饭桌上面面相觑,心里就会愣一愣,仿佛被抛弃了。(7)天气忽然冷下来,毛姓孤女患了重感冒,我也传染上了,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没了,出了校门就奔回家。(8)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下来,深深地感觉到与亲人有隔阂、怄气,是何等的凄楚。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9)可惜,事违人愿,因为一项特殊的事,离一个月还剩三天, 身无分文了。我想向那孤女朋友借,但她因为饥一顿,饱一顿,胃出了毛病,都没来学校。我只能向母亲开口借三天伙食费。可她对这一切

10、保持沉默,只顾冷冷地看我。(10)被母亲拒绝是个周末。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中午时,感觉双膝发软。那时的周末,中午就放假了,我没有理由不回家,因为在街上闻到食物的香味,更觉得饥肠辘辘。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11)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母亲没有强拉,悄悄地递给我一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12)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常说我们是一家人,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1

11、3)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14)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15)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我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16)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精华经典阅读,作者秦文君,有改动)阅读题19.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20.“母亲那时对我怀了种复杂的感情,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请你在文中找出三个“我有叛逆倾向”的例子,简要地写在下面

12、的横线上。(3分)(1)_(2)_(3)_21.结合上下文简要描述一下(11)段画线句子中“犹豫”一词表现的人物内心活动。(2分)22.选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2分)23.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第(10)段中“母亲没去上班”的原因。(2分)24.选文用“我”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25.你的身边或许就有与“我”一样有“叛逆倾向”的青年,请你以朋友的身份给他(或她)写几句赠言,帮助他(或她)走出误区。(3分)(不得少于30字。如果写得精彩,奖励1分,本题最高可得4分) 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 给下列字注音png m ch zun hu j jiA Zhu zho zhe B w

13、 C yn yn y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B平静C抗拒A伤心C坚定3. 根据意思写成语(目不转睛)(形影不离 )(漠不关心 、满不在乎)( 声色俱厉 )4、A5、B能力提高1事情没有任何转变的余地2妈妈逼孩子要送出去的羚羊木雕,伤害了孩子间的友谊。深知儿子、媳妇的为人,而左右为难的心理。3重财轻义的行为4心理、动作(比喻句略)阅读练习羚羊木雕阅读题答案:1、无可奈何、被逼无奈等2、示例:我俩是好朋友,她不会无缘无故反悔,我怎能这样对她呢?3、这句话是自然环境的描写,用来烘托人物的心情。“冷冷的月光”烘托出“我”当时悲凉的心境。4、语言、动作、心理描写。5、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6、揭示了大人们的狭隘、重财轻义的观念对孩子心灵造成的严重伤害,留下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7、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8、应该是有恐慌、焦急、气恼和期盼的眼神。9、同意奶奶的观点。奶奶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