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一章:总论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9552725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一章: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一章: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一章: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一章: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一章: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一章: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学(第二版)》第一章:总论(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 世 纪 高 职 高 专 实 用 规 划 教 材 基 础 会 计 学 (第二版 蔡万程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章 总论,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主要介绍会计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其他会计课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采用基础会计学作为教材。教材共分11章,以会计工作的程序步骤为经线,以会计核算方法为纬线,依次展开。,第一章 总论,第一章 总 论,本章内容概述 本章主要介绍了会计基本概念、特点、职能和会计核算的前提、原则、方法等内容。 教学重点内容 一、 概述 二、 会计核算的基础和基本前提 三、 会计信息

2、质量的要求 四、 会计核算的方法,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会计的概述,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会计的产生 会计的起源: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第一章 总论,2、会计的发展 会计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会计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会计: 萌芽:“刻木记数”、“结绳记事、“垒石计数” 在我国西周时代,就设置了会计官员-司会和规定会计报表的编报制度。(日常零星核算称之为“计”,对一定时期经济情况的总合考核称之为“会”),第一章 总论,近代会计: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出版了算术、几何与比

3、例概要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予理论的阐述。这本书的问世,被认为是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854年,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协会爱丁堡会计师协会在英国的苏格兰成立。世界会计史学家认为,这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第一章 总论,现代会计: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会计新领域的形成,被认为是会计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它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始,第一章 总论,二、 会计的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会计的基本职能表达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1、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就是对大量的经济业务通过记录、计算、归类、整理和汇总,并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程序,全面、完整、综合地反映经济活动

4、过程和结果,并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第一章 总论,2、会计监督:会计监督主要是以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制度、纪律和会计信息为依据,对将进行和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合理合法的监督。 3、两者的关系: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两者相辅相成;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前提),而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保障)。,第一章 总论,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和管理上的成熟,会计传统的职能得到不断细分和充实,新的职能不断出现,派生出预测、决策、控制、分析等职能。,第一章 总论,三、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 会计的一般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

5、算和监督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般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一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会计的具体对象:以工业企业为例,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的程序可分为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第一章 总论,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流程图: 工业(产品制造)企业会计的对象可以概括为:企业再生产过程当中的资金运动,具体包括资金的取得与退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资金的耗费与收回等方面,第一章 总论,四、会计的含义 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

6、、预测和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第一章 总论,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础和基本前提,一、会计核算的基础 权责发生制,第一章 总论,1、定义 企业应按收入的权利和支出的义务是否属于本期来确认收入、费用的入账时间,而不是按款项的收支是否在本期发生。 如何确认收入或费用,一般可能有两种标准:一种是以是否收到或支出现金为标准,这就是所谓的收付实现制 ;另一种是收入或费用以应归属期为标准,我们称之为权责发生制,第一章 总论,* 收付实现制是指只要收到或支出了款项,就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而只要没有实际款项的收入,则一律不作为本期的收或费用。 * 权责发生制,其具体内容就是: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

7、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第一章 总论,2、特点 (1)权责发生制是与收付实现制相对应的会计确认为基础; (2)强调经营成果的计算,适用于企业;,第一章 总论,二、会计核算的前提 (一)概念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就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空间范围内、时间界限上,在计量方式上做的一些合乎情理的设定。 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极为复杂,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对其作出合理的判断。这种判断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和总结而形成的,有其客观性和正确性,

8、它指出了会计核算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第一章 总论,(二)内容,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假设分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和货币计量四个内容。 1、会计主体 (1)概念: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即指会计核算和监督谁的经济活动,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为谁记账。,第一章 总论,(2)会计主体的条件: A.有独立的资金; B.能独立开展经济和业务活动; C.能独立进行会计核算。 (3)主体的形式是多样的 一般地,经济上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企业、公司、事业单位等都可以是会计主体。也可以是企业设立的事业部,或是个人(个体),或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第一章

9、 总论,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假设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持续正常地进行下去,即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会倒闭。 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也就是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破产,不考虑清算等因素。 持续经营主要是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注:持续经营概念并不排除企业破产的可能性,第一章 总论,3、会计分期,又叫会计期间为了及时提供企业生产经营信息,我们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可以人为地分割为若干相等的、较短的时间段落,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一般理论上说,只有等到企业所有经营活动最终结束后,才能通过收入和费用的归集,进行准确的计算利润。但事实上是行不通的,企业需要

10、向有关方面(国家、投资者、债权人、财税、银行)提供信息。因此,只有人为地划分成若干个相等有时期来计算利润,这种人为的划分就是会计期间。,第一章 总论,会计期间可以“年”来计量,称为会计年度,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我国以公历年度为企业会计年度,即从公历元月1日起到12月31日止。 还可进一步分为半年度、季度与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会计期间是建立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之上的,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基础。,第一章 总论,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为统一的主要的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而且假设货币本身价值稳定不变。,第一章

11、 总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关系 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 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第一章 总论,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第一章 总论,1、客观性原则 定义: 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 客观性是对会计核算及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第一要求。,第一章 总论,客观性原则包括以

12、下几个重要含义: (1)真实: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可靠:指对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而不能受主观意志的左右,力求会计信息的可靠; (3)可验证:指有可靠的依据以复查数据的来源及信息的提供过程。,第一章 总论,2、可比性原则,a.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不同企业在处理相同的会计事项时指标元素口径一致,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信息。 这里的可比,是指不同的企业,尤其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该原则要求不同的企业都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进行,所有企业单位的

13、会计核算必须建立在相互可以比较的基础上,使其提供的数据和资料便于比较、分析、汇总,以满足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的需要。,第一章 总论,b.是指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该原则要求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可以防止会计主体通过变更会计程序方法,在会计核算上弄虚作假,粉饰会计核算报表资料 可比性原则也不是说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一经选定永远不能更改,而是指不得随意更改。此外,一但更改,也要将改变的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第一章 总论,3、相关性原则,又称有用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

14、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 会计应尽可能满足各个方面对会计信息的要求。如投资者要了解企业盈利能力的信息,以决定是否投资或继续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要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决定是否对企业贷款;税务部门要了解企业的盈利及生产经营情况,以决定为企业的纳税情况是否合理等等 。会计核算就要为各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要面向社会,要满足所有方面的要求。,第一章 总论,4、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是指在处理会计事项时,必须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及时进行,讲究时效,以便于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也就是要求会计信息提供的时间与会计所反映经济业务发生时间要保持一致。 在会计核算中贯彻及时性原则

15、,就能使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在当期内完成。,第一章 总论,5、明晰性原则 又称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记录与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 会计信息从其产生到报表无疑要经专业会计人员加工处理,但处理结果即会计报表应当是通俗易懂的,该原则要求基本不懂会计的人都要能理解会计信息,即要使会计信息简明易懂,能清晰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第一章 总论,6、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当考虑到企业的风险,对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的预计,应尽可能地选择一种不会导致企业虚增盈利的做法。 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在经营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风险,所以遵循谨慎性原

16、则,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尽量降低经营风险,使会计信息更加可靠。而对可能取得的收益,则不予预计或入账。,第一章 总论,7、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的财务报告在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同时,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重点核算、单独反映,而对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则可适当简化或合并反映。 企业的经济业务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有的经济业务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有些则可能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一章 总论,8、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非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第一章 总论,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方法,一、会计核算方法的概念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济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它是整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