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登高》课堂深入理解练习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376413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登高》课堂深入理解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诗《登高》课堂深入理解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诗《登高》课堂深入理解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诗《登高》课堂深入理解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登高》课堂深入理解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登高》课堂深入理解练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高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潦倒(lio) 多财善贾(g) 传记(zhun) 杳无音信(mio)B、双鬓(bng) 前后相属(zh) 伺候(c) 洁身自好(ho)C、萧条(xio) 人才济济(j) 静谧(m) 博闻强识(zh)D、混淆(xio) 渚清沙白(zh) 徜徉(chng) 稳操胜券(qu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 度假 作客他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 旋律 涣然冰释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 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 邂逅 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选出下列诗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2、A、风急天高猿啸哀 高:高远B、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小洲C、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象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D、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一百年4、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 ) 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 “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5、选出错误的一项( ) A、杜

3、甫字子美,原籍襄阳,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B、杜甫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C、杜甫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世称为“诗史”。D、杜甫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著名作品。6、对登高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勾画出一幅秋天肃杀的景象,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凄楚。“风急天高”“渚清沙白”不正是秋景的写生吗?加之耳听“猿啸哀”,目睹“鸟飞回”,恰恰流露出诗人有国难奔有家难投的怅惘。B、颔联视野开阔,气势宏大“无边”与“不尽”从平面上极写数量之大;“萧萧下”与“滚滚来”则从立体上表现壮阔的气势。 C、写登高时

4、,杜甫住在夔州,地处长江之滨,瞿塘峡口。此处向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人经观察,捕捉了这些特点,将它们巧妙地融入了秋江景色,借以展现出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 D、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展示了自己的真实生活,剖露了诗人的实际感情,“艰难苦恨”“聊到”的景象,恰与“风急天高”的景物描写形成强烈反差,正是这反差,使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7、下列对“百年”和“苦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年”是指有限的人生,“苦恨”是指极度痛恨。 B、“百年”是指暮年,“苦恨”是指极度痛恨。 C、“百年”是指有限的人生,“苦恨”是指辛苦、怨恨。 D、“百年”是指暮年,“苦恨”是指辛苦、

5、怨恨。 8、下面对这首诗前两联所描写的景物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四句一共写了“风”“天”“猿”“鸟”“落木”“长江”六个意象。 B、这四句描绘了深秋江峡空旷寂寥、肃杀凄厉的景物特点。 C、这四句运用了视听结合和高低映衬的方法。 D、这四句景中含情,蕴涵着浓重的思乡之情,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凉人生感慨。 9、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点明了登高时风急天高、啼猿悲秋的特定环境。 B、“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视线转向江水洲渚,动静结合,境界开阔。 C、“无边落木萧萧下”,描述了秋天树叶纷纷飘落的萧索景象。 D、“艰难苦恨繁霜鬓”,表明登高时,诗人

6、因过度悲伤而头发突然变白。 10、下面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指诗人为生活所迫,漂泊异乡,离家很远。 B、“百年”指诗人离家时间很长,表达了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C、“多病”指诗人疾病缠身,身体衰弱。 D、“独”是形容诗人独自一人登台,孤独寂寞的境况。 11、下面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是诗人在夔州期间写得一首即景伤怀的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B、本诗是诗人在垂暮之年、深秋时节登高望远的个人咏怀之作,不涉及忧国忧民之情。 C、本诗用字精当,对仗工整,情景交融,被赞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D、本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离

7、开成都以后生活的艰辛,内心的凄苦。二、阅读理解1、首联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2、应如何理解颔联写的“木”“ 江”这两种景物?3、颈联中“作客”怎么理解?是否和“做客”意思相同?4、杜甫为何“新停浊酒杯”?5、有人将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压缩为“落叶萧萧下,长江滚滚来”,你觉得压缩好不好?6、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联系全诗,谈谈你对诗歌抒发的沉痛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理解。7、请结合意象,分析前两联的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8、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登高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

8、组是( D )A、潦倒(lio) 多财善贾(g) 传记(zhun) 杳无音信(mio)B、双鬓(bng) 前后相属(zh) 伺候(c) 洁身自好(ho)C、萧条(xio) 人才济济(j) 静谧(m) 博闻强识(zh)D、混淆(xio) 渚清沙白(zh) 徜徉(chng) 稳操胜券(qu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A、临摹 度假 作客他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 旋律 涣然冰释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 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 邂逅 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选出下列诗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 ) A、风急天高猿啸哀 高:高远B、渚清沙白鸟飞回

9、渚:水中小洲C、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象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D、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一百年4、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 D ) 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 “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5、选出错误的一项(A ) A、杜甫字子美,原籍襄阳,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

10、漫主义诗人。B、杜甫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C、杜甫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世称为“诗史”。D、杜甫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著名作品。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6、对登高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首联,勾画出一幅秋天肃杀的景象,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凄楚。“风急天高”“渚清沙白”不正是秋景的写生吗?加之耳听“猿啸哀”,目睹“鸟飞回”,恰恰流露出诗人有国难奔有家难投的怅惘。B、颔联视野开阔,气势宏大“无边”与“不尽”从平面上极写数量之大;“萧萧下”与“滚滚来”则从立体上表现壮阔的气势。 C

11、、写登高时,杜甫住在夔州,地处长江之滨,瞿塘峡口。此处向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人经观察,捕捉了这些特点,将它们巧妙地融入了秋江景色,借以展现出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 D、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展示了自己的真实生活,剖露了诗人的实际感情,“艰难苦恨”“聊到”的景象,恰与“风急天高”的景物描写形成强烈反差,正是这反差,使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7、下列对“百年”和“苦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A、“百年”是指有限的人生,“苦恨”是指极度痛恨。 B、“百年”是指暮年,“苦恨”是指极度痛恨。 C、“百年”是指有限的人生,“苦恨”是指辛苦、怨恨。 D、“百年”是指暮年,“苦

12、恨”是指辛苦、怨恨。 8、下面对这首诗前两联所描写的景物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这四句一共写了“风”“天”“猿”“鸟”“落木”“长江”六个意象。 B、这四句描绘了深秋江峡空旷寂寥、肃杀凄厉的景物特点。 C、这四句运用了视听结合和高低映衬的方法。 D、这四句景中含情,蕴涵着浓重的思乡之情,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凉人生感慨。 9、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风急天高猿啸哀”,点明了登高时风急天高、啼猿悲秋的特定环境。 B、“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视线转向江水洲渚,动静结合,境界开阔。 C、“无边落木萧萧下”,描述了秋天树叶纷纷飘落的萧索景象。 D、“艰难苦恨繁霜

13、鬓”,表明登高时,诗人因过度悲伤而头发突然变白。 10、下面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万里”指诗人为生活所迫,漂泊异乡,离家很远。 B、“百年”指诗人离家时间很长,表达了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C、“多病”指诗人疾病缠身,身体衰弱。 D、“独”是形容诗人独自一人登台,孤独寂寞的境况。 11、下面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本诗是诗人在夔州期间写得一首即景伤怀的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B、本诗是诗人在垂暮之年、深秋时节登高望远的个人咏怀之作,不涉及忧国忧民之情。 C、本诗用字精当,对仗工整,情景交融,被赞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D、本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离开成都以后生活的艰辛,内心的凄苦。二、阅读理解1、首联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风-急-冷天-高-人渺小、孤独猿-哀悲凉鸟-飞回-孤独2、应如何理解颔联写的“木”“ 江”这两种景物?木:由木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