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概述》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075013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学概述》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文化学概述》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文化学概述》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文化学概述》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文化学概述》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学概述》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学概述》ppt课件(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目标】 掌握文化的基本涵义;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运用文化的结构与功能相关知识,借鉴社会学文化分析的理论观点,正确理解和分析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现象。 【知识点提示】 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层次结构及功能; 文化修养 【重点、难点提示】 文化的概念; 理解多元文化对护理的影响 树立正确的护理价值观和态度,护理文化的建设。,文化,弗罗伦斯南丁格尔( Florence Nightingale 1820 1910 ),英国女护士,欧美近代护理学和护士教育创始人之一。,一、文化的涵义,文化的涵义 我被托付一项困难的工作,就是谈文化。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琢磨。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

2、它的成份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规范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无处不在。 罗威特,“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钱钟书,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文化联系着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现实)和要求(必须做到的)、理想(向往)和愿望(想得到的),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

3、,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文化万花筒,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音乐、戏剧、舞蹈、绘画、雕塑、科学,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1)文化现象无时不在。,原始社会浙江河姆渡文化,封建社会祭祀文化,资本主义社会竞争文化,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文化,首先,从社会的角度,有了人类社会就有文化的存在。,其次,从个人的角度,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有文化的存在。,出生前的生育文化,中国多子多孙到优生优育,西方人本和生命尊重,不许堕胎,出生后的文化现象,中国“三朝”、“满月”、“百日

4、”,西方洗礼等宗教特色的仪式,成长中的文化,中国严教、呵护,西方自由成长,婚姻的文化,死亡的文化,(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从某一个人的生活中看:,早晨在家有家庭文化,途中有公交文化,上学有校园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逛街有商业文化,晚上回家来个网络文化,周末有社区文化,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 不同地域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文化生活都各有特色。,城市的市井文化、 农村的乡土文化、 山村的村野文化。,不同的自然环境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环境。,江南的婉约、山东的豪放、重庆的麻辣,川剧的变脸让人感到神奇莫测;东北二人转唱出东北人的淳朴豪爽;骑马、摔跤等则体现了蒙古人豪迈奔放的性格;,文化的

5、概念,从词源看: “文”-“天人合一” “化”-指人、人群、社会的变化 “文化”-“文而化之” 西方:拉丁文原意为“对土地的耕作”-引申为“对人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培养”- 现代辞海: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 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 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 时又专指教育、科学、艺术、文学、卫生、体育 等方面的只是与设施。,护理专家给“文化”的定义:,跨文化护理的创始人马德兰雷林格对文化的定义: 指特定人群学到的、共有的。世代延续下来的价值观、信念与信仰、规范以及生活方式,并指导这一特

6、定人群的思考、决策和行动方式。,文化概述,一、关于文化概念的探讨 (一)语源学上的文化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文化是“文治教化”的意思,即用一定的道德、礼乐去教化人民。在西方,文化一词在拉丁文中为cultura,是指耕耘、栽培;不过,15世纪以后,这个含义被后来人推而广之,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为文化,这样就与中国古代的文化含义相近了。,文化,(二)西方学者的观点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 D. Tylor):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

7、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个概念包含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理解。,文化,拉德克利夫布朗: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文化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 克罗伯(A. L. Kroeber)和克拉克洪(K. Kluckhohn):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遗留下来的(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

8、价值观最为重要。,文化,小结: 文化是人类所制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把握“文化”的含义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是人类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 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例如,考古学中讲的“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等)通常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2)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包括哲学、宗教

9、、科学、文学、艺术等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练习,1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这说明 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 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 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A,2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藏族农民总是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这说明 A必须在全国各地发展先进文化 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C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D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10、,B,4“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说春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桃符是古代画门神的桃木板,到了南北朝及唐朝,桃符的内容逐渐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所替代,形成了对联这一新形式,挂桃符也演变成了贴春联的习俗。这表明 ( )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 B C D,3.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 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C、 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D、物质

11、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A,B,对文化本质的认识,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易错点1,这里的“文化”是指“优秀文化”,你认为,这些语句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杜甫眼见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心中满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的忧思;,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李白梦游天姥山,不忘表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怀;,这些语句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杜甫、范仲淹的诗表现了诗人具有先人后已的高尚情怀,李白的诗具有不事权贵,正气凛然的气

12、质。诗词中忧国忧民、正气凛然的情操感染了具有进步思想的人,所以能够代代相传。,你认为,这些语句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杜甫眼见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心中满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的忧思;,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李白梦游天姥山,不忘表白”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怀;,这些语句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杜甫、范仲淹的诗表现了诗人具有先人后已的高尚情怀,李白的诗具有不事权贵,正气凛然的气质。诗词中忧国忧民、正气凛然的情操感染了具有进步思想的人,所以能够代代相传。,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

13、界,1、文化与人的关系,(1)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欣赏烟花晚会,文物欣赏,绘画欣赏,1、“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张明敏的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割舍不断的感情。上述歌词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当堂训练】,D,C,2、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棕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

14、定性 .传统习俗在不断发展 .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延续 .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文化虽然是复杂的系统,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但是各种文化系统都有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主要是:象征符号、价值观念、规范体系和物质文明。,文化的结构,文化的层次结构,一、物态文化层(表层) 二、行为文化层(浅层) 三、制度文化层(中层) 四、精神文化层(核心部分 深层),一般认为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

15、、地域特色。,清末人们作揖的一种姿势,将双手举到额头前面,以示对别人的尊重。,打拱是最常见的见面礼节,边打拱边寒暄,很有人情味。,中国清代的礼节,三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四是深层的精神文化(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文化的空间结构,文化区 文化区域 文化圈 边际文化,文化区,文化区域,文化圈,边际文化,文化的功能,凝聚功能 规范功能 认知功能 工具功能 塑造

16、功能 经济功能,文化修养,定义: 文化修养总的来说,则是对人文文化、科技文化中的部分学科有了解、研究、分析、掌握的技能,可以独立思考、剖析、总结并得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能力。只修不养,是只知道死读书的呆子。只养不修,则是热衷于主观臆想的狂人。,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1)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获得和享用文化。,(2)文化素养的表现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