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建模式的解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859992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建模式的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承建模式的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承建模式的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承建模式的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承建模式的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建模式的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建模式的解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9 页承建模式的解释1、BT 模式定义:BT 是英文 Build(建设)和 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即“建设-移交” ,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 BT 模式是 BOT模式的一种变换形式,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的过程。产生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基础设施投资的银根压缩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筹集建设资金成了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原有的投资融资格局存在重大的缺陷,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建设企业及其关联市场在很大

2、程度上被人为阻隔,资金缺乏有效的封闭管理,风险和收益分担不对称,金融机构、开发商、建设企业不能形成以项目为核心的有机循环闭合体,优势不能相补,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流动与运用。发展现状:BT 发展时间短,是新生事物,BT 是由 BOT衍生而来,BOT 的演变形式除了 BT外,还有 BOOT方式(建设 拥有 运营 移交) ;BOO 方式(建设 拥有 运营) ;BLT 方式(建设 租赁 移交) ;BOOST 方式(建设 拥有 运营 补贴 移交) ;BTO 方式(建设 移交 运营等) 。标准意义的 BOT项目较多,但类似 BOT项目的BT 却并不多见。运作过程:1、项目的确定阶段:政府对项目立项,完成项目

3、建设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工作;2. 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政府确定融资模式、贷款金额的时间及数量上的要求、偿还资金的计划安排等工作;3. 项目的合同确定阶段:政府确定投资方,谈判商定双方的权第 2 页 共 19 页利与义务等工作;4. 项目的建设阶段:参与各方按 BT合同要求,行使权利,履行义务;5. 项目的移交阶段:竣工验收合格、合同期满,投资方有偿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按比例分期偿还投资方的融资和建设费用。模式主体:BT模式中三个主体:1、项目业主。是指项目所在国政府及所属部门指定的机构或公司,也称项目发起人。负责对项目的项目建设特许权的招标。在项目融资建设期间,业主在法律上不拥

4、有项目,而是通过给予项目一定数额的从属性贷款或贷款担保作为项目建设、开发和融资的支持。在项目建设完成和移交后,将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2、BT 投资建设方。BT 方通过投标方式从项目所在国政府获得项目建设的特许权。负责提供项目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安排融资和组织项目的建设,并承担相应的项目风险。通过招投标方式产生相应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备、原材料供应商等。3、贷款银行或其他相关单位。融资渠道在 BT模式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项目的融资渠道一般是投资方自有资产、银团贷款、政府政策性贷款等。而贷款的条件一般取决于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BT方的管理能力和资金状况,以及政府为项目投资方提

5、供的优惠政策。特点:1. BT模式仅适用于政府基础设施非经营性项目建设;2. 政府利用的资金是非政府资金,是通过投资方融资的资金,融资的资金可以是银行的,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机构或私有的,可以是外资的也可以是国内的;第 3 页 共 19 页3. BT模式仅是一种新的投资融资模式,BT 模式的重点是 B阶段;4. 投资方在移交时不存在投资方在建成后进行经营,获取经营收入;5. 政府按比例分期向投资方支付合同的约定总价。风险:1. 风险较大,例如政治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需增强风险管理的能力,最大的风险还是政府的债务偿还是否按合同约定;2. 安全合理利润及约定总价的确定比较困难;3. 做

6、好项目法人责任制,对项目资金筹措、建设实施、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的制度。加强项目的建设管理,合理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成本,降低融资成本,获取较大的利息差收入;4. 适当的利润率(大于资金的综合水平)水平和资金的有限监管投入与增值退出,便是合理令人满意的水平,最大的安全保障就是最大的效率。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开始采用建设 转让即 BT模式进行建设。实践中,由于整个行业对 BT模式的认识不够,有关立法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诸多问题无据可依,BT 模式频频被滥用。有的以 BT之名行垫资之实,有的仅有招标单位自身出具的还款承诺而无任何

7、实质性担保,有的在用地、立项、规划等方面明显违反基本建设程序,等等,诸如此类的不规范之处给介入 BT项目的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BT系由 BOT(建设 经营 转让)演变而来,作为一种投资方式,BT项目同样具有 BOT项目的根本特征。作为 BT项目的投资方,建筑企业的权利不仅应通过作为项目建设单位这一法律身份加以固定,还应设定有效的担保以确保其投资款的回收及相应投资回报的如期获取。鉴于此,对于那些拟通过 BT模式提高竞争力的建筑企业来讲,第 4 页 共 19 页在介入 BT项目前后,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深入分析相关招标文件以确定 BT项目真伪,防范假 BT模式可能带来的风险;第二,积极开

8、展对 BT项目的调查,包括项目合法性以及项目运作前景预测等;第三,重视对 BT项目中招标单位回购担保的审查,以确保担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四,对于实践中有关部门由于对 BT模式不了解,仍按一般工程承包办理相应手续的做法应主动要求纠正,以避免该类登记方式不当,降低对承包商的保护力度,加大投资风险;第五,重视 BT项目的签约管理和履约管理。可聘请专业律师进行全过程把关,积极防范相当长的建设周期内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补救措施:针对已经出现的 BT项目建设承包人无力归还金融机构贷款的情况,绝大数金融机构已诉至法院,采取了诉前保全或诉讼保全的措施,但往往由于欠款人在借款时并未提供过相应的财产抵押,或

9、抵押的财产与借款金额相差巨大,通过这种方式只能帮助金融机构挽回少量损失。笔者认为,可继续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保全建设项目,如果该建设项目尚未移交,理论上讲该项目的所有权人仍是 BT项目的建设承包人;2、如果该项目已经移交,保全 BT建设承包人的到期和预期债权;承包人的债务人一般是政府,相对来说是有保障的;3、如果该承包人又是其他拥有优质资产公司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那么,对该承包人在其他公司的股权进行保全,通过诉讼取得股权及其收益权,并通过将来对该股权的转让收回贷款。BT模式 BT (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 ,主要适用于建设第 5 页 共 19 页公共基础设施,BT 建设

10、承包人负责建设资金的筹集和项目建设,并在项目完工时立即移交给建设单位(通常为政府) ,建设单位向 BT建设承包人支付工程建设费用和融资费用,支付时间由 BT建设双方约定(可能是工程建设开始,也可能是工程建设完成后开始) 。因此,BT是通过融资进行项目建设的方法。注意问题:一、BT 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1、法律环境的缺失没有 BT或 BOT等相关方面的法律,也没有可供参考的合同文本,BT模式中涉及的回购协议和融资担保也没有法律条款支持。2、建设期中的产权界定模糊业主和 BT方签订合同之中有一个“回购协议” ,即在项目移交时候是属于回购的性质,因此在签订合同后项目移交之前的这段时间内,项目产权属于

11、BT方还是属于业主方难以界定。3、项目活动谈判时间长,消耗大BT项目大多没有先例可循,项目的发起人(BT 方)和政府机构要花相当长的时间相互阐明各自的意愿。其中涉及到如何分担项目中风险问题上往往双方谈判中难以达成统一。4、涉及环节多,成本高BT模式的项目准备、招标、谈判、签署与 BT有关的建设合同,移交,回购等阶段,涉及到政府的许可、审批以及贷款担保等诸多环节,操作的难度大,人为障碍多,而融资成本也会因中间环节增多而急剧上升。5、项目相关方多,协调沟通难度大BT模式中,涉及到的项目相关方很多,很多参建方均出于个体利益考虑而损害项目整体。如 BT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希望施工承第 6 页 共 19

12、 页包方的报价尽可能低,而施工承包方则要保证自身的最低盈利标准,而采取相应有损 BT方的策略。6、融资监管难度大,资金风险大目前我国尚没有相应的 BT模式方面的法律法规,而 BT模式中法律关系,合同关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导致融资监管难度大。例如银团是以政府或政府机构的全额付款保证作为担保,而不是 BT方出具抵押作为担保,未来的责任主体难以界定。7、分包现象严重,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由于业主只直接与 BT方发生业务关系,项目的落实可能被细化,导致项目分包现象严重;BT 方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项目的建设标准、变更以及施工进度等方面存在问题,使得项目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业主方聘请的专业咨询公司也可能

13、存在道德风险而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8、应用前提缺失,政策风险加大BT项目建立的前提是未来政府财政收入的真实增长,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增长无法支撑 BT项目时,BT 项目属于盲目扩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行为,扰乱国家的宏观建设环境,同时极大损害投资人的经济利益,破坏市场秩序和市场环境。太平洋建设集团就利用这一点,在政府或政府机构无力支付时候乘机收购当地的国有企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未来 BT模式的可能受到政策钳制,这也加大 BT模式的政策风险。二、投资人在融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风险较大,例如政治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技术风险;需增强风险管理的能力,最大的风险还是政府的债务偿还是否

14、按合同约定;2、安全合理利润及约定总价的确定比较困难;3、做好项目法人责任制;第 7 页 共 19 页4、适当的利润率(大于资金的综合水平)水平和资金的有限监管投入与增值退出,便是合理令人满意的水平,最大的安全保障就是最大的收益。有害因素:政府缺乏完善的偿债机制、信用机制,没有相应的法规规范政府的行为,政府对投资方做出的承诺很难在现实中实现,资金回收缓慢;BT 模式前期准备工作时间较长、花费较大,成本较高;政府缺乏实施 BT模式的专门人才,委托咨询中介公司或投资公司势必增加融资成本;BT 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无例可循,谈判时间较长也很艰难,操作难度较大;缺乏健全的法规体系、市场

15、运行机制和系统的项目管理体制;BT 合同中双方的责、权、利不明确、不具体,易产生合同纠纷,BT 合同需要双方一致履行;合理的回报率不易确定,在满足投资方获得合理回报的同时,不能损害国家利益。重要意义:发展 BT模式的意义:BT 模式的作用显而易见,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通过 BT,使未来的财政性收入即期化,扩大内需,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而通过吸引社会资本的加入,引导了民间资本的合理投向,提高了资本利用效率。第二,bt 模式能缓解当地政府财政性资金的暂时短缺,因为政府项目的公共品特性以及资金需求量大、回收期长等特点,使得必须由财政性资金建设的项目必然出现财政资金供应的暂时缺口,然bt模式的分期

16、回购正是弥补财政资金供给缺口的有效方式;第三,政府强大的资信能力,为投资者、金融机构、工程承包公司等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收益预期。第四,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散风险,BT 项目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引入社会资本,多方共同承担风险,获取收益。第 8 页 共 19 页发展 BT模式使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全新对接,形成了一种新的融资格局,既为政府提供了一种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周转困难融资的新模式,又为投资方提供了新的利润分配体系的追求目标,为剩余价值找到了新的投资途径;BT 模式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得了稳定的融资贷款利息,分享了项目收益;BT模式倡导风险和收益在政府与投资方之间公平分担与共享,追求安全合理利润,强调各参与方发挥各自优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各方对项目抗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债务风险的分析、识别、评价及转移能力;BT 模式有利于积极推进政府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要求政府完善偿债机制,建立专项偿债发展基金,健全国有资产运作机制,重新整合各类资产,特别是特许经营管理的项目;BT 模式不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