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月考卷(上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856441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月考卷(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二语文月考卷(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二语文月考卷(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二语文月考卷(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二语文月考卷(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月考卷(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月考卷(上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黎人玮语文结业测试卷年级:_ 得分:_ 一、基础知识。 (23 分)1、下列加划横线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溃退(gu) 舀水(yo) 白洋淀(din) B、绥 靖(su) 脂粉(zh) 蹿一蹿(cun) C、寒 噤(jn) 拂晓(f) 颤巍巍(chn) D、提防(t) 惊骇(hi) 迫击炮(pi) 2、下列成语或短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人问津 怡然自得 选贤与能 豁然开朗 B 气势磅礴 高屋建瓴 转弯抹角 张皇失措C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不可名状 别出新裁D 凄风苦雨 祸不单行 大庭广众 再接再厉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

2、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个部分。 B、 芦花荡 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C、 蜡烛 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 、 悲惨世界等。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中国的一些传统的思想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B、在中日“ 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应寸步不让,锱铢必较。C、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堵墙,墙上有一道狭窄的裂缝,他们只能如白驹过隙般一一通过。 。D、锅里的水开了,沸沸扬扬,妈妈赶紧把饺子放进去煮。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她用如水柔情唤醒了儿子沉

3、落的心,她用惊人的毅力激发了儿子生存的欲望。B、通过母亲的不懈努力,使史铁生认识到不好好地生活是错误的。2C、母亲患肝癌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过度、精神紧张、饮食不当等诱发的。D、为了防止儿子的坏心情,母亲始终没告诉他自己已经病入膏肓。6、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 (8 分)(1)造化钟神秀: (2)二男新战死: (3)家书抵万金: (4)欲穷其林: 二、古诗默写。 (8 分)(1)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2 ) 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是 (3) 望 岳 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和高大雄伟的一联是: (4)抒发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抱负的一联:

4、三、语言运用。 (12 分)(1)句子仿写。 (3 分)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9 年 7 月 5 日 20 时左右,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截至 7 月 18 日止, 这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已经造成 197 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无辜群众。“75”事件的发生,据说有某些国外组织的操纵。材料二: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市中心两家豪华酒店 2009 年 7 月 17 日早晨接连发生炸弹爆炸事件,造成数十人死伤。其中,近 20 名外国人在这起事件中受伤或者死亡。这是印尼数年来发生的首次重大

5、爆炸袭击事件,警方认定是两名自杀式炸弹袭击者所为。分析人士认为,数年前相对活跃的东南亚恐怖组织“伊斯兰团”策划实施袭击的可能性最大。、阅读两则材料后,请你写一条反对暴力事件,宣传和平的标语。 (2 分)、请你向联合国组织提两条建议,以保世界和平。 (4 分)3、当你身处暴力事件地点、面对施暴分子,你会如何劝说?(3 分)四、阅读鉴赏1、古诗鉴赏。 (8 分)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1)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事起了什么作用? (2)请设想“红旗半卷”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3)这首诗的前两

6、句和后两句之间是一个转折,分析前后内容的不同。2、文言文阅读。 (23分)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善治老子 ,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 ,更为作朱墨别异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 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 (8 分)采稆负贩: 人有从学者: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或问“三余”之意: 4(2) 下面句

7、中 “而”字的用法不同其他三项的是( ) (2 分)A性质讷而好学 B其兄笑之而遇不改C面山而居 D非死则徒尔,而吾以捕蛇独存(3) 翻译句子。 (6 分)苦渴无日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读书百遍,其义自见(4).你怎样理解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 ,而云:“必当先读书百遍” 。 (2分)(5).这段文字围绕读书讲了哪两方面内容? (2分)(6).文中所说的 “三余”,其具体内容是哪“三余 ”?(3分)3、小说鉴赏。 (26)(一) “她挂花了!”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不怕。他打不着我们!”“她挂了花!”“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

8、很历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5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为什么呀?”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

9、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她像央告那老头子:“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1) “她挂花了”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挂花”是什么意思。 (2 分)(2) 第段,老头子的身体为什么会往上“蹿

10、一蹿”?(2 分)(3)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这一句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2 分) (4) 老头子说“我没脸见人” ,反映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与性格特点?(2 分)(5) 第段中加点的“偏偏”一词写出“老头子”怎样的心理?(2 分)6(二)因此,那些第一次见到他的人,一开始都无一例外地感到失望。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他们早就形成了对他的主观概念,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

11、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门终于开了,进来的却是一个矮小敦实的人,由于步子轻快,连胡子都跟着抖动不停。他刚进门,差不多就一路小跑而来,然后突然收住脚步,望着一位惊呆了的来客友好地微笑。他带着轻松愉快的口气,又迅速又随便地讲着表示欢迎的话语,同时主动向客人伸出手来。来访者一边与他握手,一边深感疑惑和惊讶。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托尔斯泰吗?这位客人不无尴尬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

12、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

13、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 X 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7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 文段在对托尔斯泰进行描写时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2 分)(2) 文段运用了哪些方面的描写?(2 分)(3) 段中托尔斯泰的动作描写揭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4 分)(4) 段中写托尔斯泰的目光可用哪些词语描述?(3 分)(5) 段中通过对托尔斯泰眼神的描述揭示什么?(2 分)(6) 理解“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这句话的含义。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