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年级美术合页式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823553 上传时间:2017-09-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年级美术合页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小学年级美术合页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小学年级美术合页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小学年级美术合页式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小学年级美术合页式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年级美术合页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年级美术合页式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湟中县小学 年级美术合页式教案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第一课 魔幻的颜色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教学准备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一、导入教师做试验(原色调出间色)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明确绘画、制作思路二、发展阶段1、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将纸弄湿

2、,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2、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指导绘画、制作三、收拾与整理红、黄、蓝的构成 ,可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将水彩画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进行作业展评。展示、欣赏、评价四、课后拓展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教后小结由于作业是画在水彩纸上,学生表现的手法更加自由,认识间色的过程中,许多同学发现了不同比例的原色配出的间色是不一样的如红+黄=橙色,红色多为桔红,黄色多

3、为桔黄。这样的有意探索,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对四季和感觉的绘画是较为抽象的表现题目。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用热烈的方式表现。也有部分同学由于工具的原因,不能表现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工具掌握能力还有加强。 湟中县小学 年级美术合页式教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第二课 万花筒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能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试着按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重难点: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花样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准备彩色纸,剪刀,绘画笔过程

4、与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看看万花筒然后讨论: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明确绘画、制作思路1、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2、发展阶段3、我们要创作一个:“真实的”三角形花样,可以剪,可以画;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组成要做的图案。然后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将纸叠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来画)4、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再一次观察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指导绘画、制作

5、学生试着用多种形式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做一个万花筒。展示、欣赏、评价1、 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2、 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教后小结万花筒为什么能形成缤纷的图案,在教学中学生,光靠讲解作用不大,于是我想到能不能把,万花筒拆开看看,于是就有几个同学把两个不同的万花筒拆开了,结果大出意料,原来不同的万花筒结构并不相同,三片镜子安装的角度并不一样,有等边三角形,有等腰三角形。图案形成的也会有变化,我有建议同学用多片镜子组合,看到的图案一下有更多的效果,同学们的兴趣极大的激发起来。 湟中县小学 年级美术合页式教案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第 3 课 大人国与小人国 授课教师 教学

6、目标1. 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2. 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 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具: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 (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有关的动画片,电影等影像资料。 )2. 学生准备学具:学生将自己过家家用过的各种玩具(娃娃,动物,积木,汽车,厨具)带来。带齐绘画工具。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

7、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提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明确绘画、制作思路1、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指导绘画、制作1、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 2、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展示、欣赏、评价4、优秀作业点评 (学生自评,互评) 教后小结本课教学内容学生非常感兴趣,所以教起来也不费劲本课主要是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大小之分,从而正

8、确把握画面的要素在绘画过程中还有很多同学不会构图,颜色也图的不是很均匀,还需要老师的反复强调 湟中县小学 年级美术合页式教案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第 4 课 前前后后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1. 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2. 能够运用 近大远小 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2. 教师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课前让学生观察道路两旁的树,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学生用照相,速写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 学生准备学具:剪刀,浆糊,彩色纸,绘画工具。过程与方

9、法创设情境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明确绘画、制作思路一、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知道了近大远小 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二、 收拾与整理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指导绘画、制作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展示、

10、欣赏、评价优秀作业点评 (学生自评,互评)教后小结平时学生在做作业时及少能在画面上表现出前后,大小关系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到原来画面当中可以通过前后,大小关系表现出层次感学习了本课,可以使学生的画面内容显得更丰富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第 5 课 天然的斑纹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1. 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2. 能够简单的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 1-3 种不同的肌理。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具:收集到的树叶,羽毛,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蜡笔等。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1)摸一摸,说一说。 (引导学生认识肌理)明确绘画、制作思路1. 引导学

11、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2.教师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可以这样说:树皮给我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做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叶要滋润,细腻)3摸一摸你带来的材料,把你的感觉跟你的同桌说一说,要按照我们刚才的说法。 (学生自由说)(2)看一看,猜一猜。欣赏拓印的肌理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物体的肌理?(3)想一想,说一说:怎么来拓印呢

12、?(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4)学一学,试一试。1. 教师介绍,示范两种拓印的方法:将纸覆在实物上,用铅笔,油画棒等工具直接将纹理印下来;或将水粉画颜料涂在实物上之后用吸水性能较好的纸印下它的纹理。2. 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指导绘画、制作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指导。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成功的原因,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展示、欣赏、评价(1)评

13、评自己的作业。(2)评评他人的作业。(3)回去想一想,你还会什么样的方法?教后小结这是一节绘画与动手制作相结合的课,同学们基本上都没有拓印过,所以他们学习的兴趣很高,也很积极学生学会拓印方法后都跃跃欲试,那么上好这一课,课堂纪律就很重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赛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很好的去学习湟中县小学 年级美术合页式教案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第 6 课 校园里的花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2. 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3. 通

14、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具:在教室里摆几盆盆栽,再准备一些用不周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2. 学生准备学具:绘画工具材料。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教室里分别摆放几盆盆栽,请学生观察,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如何穿插的?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三、板书设计校园里的花第二课时明确绘画、制作思路2. 发展阶段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

15、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参差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学生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前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指导绘画、制作、完成作业、教师巡回指导,优秀作业点评、教学拓展(1). 出示用其它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供学生欣赏。(2.) 启发深长用纸和其它材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展示

16、、欣赏、评价优秀作业点评教后小结要想画好画,没有观察力是绝对不行的本课的重点是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花 、植物实物的观察,让学生 明白:平时我们随时能看见的植物,要把它画到纸上去还有这么多的讲究。湟中县小学 年级美术合页式教案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第七课 最受尊敬的人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观察在学校,班级值日的情景。2、掌握值日时人物的各种动态变化,通过绘画表现值日的情景。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做事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绘画工具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通过回忆,在学校,班级中你做过什么值日?值日时做些什么事?做值勤员时检查同学的各项行为规范,如文明休息不奔跑,见到老师主动招呼有礼貌。做值日生时擦黑板,扫地,排桌椅得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尽心尽力去完成,要有责任心。 明确绘画、制作思路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讲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