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7713488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xx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xx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xx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xx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期末复习资料.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期末复习资料XX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期末复习资料第三单元课题一原子的构成【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2、认识与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原子的构成。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形成。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思路:由于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既看不见也摸不到,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

2、去诱发想象,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能自制或借鉴一些关于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三维动画,这样既能诱发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教学过程【课前准备】组织学生查找有关原子弹的资料情景导入:同学们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知道了分子、原子的概念,而且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屏幕演示】水分子的分解动画【回顾讨论】在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的分子。【启发】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它方法能不能再

3、分呢?【屏幕显示】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的图片【学生交流】汇报有关原子弹的资料【学生归纳】原子弹是通过原子裂变释放出巨大能量而制造出来的。【讲解】1897年,在英国科学家汤姆发现电子以后,人们开始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秘密。【讲解并板书】一、原子的构成【屏幕演示】原子的构成的动画(2份动画)【讲解】根据刚才的动画演示,我们可以看到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指导阅读】请同学们看书69页第一段,想象一下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发言】原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我的手上有无数个原子;原子核更小,在原子里原子核外的空间很大;电子绕核做高速运动【教师引导】原子核很小,科学家经过研究证明原子核还

4、可以再分,在动画中已经显示出来了,大家再仔细观察原子核的构成。【屏幕演示】重放动画1、2【学生归纳】原子的构成质子(+)原子核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教师讲解并板书】【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书68页表4-1,通过这个表格,能否猜想一下原子核的带电情况?【学生看书讨论】【学生回答】原子核带正电,并说明理由。(其他人补充)【教师启发】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那么原子显不显电性呢?【屏幕出示】课本68页表4-2原子的构成原子元素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0碳666氧888钠121氯787【教师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讨论回答】、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5、;2、碳原子和氧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都相等;3、所有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相等;4、原子不显电性;有的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有的不相等;5、不同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教师归纳】大家总结的很好!对于原子来讲,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原子不显电性。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设疑】我们已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那么原子的质量有多大呢?【讲解】不同的原子、质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投影】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千克即199310-26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

6、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即265710-26千克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千克即928810-26千克【讲解】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小麦的质量一样。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直接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板书】二、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讲解】一种碳原子,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这种碳原子。【板书】1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

7、-26千克,其1/12是199310-27千克16610-27千克,则氧的原子量=即原子的原子量=【比喻讲解】我们引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讲解一下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我有一堆水果,有人让我记住每个水果的质量,我选取了一个苹果作为参照物,称其质量为100克,现称得梨的质量为300克,猕猴桃的质量为500克,分别将这二者的质量与100克相除,所得倍数即为梨和猕猴桃相对于苹果的质量,我只要记住梨是3,猕猴桃是5就可以了。【设疑】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吗?【讲解】课本最后的附录就是相对原子质量表,让学生知道如何查表。【课堂小结】请你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悟随堂练习【心中有数】原子(普通的氢除外)的原

8、子的核是()(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不能再分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原子量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A)原子(B)分子(c)电子(D)原子核4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3千克,碳的原子量为()(A)12克(B)(c)12(D)5已知原子的核电荷数,可以确定它的()(A)原子量(B)质子数(c)中子数(D)电子数6.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A.质子数和电子数B.质子数和中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开动脑筋】.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

9、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总数为()A.26B.56c、82D.862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A8个质子,8个中子,16个电子B8个质子,8个电子c8个质子,8个中子,8个电子D8个原子核,8个中子,8个电子【创新园地】现有质量相同的钠、镁、铝三块金属,哪一种金属含的原子最多?哪一种金属含的原子最少?为什么附1:课堂练习一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氧元素(B)氧原子(c)氧分子(D)氧气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液氧(B)(c)(D)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A)分子间距离发生了变化(B)分子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

10、D)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附2:课堂练习二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混合物垢是。高锰酸钾;硫磺;食盐水;空气;水银;白酒;二氧化硫;自来水;矿泉水;液氮;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成反应后剩余的固体。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液态氧(c)澄清的石灰水(D)氯化钠溶液6下列物质在纯氧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属于混合物的是()(A)蜡烛(B)硫(c)红磷(D)镁附4:随堂检测氧气变为液态氧主要是因为()(A)分子本身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运动发生了变化(c)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2水结成说,其结果是()(A)水分子的大小改变了(B)水分子的间

11、隔增大了(c)水分子的间隔减小了(D)水分子的组成改变了(A)加热氧化汞有汞生成(B)碘加热升华成气体(c)铁矿石磨成粉末(D)加热水产生蒸汽作业:昌平练习册课后反思:课题二元素【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2)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12、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2)不向困难低头,相信随着知识的积累,所有的问题都会迎而解;(3)逐步积累化学用语,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排规律和相关信息。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其本质区别是什么?2、什么是原子相对质量?情景导入: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这种碳原子指的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12,此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为7的碳13,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为8的碳14,这是三种不同的碳原子,它们核内的中子数虽不同,但它们的核电荷数(即

13、质子数)都是6,凡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为同一类原子,这些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即碳元素)讲授新课:一、元素(板书)讲解:无论是木炭中的碳原子,还是二氧化碳分子里的碳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6,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又如:二氧化碳分子里的氧原子与氧气分子中的氧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8,称为氧元素。提问:二氧化碳是由几种元素组成?(四氧化三铁、氯酸钾呢?)小结:1、元素概念:见课文第71页(板书)讲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余种,物质二千多万种,这千千万万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讲解:根据我国文字的形象化,讲解这一百余种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小结:金属元素:如:Na、mg、Al、Zn、Fe、2、元素非金属元素:如:c、Si、S、P、cl、N、(板书)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Ar阅读:课本第71页图4-4,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和两种金属元素。3、元素的读法、写法(板书)讲解:利用板书讲解元素名称(我国命名、国内通用)、元素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