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cad》项目4扩音机电原理图设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6887007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151 大小:5.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cad》项目4扩音机电原理图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电子cad》项目4扩音机电原理图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电子cad》项目4扩音机电原理图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电子cad》项目4扩音机电原理图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电子cad》项目4扩音机电原理图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cad》项目4扩音机电原理图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cad》项目4扩音机电原理图设计(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4 扩音机电原理图设计,扩音机电原理图设计,任务4.1 扩音机的元件库设计,4.1.1 元器件库编辑器,1.1. 放置原理图文件常见问题,(1)知道原理图元器件的符号,并且知道位于哪个元器件库中,但不知其原理图符号在库中的名称。 (2)知道原理图元器件符号和名称,但不知其位于哪个元器件库中。 (3)元器件库中根本没有该原理图文件。 (4)元器件库中虽然有该类型的原理图元器件,可原理图符号不符合实际的需要。 对于以上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法如下: (1)在元器件库面板添加该元器件库,选中第一个元器件后,利用键盘上的上、下键逐个流浪元器件库中的原理图符号,直到找到该元件。 (2)利用元器件的查找功

2、能找到该元器件库和元器件。 (3)自己创建该原理图文件。 (4)复制该原理图元器件后,编辑修改该原理图元器件。,2.创建元器件库的重要性,电路原理图的设计过程,主要就是放置各种元器件的过程。如果设计者所需要放置的元件并不在系统已经加载的集成库文件中,那么就需要对该元件及其所在的库文件进行查找。由于Protel 2004 SP2内置的集成库文件相当完整,所存放的库文件数量非常庞大,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芯片制造商的产品,并且还可以从网上随时更新,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设计者能够在系统提供的库文件中找到所需的元器件,可以随时放置使用。如图4-4所示为该软件自带的集成库文件。 对于某些比较特殊的、非标准化

3、的元器件或新开发出来的元件,可能会在系统库文件中一时无法找到。而且,系统本身所提供的库元件原理图符号外形及其其他模型形式,有时候也并不符合用户的具体电路设计要求。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就要求设计者能够自己创建库元件,为其设计合适的原理图符号或其他模型形式,以满足自己的设计需要。,Protel 2004 SP2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创建库元件的适用工具-库文件编辑器,使设计者能够随心所欲地创建符合自己要求的元件,并建立相应的库文件,加入到系统中,在原理图设计过程中或者在设计PCB印刷电路板时使用。,图4-4 自带的集成库文件,另外,在该软件中并没有提供元件的元器件库文件,而是把元件的原理图符号与PCB封

4、装、信号完整性模型等一起放在了集成库文件中。设计者需要放置元件的原理图符号时,要到相应的集成库文件中进行查找,并不是很方便。同时可以库文件编辑器,来为设计者自己的设计项目创建一个独立的元器件原理图库文件(扩展名为*.SchLib)和PCB库文件(扩展名为*.PcbLib),单独存放该项目中所用到的全部元器件,使得项目自称一体,便于项目的编辑和管理,也增加了灵活性。扩音机原理图中的TDA1521和双联电位器在集成库中不存在,则需要设计者自行设计元件库。,3.启动元器件库编辑器编辑环境,使用Protel 2004 SP2系统的库文件编辑器可以创建元器件库。我们知道,元器件的原理图符号本身并没有任何

5、实际的意义,而不过是一种代表引脚电气分布关系的符号而已。因此,同一个元器件的原理图符号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只要保证其所包含的引脚信息是正确的就行。但是,为了便于交流和统一管理,设计者在设计原理图符号时,也应该尽量符合标准的要求,以便于系统库文件中所提供的库元件原理图符号做到形式上、结构上的一致。 启动原理图库文件编辑器有多种方法。通过新建一个原理图库文件,或者打开一个已有的原理图库文件,都可以进入元器件库文件的编辑环境中。,(1)执行菜单操作【文件】/【创建】/【库】/【原理图库】。执行该命名后,一个默认名为“SchLib.SchLib”原理图库文件被创建,同时启动了原理图库文件编辑器。如图4-

6、5所示原理图库界面。,图4-5 原理图库编辑界面,(2)执行菜单操作【文件】/【另存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该原理图库文件重新命名为“NewSchLib.SchLib”,并保存在如图4-6所示的位置。 (3)单击“保存”按钮后,返回原理图库文件编辑环境。 (4)在原理图编辑环境中,单击左下方的“SCH Library”,则弹出如图4-7所示的原理图库文件编辑器窗口。,图4-6 保存对话框,4.元器件库编辑环境 图4-7所示的元器件库文件编辑环境与电路原理图编辑环境界面非常相似,主要由主菜单栏、标准工具栏、实用工具、编辑窗口及面板控制中心等几大部分组成,操作方法也几乎一样。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

7、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4-7 显示元件管理器的元件器编辑界面,(1)工作窗口。工作窗口内不再有图纸框,而是被十字坐标轴划分为4个象限,坐标轴的交点即为该窗口的原点。一般在设计元器件时,其原点就放置在工作窗口原点处,而具体元器件的设计、编辑则在第四象限进行。 (2)实用工具。在实用工具中提供了两个重要的工具栏。原理图符号设计工具栏与IEEE符号工具栏。这两个是元器件库文件编辑环境所特有的,用于完成原理图符号的设计 (3)模式工具栏。用于控制当前元件的显示模式。 (4)原理图库文件面板。在面板控制中心的【SCH】标签页中,增加了【SCH Library】面版,如图4-8所示。这也是原理图库文

8、件编辑环境中特有的工作面板,用于对原理图库文件的编辑进行管理。 (5)元器件库编辑器。如图4-9所示。,图4-8 SCH 面板,5、元器件编辑器,在设计元器件库文件时候,一般元器件库编辑器和图4-9所示的工具菜单是配合使用。,图4-9 元器件库编辑器,(1)工具菜单管理元件 【新元件】添加新的元器件。 【删除元件】删除与元器件库管理器中的元件区域指定的元器件。 【删除重复】删除元器件库中重复的元器件名。 【重新命名元件】修改元器件句管理器中的元件区域中的制定元器件的名称。 【复制元件】将选中的元器件复制到指定的元器件库中。 【移动元件】将选中的元器件移动到指定的元器件库中。 【创建元件】在一个

9、复合封装的元器件中的元件。 【删除元件】删除一个复合封装的元器件中的元件。 【模式】可以为元器件创建一个可替代的视图模型。 【转到】转换元器件。 【查找元件】进行元器件的搜索操作。 【元件属性】用来打开“元件属性”对话框。 【参数管理】用来对元器件的属性参数进行管理。 【模式管理器】用来对元器件的模型进行管理。 【XSpice模型向导】启动Spice模型创建向导,来为元器件创建SPICE模 【更新原理图】在元器件库编辑器里所做的修改,会在打开的原理图中 【文档选项】。系统会弹出“元器件库编辑器工作区”对话框。 【原理图优先设定】。系统会弹出元器件图的“优先设定”对话框。,(2)元器件库编辑器

10、由图4-10所示,它由4个部分组成。从上到下依次为:【元件】区域、【别名】区域、【Pins】区域和【模型】区域。,图4-10 工具菜单栏,【元件区域】此区域的功能是选择所要编辑的元件。当打开一个元件库时,在此栏中就会罗列出这个元件库所有的元件的名称及相关信息。在单击“SCH Library”选项卡后,打开元器件库编辑器面板,此时可以看到元件列表栏“元件”下已经有了一个默认元件名为Component_1的元件。 【追加】。添加元件。单击该按钮以后,会弹出如图4-11所示的添加元件组对话框。输入指定的元件名称后,单击“确认”按钮可将新的元器件添加到元器件库里面。此时元件区域如图4-12所示。,图4

11、-11 添加新的元器件对话框 图4-12 添加新元器件的元件区域,【放置】。是将选中的元器件放置到电路图中。单击该按钮以后,系统自动切换到原理图设计界面,同时原理图元器件库编辑器退后到后台运行。在元件区域选中Component_2,如果我们之前没有新建原理图,则编辑界面会自动切换到如图4-7所示的编辑窗口,此时的原理图为新建的原理图默认名称为Scheet1.SchDoc。(设计者可以依据实际需要修改原理图文件名。)在原理图编辑图上,光标变为十字光标,并在光标下带有Component_2,依据实际需要将该元件放入到原理图上适合的位置。上述操作完毕以后,一定要记得保存。 该区域还提供了删除元器件操

12、作。单击“删除”按钮,可以将元器件库中的一个元器件删除。 由于是初次进入元件区域。所以元件区域一片空白。如果设计者已经多次编辑元器件库文件,那么在元件区域会出现多个元器件,如图4-13所示。下面讲述如何使用元件区域将自行编辑的元器件放置到原理图。,图4-13 含有元器件信息的“元件”区域,1)筛选元器件。“元件”区域第一行的空白编辑框用于筛选元器件,在其中输入TD,元器件列表区域只显示以这些字符开头的元器件,如图4-14所示。 2)编辑元器件。从筛选结果中选择需要编辑的元器件,如TDA1521,单击“编辑”按钮弹出LibraryComponent Properties对话框,如图4-15所示。

13、在其中可以更改元器件相关属性。(如何修改相关属性稍后章节介绍)。 3)放置元器件。从筛选结果中选择TDA1521,单击“放置”按钮,系统自动切换到一个处于激活状态的原理图设计界面进行元器件放置。如果当前工作区没有任何原理图打开,系统就默认新建一个原理图文件进行元器件放置。这样就将元器件库中的元件放置于原理图上。,图4-14 筛选元器件,图4-15 LibraryComponent Properties对话框,【别名区域】。用于设置选择元器件的别名,一般不设置。用于显示元件的别名,并可以通过选择“追加”、“删除”和“编辑”操作。在众多的电子元器件中,很多元器件在功能、封装及引脚排布上完全一致,但

14、名称不同。为了减少工作量,对所创建的元器件可以命名多个别名。添加完别名后,在元器件筛选栏进行元器件筛选时,系统除了显示元件名一致的元器件外,也会显示别名一致的元器件。 【Pins区域】。 用于显示当前工作中的元件引脚以及状态信息。同理可选择相应按钮对元件引脚进行编辑。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管脚的添加需要在元器件主体设计完毕进行。添加管脚操作方法如下。 1)添加引脚。单击“追加”按钮,鼠标将自动跳到元器件编辑工作区,光标呈十字状,光标变为带有一个元器件引脚的虚影。在放置到矩形边时,一定要保证具有电气特性的一端,也就是带交叉线的一端朝外。如图4-16所示。 2)完成添加。在合适的地方单击鼠标左键放置一

15、个引脚,此时光标仍处于放置引脚状态,可以继续添加其他引脚。单击右键即可退出添加引脚模式。每次添加一个引脚,列表区域显示刚才所添加的引脚信息,图4-17显示连续添加9根引脚后的信息。,3)编辑引脚。在引脚列表中选中需要编辑修改的引脚,单击“编辑”按钮,弹出元器件“引脚属性”对话框,进行属性设置,如图4-18所示。单击“删除”按钮可以将指定的引脚删除。,图4-16 引脚放置示意图 图4-17 元件引脚信息列表,引脚属性各选项含义如下所示。 显示名称。即引脚名称。一般以字母表示该引脚的作用。选中Visible,则显示名称在图上显示。 标识符。即引脚序号。一般以数字表示即元件引脚名。选中Visible

16、,则引脚名在图上显示。 电气类型。即引脚电气特性。可以根据实际元件引脚在下拉列表框中进行设置。常用的设置有,【Input】输入、【IO】双向、【Output】输出、,图4-18 元器件“引脚属性”对话框,【Open Collector】集电极开路、【Power】接电源、【Passive】接地等,并在图纸上用相应的箭头表明信号方向。 符号。设置引脚的各种附带符号,以表示数字电路等元件引脚的输入信号类型等。如果要设置该引脚为时钟引脚且低电平有效,可在【内部边缘】中选【Clock】表示该引脚为时钟,而在【外部边缘】中选【Dot】表示该引脚低电平有效,则在引脚预览图片框中出现相应的符号。 长度。设置引脚的长度。 图形栏。位置X和Y的坐标值、引脚长度值、引脚方向选择,可从下拉列表中选择合适的旋转角度。 对换选项。通过设定部件、引脚值来实现多部件、引脚之间的相互交换。 【模型区域】。该区域的功能是确定元件的PCB封装、信号完整性或仿真模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