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进入口腔内受到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开始被消化食物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6608202 上传时间:2017-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物进入口腔内受到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开始被消化食物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食物进入口腔内受到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开始被消化食物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食物进入口腔内受到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开始被消化食物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食物进入口腔内受到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开始被消化食物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食物进入口腔内受到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开始被消化食物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物进入口腔内受到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开始被消化食物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物进入口腔内受到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开始被消化食物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节 消 化食物进入口腔内受到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开始被消化。食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很短,一般是 1520 秒钟。一、口腔内消化(一)唾液分泌1、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唾液是由大小唾液腺分泌的混合液体,无色无味近于中性(pH6.67.1),正常成人每日分泌量 1.01.5L,其中水分约占 99%,其余成份主要是粘蛋白、球蛋白、尿素、尿酸、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盐。唾液的主要作用: 湿润和溶解食物,以引起味觉,并使食物易于被吞咽; 清洁和保护口腔,唾液可清除口腔中的残余食物,冲淡、中和进入口腔的有害物质。唾液中的溶菌酶还有杀菌作用; 唾液淀粉酶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淀粉酶发挥作

2、用的最适 pH 是在中性范围内。食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较短,食物进入胃后,唾液淀粉酶还可继续作用直到胃内容物的 pH 变为 4.5 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为止。2、唾液分泌的调节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支配唾液腺的传出神经有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此两种神经兴奋时,均引起唾液分泌增加,但以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为主。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唾液腺使之分泌大量稀薄的、酶多消化力强的唾液。如用乙酰胆碱或类似药时,可引起大量唾液分泌,而用抗乙酰胆碱药(如阿托品),则能抑制唾液分泌。当口腔内的机械、化学、温度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兴奋沿第、对脑神经中的传入纤维

3、传至唾液分泌中枢(初级中枢在延脑,高级中枢在下丘脑和大脑皮层等处),然后兴奋沿传出神经到达各唾液腺,引起唾液分泌,此即非条件反射性唾液分泌。在上述非条件反射基础上,进食的环境、食物的形状、颜色、香味等都可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引起唾液分泌,“望梅止渴”即是一个例子。人在进食时的唾液分泌,既有非条件反射又有条件反射的调节。(二)咀嚼和吞咽21、咀嚼咀嚼是咀嚼肌群依次收缩所组成的复杂的反射性活动。咀嚼肌的收缩使下颌向上下、左右及前方运动,这样,上下牙列相互接触,将大块的食物切割、磨碎。颊肌和舌肌的收缩可将食物置于上下牙列之间,便于咀嚼。再加上舌的搅拌,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且

4、有利于化学性消化的进行。咀嚼肌是骨骼肌,咀嚼的强度和时间可由意志控制。在正常情况下,咀嚼运动受口腔感受器和咀嚼肌内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的调节。食物对口腔的各种刺激,不仅能反射性地完成口腔内食物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加工过程,还能反射性地引起消化管下段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为食物的进一步消化准备有利条件。2、吞咽吞咽也是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它使食团从口腔经咽、食管入胃,大致包括三个阶段:食物由于颊肌和舌的作用被移到舌背部份,然后舌背前部紧贴硬腭,食团被推向软腭后方而至咽部,这过程是随意的; 当食团经软腭入咽时,刺激了软腭部的感受器,引起一系列肌肉反射性收缩,结果鼻咽通路以及咽与气管的通路被封闭,呼吸暂停

5、,食管上口张开,于是食团从咽被挤入食管。这过程进行得很快,通常仅需 0.1S。 食团进入食管后,引起食管蠕动,将食团推送入胃。蠕动是食管肌肉的顺序舒张和收缩形成的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在食团的上端为一收缩波,下端为一舒张波,舒张波和收缩波不断向下移动,食团也逐渐被推送入胃。二、 胃内消化食物入胃后暂时贮存,在此期间受到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一)胃液的分泌胃液是胃腺各种细胞分泌的混合物。幽门部的胃腺由粘液细胞组成,能分泌碱性粘液,其中不含消化酶。胃底和胃体部又称泌酸腺区,其面积占全胃的 2/3 或 4/5,此区胃腺主要由三种细胞组成:主细胞,又称胃酶细胞,能分泌胃蛋白酶原;

6、壁细胞,又称盐酸细胞,主要分泌盐酸,还能产生“内因子”一种与维生素 B12吸收有关的物质;颈粘液细胞,能分泌粘液。1、胃液的性质、成份和作用3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 值约为 0.91.5。正常成人每日胃液分泌量约 1.52.5L。胃液所含的固体物中的重要成份有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1)盐酸 由胃腺壁细胞分泌的盐酸又称胃酸。胃酸存在着两种形式:一种为游离酸;另一种为结合酸,即与蛋白质结合的盐酸蛋白质。二者的浓度合称为总酸度,其中游离酸占绝大部份。盐酸的分泌机制 在正常情况下,胃液中的 H+浓度比血液中的高三、四百万倍,壁细胞分泌 H+的过程必然是逆浓差的主动转运过

7、程。根据生物化学的研究,已知 H+来源于壁细胞内物质氧化代谢所产生的水、H 2O 解离成 OH-和 H+。H +借存在于细胞内小管。膜上的 H+泵的作用,主动转运入小管内,合成 HCl 所需要的 Cl-来自血浆,它一部份是顺着浓度差弥散入壁细胞内,一部份则借载体转运。当 Cl-进入壁细胞后,则依靠细胞内小管膜上的 Cl-泵,主动转运入小管内。H +和 Cl-在细胞内小管中形成 HCl,然后进入腺腔(图 8-4)。壁细胞在分泌盐酸过程中所需能量来自 ATP。盐酸的作用 能激活胃蛋白酶原,并提供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所需的酸性环境; 可抑制和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盐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胆汁和小

8、肠液的分泌; 盐酸所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 CA 碳酸酐酶 CM 载体 P 泵吸收。若盐酸分泌过少,会引起消化不良。若分泌过多,对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这可能是引起溃疡的原因之一。2)胃蛋白酶 胃腺主细胞分泌入胃腔的胃蛋白酶原是无活性的,在胃酸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已激活的胃蛋白酶对胃蛋白酶原也有激活作用。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主要产物是市 shi 和胨,少量多肽和氨基酸。但胃蛋白酶必须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有作用,其最适 pH 为 2.0,随着 pH 的增高,其活性降低。3)粘液 胃内的粘液是由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胃底泌酸腺的粘液细胞,以及贲门腺和幽门腺分泌的,其主

9、要成份为糖蛋白。粘液覆盖于胃粘膜的表面,具有润滑作用,可减少粗糙的食物对胃粘膜的机械损伤。有的还认为胃粘膜表面的粘液细胞既分泌很稠的粘液覆盖于粘膜上,又能分泌 HCO-3,粘液和 HCO-3构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此屏障可保护粘膜免受胃酸、胃蛋白酶及其它物质损伤。但如果饮酒过多或服用乙酰水杨酸一类药物过多时,就可能破坏这种保护因素。44)内因子 在人体,内因子是由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与食入的维生素B12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可保护维生素 B12不被小肠内水解酶破坏。当复合物移行至回肠,使与回肠粘膜的特殊受体结合,从而促进回肠上皮吸收维生素 B12。若机体缺乏内因子,维生素 B12

10、吸收不良,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胃液分泌的调节胃液分泌的调节包括刺激胃液分泌的因素和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正常胃液分泌是兴奋和抑制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刺激胃液分泌的因素 食物是引起胃液分泌的生理性刺激物,一般按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分为三个时期:头期、胃期和肠期。各期的胃液分泌在质和量上有一些差异。但在时间上各期分泌是重叠的,在调节机制上,都包括神经和体液两方面的因素。2)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精神、情绪以及与进食有关的条件的恶劣刺激,都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反射性减少胃酸的分泌。盐酸、脂肪和高渗溶液则是胃肠道内抑制胃液分泌的三个重要因素。盐酸 是胃腺分泌的,但当胃肠内的

11、盐酸达到一定浓度(如胃幽门部的 pH 为1.21.5,十二指肠内的 pH 为 2.5)时,胃腺的分泌活动受到抑制,这是胃腺分泌的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对调节胃酸水平有重要意义。脂肪及其代谢产物抑制胃腺分秘的作用发生在脂肪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后。早在本世纪 30 年代,我国生理学家林可胜等就发现,从小肠粘膜中可提取出一种使胃分泌和胃运动减弱的物质。这种物质被认为是脂肪作用于小肠粘膜产生的一种激素,被命名为肠抑胃素,但这一物质至今尚未被提纯,近年来认为,肠抑胃素不一定是一种单一的激素,它可能是一类激素的总称。如抑胃肽可在脂肪刺激下由小肠释放,但它是否就是肠抑胃素的组成部份,尚待进一步研究。十二指肠内

12、高渗溶液对胃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胃粘膜内还存在大量的前列腺素(PGs)。刺激迷走神经或注射胃泌素均可引起前列腺素释放增加,前列腺素释放后又进而抑制胃酸分泌,因此,它可能是胃分泌的负反馈抑制物。3)某些药物对胃液分泌的影响 组织胺是一种很强的胃酸分泌刺激物。正常情况下,胃粘膜恒定地释放少量组织胺,通过局部弥散到达邻近的壁细胞发挥作用。临床上常用以检查胃腺的分泌机能。近年来认为,组织胺不仅本身具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它还可以提高壁细胞对胃泌素和乙酰胆碱的敏感性。5拟副交感神经药物如乙酰胆碱、乙酰甲胆碱和毛果芸香碱,都是促进胃液分泌的药物。阿托品类胆碱能神经阻断药,则抑制胃液分泌。

13、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增强胃腺对迷走神经冲动和胃泌素等刺激的反应,但它也有抑制胃粘液分泌的作用。因此,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这类激素时,要慎重。(二)胃的运动1、胃的运动形式及其调节1)紧张性收缩 胃壁平滑肌经常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收缩状态,称紧张性收缩,其意义在于维持胃内一定的压力和胃的形状、位置。当胃内充满食物时,紧张性收缩加强,所产生的压力有助于胃液渗入食物和促进食糜向十二指肠移行。2)容受性舒张 当咀嚼和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食管等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部肌肉舒张,这种舒张使胃能适应大量食物的涌入,而胃内压上升不多,以完成贮存食物的功能,故称容受性舒张。3)蠕动 食物进入胃后约 5 分

14、钟,胃即开始蠕动,蠕动波从胃体中部开始,逐渐推向幽门。蠕动开始时不很明显,越近幽门,收缩越强,收播速度越快。蠕动波的频率每分钟的 3 次,约需 1 分钟到达幽门。因此,通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胃反复蠕动可使胃液与食物充分混合,并推送胃内容物分批通过幽门入十二指肠。因此,胃的运动对食物消化起着三种作用:贮存食物;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变成半流体的食糜;将食糜分批排入十二指肠。胃运动也受神经和某些体液因素调节。神经调节与胃液分泌的调节基本相同,只是迷走神经对胃运动具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影响。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迷走神经的抑制性传出纤维实现的,其末梢释放的递质可能是某种肽类物质。胃的其他运动则是通过迷走

15、神经的兴奋性传出纤维实现的,兴奋性传出纤维兴奋时,胃的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其作用相反。胃肠激素对胃运动的影响也包括两方面:胃泌素和胃动素促进胃的运动;促胰液素和抑胃肽则抑制胃的运动。2、胃的排空及其控制胃的排空是指胃的内容物被排放到十二指肠的过程。一般在食物入胃后 5 分钟就开始有部份排入十二指肠。胃对不同食物的排空速度是不同的,这同食物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有关。流体食物比固体食物排空快,颗粒小的食物比颗粒大的食物排空快。在三种主要食物成份中,糖类较蛋白质的排空快,蛋白质又比脂肪类排空快。人们日常的食物都是混合性的,一次用餐的食物由胃完全排空一般需 46 小时。6胃的排空主要取决

16、于胃和十二指肠之间的压力差,压力差的大小直接随胃内压而变化。胃的运动是产生胃内压的根源,因而也是促进胃排空的原动力。任何促进胃运动加强的因素(见前文)均加速排空。另一方面,当一部份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后,由于食糜刺激肠壁感受器,通过肠胃反射以及刺激小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抑胃肽抑制胃运动,则延缓胃排空。随着肠内盐酸被中和,食物的消化产物被吸收,上述抑制胃运动的因素也逐渐消除,胃的运动又逐渐加强,又推送一部份食糜入十二指肠,如此反复进行,直到胃内食糜完全排空为止。十二指肠内容物对胃运动的抑制作用,具有自动控制的性质,是实现胃排空的重要机制。正常时胃的排空是间断的,这是由促进胃运动和抑制胃运动两种作用相互消长的结果。3、呕吐呕吐是指胃和肠内容物被强力挤压,通过食管,从口腔驱出的动作。呕吐动作包括以下过程:呕吐前常伴有恶心、流涎、出汗、呼吸急促和心跳加快等植物性神经兴奋的症状。呕吐时,深吸气,声门紧闭;胃体和食管舒张;腹肌和膈肌猛烈收缩,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