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单元评价检测(三)(精苏教版九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5368148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单元评价检测(三)(精苏教版九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单元评价检测(三)(精苏教版九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单元评价检测(三)(精苏教版九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单元评价检测(三)(精苏教版九年级下)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单元评价检测(三)(精苏教版九年级下)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单元评价检测(三)(精苏教版九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新课标金榜学案配套课件:单元评价检测(三)(精苏教版九年级下)(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 (第四单元) (90分钟 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望其旗靡( ) 形貌昳丽( ) 蹴尔而与之( ) 陟罚臧否( ) 答案:m y c zh,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面刺寡人之过 ( ) (2)谤讥于市朝 ( ) (3)贤者能勿丧耳 ( ) (4)小信未孚 ( ) (5)中道崩殂 ( ) (6)荷担者三夫 ( ) 答案:(1)指责 (2)指责别人的过错 (3)丧失 (4)为人所信服 (5)去世 (6)挑,3.下列词类活用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2分)( ) A.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B.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C.吾妻之美

2、我者,私我也 D.空乏其身 【解析】选C。C项为意动用法,A、B、D三项为使动用法。,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乡为身死而不受 B.甚矣,汝之不惠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解析】选C。A项中“乡”同“向”;B项中“惠”同“慧”;D项中“徧”同“遍”。,5.用原文语句填空。(4分) (1)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告诫后人,这与他在出师表中“_ _,_”的志向是一致的。 (2)大凡事业上成功的人,都要经过人生痛苦的磨砺,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观点来说就是:_ _。 (3)曹刿论战中能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政治思

3、想的句子是:_,_,_。 (4)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散曲中,表达对 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答案:(1)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活动的史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C.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传说左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的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

4、编年体史书。 D.“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用于君主向臣下陈说对某事的看法、请求和建议。 【解析】选D。“表”是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说的一种文体。,7.综合性学习。(5分) 2010年6月11日,当“Vuvuzela” 的声音响起时,全世界的足球球迷开 始陷入了一个月的疯狂。不同历史与 文化的人,在共享同一盛事。 (1)右图是2010南非世界杯的会徽, 请你仔细观察、大胆想像,诠释一下 标志的寓意。(不超过30字)(3分) 答:_,(2)你爸爸是个铁杆球迷,平时却很少运动。世界杯期间更是经常熬夜看球,身体健康状况堪忧。你决定劝劝他,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不超过30字)(2分) 答:_ 答案

5、(示例):(1)标志以非洲地图为背景;黑人的形象像两只飞翔的雄鹰,代表非洲足球的崛起。 (2)提示:能围绕对爸爸的关心表述,语言流畅,合乎情理即可。,8下列朗读停顿标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解析】选B。B项中“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应为“能面 刺寡人之过者”。,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吾与徐公孰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C.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而往,暮而归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6、解析】选D。A项中“美”的意思分别是“认为美”、“漂亮”;B项中“孰”的意思分别是“谁,哪一个”、“同熟,仔细”;C项中“朝”的意思分别是“朝廷”、“早晨”;D项中“若”都是“如、比”的意思。,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_ 答案: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11选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_”的事实(用原文回答);接着叙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写_(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答案: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不求闻达于诸侯 ( )

7、(2)猥自枉屈 ( )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 (4)夙夜忧叹 ( ) 答案:(1)扬名 (2)降低身份 (3)答应 (4)早晚,1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愿陛下亲之信之 C.苟全性命于乱世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解析】选B。B项应为“愿陛下亲之信之”。,14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文:_ (2)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文:_ 答案:(1)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2)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出身低下。,15从选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2分) 答:_ 【解析】此题

8、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作者以“苟全性命”“不求闻达”表明无意追求功名利禄。这句话虽属自谦之辞,却可以使人想到作者品格的高远。 答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6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答:_ 答案:(1)目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宁静淡泊,知恩图报,谨慎细致;对先主刘备忠心耿耿,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为建立蜀国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智慧的化身等。,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分) (1)神弗福也 福:_ (2)公伤股,门官歼焉 股:_ 答案:(1)赐福,保佑 (

9、2)大腿,18.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2分) (1)下 视 其 辙 (2)宋 公 及 楚 人 战 于 泓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可巧用句子成分关系断句,如主谓之间、动宾之间的停顿。如句(2)主语是“宋公及楚人”,后面是谓语部分,应在“宋公及楚人”后断句。 答案:(1)下/视其辙 (2)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译文: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句(1)要注意“狱”“虽”“情”的意思;句(2)要注意“及” “既”“济”的意思。

10、 答案:(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 也一定会根据实情来处理。 (2)敌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 请下令出击。,20.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2分)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_。 (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甲】【乙】两文,根据题干提示在文中各自寻找原句回答。 答案:(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及其未既济,21.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2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两文的比较

11、分析阅读。要从鲁庄公和宋襄公的性格特点上入手,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建议,而宋襄公太固执。 答案:长勺之战鲁庄公取信于民且善于听取曹刿的建议,战争中善于抓住战机,因此取胜;泓水之战宋襄公不能听取子鱼的意见,固执己见,不能抓住战机,因此失败。,2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拥 被 覆 双 足 (2)妹 何 托 焉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停顿。解答时,注意几个原则:主谓宾分开;句中有连词,如在句中,则在连词前停顿,如在句首,则在连词后停顿;划分停顿后,还应注意朗读时是否别扭。不过,像第(1)句比较特殊,整个句子其实是个并列结构,有两个动词

12、,所以在第二个动词前停顿;(2)句是一个主谓句,应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分开。 答案:(1)拥被覆双足 (2)妹何托焉,23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毕陈左右 ( ) (2)儿怠,则少加夏楚 ( ) (3)至夜分 ( ) (4)诸姨尝谓母曰 ( ) 答案:(1)放,摆放,陈列 (2)懈怠,松懈 (3)到 (4)曾经,2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1)令铨坐膝下读之。 译文:_ (2)铨张目视母面。 译文: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重要语句含意的把握。解答时应逐字翻译,字字落实。(1)“令”“之”是关键词;(2)“张”“面”是关键词。 答案:(1)(母亲)让我坐在她的膝下读书。 (2)我睁开眼睛看着母亲的脸。,25请简要阐述文中母亲两次流泪的不同原因。(2分) 第一次流泪是因为_; 第二次流泪是因为_。 答案:儿子学习不认真,母亲觉得无法向孩子的父亲交代,心里焦急 儿子学习辛苦,母亲感到心疼,26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你是否认同?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_ 答案(示例):(1)认同。文中母亲不辞辛苦,陪着自己的儿子读书,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