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发现的基本动因与重大影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474386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大发现的基本动因与重大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理大发现的基本动因与重大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大发现的基本动因与重大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大发现的基本动因与重大影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大发现的基本动因与重大影响动因:1.从根本上说, 西方之所以要开辟新航路, 是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 是新兴资产阶级对海外商贸利益无限追逐的结果。随着西欧社会经济结构由农本经济转变, 谋生的自然经济转变为谋利的商品经济以后, 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我扩张的内在冲动, 以及因优胜劣汰而产生的竞争压力, 使得经济活动必然要突破地区与国家的局限而扩展成为一种国际行为。对外贸易因此已不再是经济生活中的补充性因素, 而成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到世界上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去冒险, 成为资本主义这种经济制度的内在属性和必然行为。2.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 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14、15

2、世纪以来, 欧洲各国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 商品的流通量不断扩大, 使得作为一般交换手段的货币的需求量大增。封建贵族急需要货币购买从东方国家运来的奢侈品, 维持满足于奢侈的生活农民需要用货币来缴纳地租新兴资产阶级热衷于追求货币和财富, 然后把其转化为资本, 扩大经营和手工工场生产规模, 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这种情况下, 货币日益取代土地而成为社会的主要财富, 成为普遍的支付手段。3.从打破传统国际贸易通道需要看,西欧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寻找更好的通商要道。15世纪中期,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称霸, 通往东方的商路受阻, 东西方贸易出现了严重危机。在奥斯曼帝国的控制和盘剥下,运抵欧洲的东

3、方商品不仅数量大减, 而且价格昂贵, 各类商品往往比原价高出一倍。这些昂贵的东方商品又为欧洲上层社会所追逐, 不吝斥重金购买, 结果每年都有大量黄金外流, 造成在东西方贸易中西欧严重人超。在这种情况下, 西欧各国贵族、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迫切需要重新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东部, 少风险、多赚钱, 直接通往东方的新航路4.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来看, 传播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精神动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则是地理大发现的思想和精神因素。在欧洲, 基督教神学思想在世界观和思想文化领域里拥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它以博爱人类为教旨, 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思想以全人类的宗教自

4、居, 要求人人都接受基督教。当时航海家身上的冒险、开拓、相信科学的精神, 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所进发出来的人文主义科学实验精神及探求精神。这种精神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 是他们进行海外冒险的一大精神动力。5.航海知识、造船技术与地理学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及西、葡两地理大发现得益于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国发明的指南针世纪传人欧洲, 15世纪已普遍用于航海。指南针的应用 , 使在大洋中航行的船只不会迷失方向, 极大地提高了航行效率。远洋航海所需要的仪器和海图也有了发展国专制政府的支持等等使欧洲人日益获得征服神秘惊险大洋的信心与手段,,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必要条件。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为地理

5、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政洽前提.葡萄牙和西班牙由于最先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走在了对外扩张的前例。地理大发现是指 1517 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应该说,任何一个文明民族的代表人物首次到达地球表面某个前所未知的部分,或者确定了地表各已知部分之间的空间联系,因而加深人类对地球地理特征的科学认识,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均可以称为地理发现。地理大发现无疑是以 1492 年哥伦布率西班牙船队横渡大西洋,发现西印度为转折点,从此跃上一个高峰的地理大发现活动如火如荼,高潮迭起,长盛不衰,一直持续了约两个世纪。地理大发现的终

6、点大致可以截止到17 世纪末。1696 年俄国探险队对北亚西伯利亚东部太平洋水域巨大的堪察加半岛进行了有文字记载以来的首次探察;16971699 年,阿特拉索夫率领的哥萨克探险队对堪察加半岛进行了新的探险发现和远征,从而完成了对堪察加半岛的发现,建立了半岛与东西伯利亚和俄国的联系,并把它并入了俄国。堪察加的发现和并入俄国本土也标志着俄国人对北亚、北冰洋的探险、发现、征服基本完成。地理大发现应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 15 世纪中后叶到 16 世纪初中叶,是西班牙、葡萄牙充当急先锋的时期。这一时期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横渡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进行了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海陆分布

7、。葡萄牙人发现了非洲西南部和南部;绕过非洲横渡印度洋到了印度,并进一步东进闯入太平洋,和中国、日本等国发生了接触。后一阶段从 16 世纪中叶到 17 世纪末叶,是荷兰、俄国、英国、法国等扮演主角的时期。这一时期荷兰人发现了澳洲、新西兰;俄国人发现了整个亚洲北部、北冰洋,初步开辟了北方新航路;英国人、法国人和其他欧洲人发现了北美的许多地区和其他一些地区。地理大发现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变革对地球科学的进步和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古代学者关于大地球形的猜测,通过地理大发现,特别是环球航行得到了证实,宗教迷信关于地球形状的种种说法最终被否定;证明了地球上存在着一个统一的世界大洋,海洋与陆

8、地相比较,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推动了全球海洋和陆地的考察研究;促进了地球科学的进步,也促进了天文学、航海学、天气预报学的发展及造船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近代化过程;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和世界市场的出现,开始了殖民掠夺,同时也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文化有什么作用欧洲的海外扩张也改变了世界文化格局,多元化独立发展的世界文化走向了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新文化体系,这种体系虽带有殖民主义的性质,但促使了整个世界文化的近代化转型,也加速了欧洲文化自身的转型。也就是说西方对外长达400多年之久的殖民扩张,不仅是对非欧民族的军事征服和政治、经济控制,而且还体现在于此目的相适应而持续进行的

9、文化渗透上。当然这种渗透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欧洲文化扩张的过程中,欧洲无形中也吸收了很多拉美和亚非文化。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文化格局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导致了人类、动物还有植物的全球性分布。地理大发现对世界贸易有什么作用地理大发现指15世纪末美洲大陆的发现和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开辟。它对世界商业贸易的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多,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后,主要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以及尼德兰所代替。16世纪中叶,安特卫普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地理大

10、发现开创了西欧国家的对外扩张事业,导致了近代殖民制度的建立,从殖民地掠夺来的巨大财富,促进了西欧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由此奠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基石。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在这一时期的经济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商人成为经济活动中的关键人物。西欧各国都执行重商主义政策,使欧洲成为当时世界上商贸最为活跃的地区,并逐渐形成若干个较大的区域贸易中心:地中海贸易、中欧贸易、波罗的海贸易和大西洋沿岸贸易。影响:1.新航路的开辟, 是全球文明沟通与世界由分散开始走向一体的开端。首先,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 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其次, 地理大发现使欧、

11、亚、非、美各洲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日益发展, 世界市场扩大了, 世界各地由分散走向一体的进程由此开端。2.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 给欧洲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后果和影响。首先, 引起了所谓“ 商业革命” 。其主要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商品流通的数量与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等等。3.其次, 引起了世纪欧洲的“ 价格革命” ,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重大后果。西班牙和葡萄牙把从美洲和非洲掠夺来的金银大量运回西欧, 使西欧贵金属突然剧增, 引起金银大幅度贬值, 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史称“价格革命” 。 “ 价格革命” , 实际上促使收人在各个阶级之间的再分配, 是资本原始

12、积累的因素之一。 “ 价格革命” 的后果是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和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加强了资产阶级的地位。4.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全球性商贸活动,使得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转变,促进了现代经济管理模式的诞生。在合伙制进一步推广的同时,出现了特权公司、特许公司、股份公司等新兴经济组织形式,现代经济的发展从此开始了新纪元。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影响了世界生产力的分布。5.地理大发现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 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地理大发现的意义主要在于开阔了欧洲人的视野, 打开了欧洲通往世界各地的通道, 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 为后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主义扩张打下了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以及随后建立在最野蛮最残暴基础之上的殖民掠夺政策, 给广大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此 , 欧洲作为先进的西方, 广大亚非拉地区作为落后的东方的这种近代世界历史格局初步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