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406206 上传时间:2017-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寄宿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寄宿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寄宿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寄宿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寄宿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寄宿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寄宿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寄宿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许 勇摘 要: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出现的寄宿制小学,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成效。与此同时,也给寄宿儿童的道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部分寄宿儿童出现了道德认知偏向和道德行为偏差等问题。关键词: 布局调整;寄宿制;道德发展;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在沉浸于资源整合带来的诸如学生成绩提高、农村学生入学率提升等成效的同时,一个隐性问题也随之出现寄宿儿童的道德发展受到负面影响。本文着重探讨农村寄宿制学校给寄宿儿童道德成长带来的问题、原因,以及规避这些负面影响的基本措施。一、研究背景随着计划生育工作

2、的深入推行以及民众生育观念的逐步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学龄人口逐年减少,这造成了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生源的自然性缩减。同时,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目前正处于结构转型期,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转移,大批农村义务教育学龄段儿童的外流,加剧了农村学校生源的社会性萎缩,这也成为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为解决生源问题,各地在实践中出现了 “隔年招生”、“ 教学点”、“一师一校”等现象,而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收入减少,无力对教育投入更多资金。为应对上述变化并提高义务教育质量,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家便着手进行

3、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深入开展,从 2000 年到 2010 年,全国小学和农村小学分别由553622 所和 257410 所减少到 257410 所和 210894 所, 10 年中全国小学平均每年减少29621.2 所,农村小学平均每年减少 4651.6 所。这样,许多学生原所在学校被撤,不得不到合并后的学校就读,而这些学校教学服务半径由过去的平均 5 公里扩大到 10 余公里,为解决上学期间路途远、行路安全等问题,各地在学校布局调整时大多采用寄宿制。儿童自身道德发展尚未成熟稳定,而农村寄宿制学校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办学条件简陋,道德教育无作为等原因,对学生的道德

4、成长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二、寄宿对儿童道德发展的负面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在继承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模型由三水平六阶段构成,经过长期实践追踪,其理论除第六阶段尚未得到有效证明外,前五个阶段场已得到确切论证。我国农村寄宿儿童年龄多为 813 岁,其道德发展阶段处于前习俗水平和习俗水平,也就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还未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道德发展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以下将对寄宿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受到的负面影响进行阐述。1.道德认知偏向道德认知即人们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

5、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寄宿儿童在学期内长期住校,道德认知获取的途径主要是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的影响。途径的单一性,一定程度上给寄宿生道德认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1)道德观念不能有效习得。学校老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儿童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授课的形式,而且集中表现在品德与生活课上。而农村学校教育设施欠缺,教师知识结构老化,传统的“讲授式 ”课堂仍占主导地位,任课教师只注重讲授书本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老师在讲解这些品德知识时如同照本宣科,机械地向学生灌输普遍化的道德知识,抽象化的概念代替本该具有鲜活生命意义的道德生活。而儿童对这些道德观念的习得更偏重于死记硬背,以在考试中获

6、得优异的成绩表现出来。对儿童进行道德规则灌输,却忽略儿童能否接受、能否有效内化并将其付诸实践,这也是我国农村小学道德教育工作的一根软肋。(2)道德信念混乱。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实用性、功利性、世俗化和物质化的思想大行其道,人才观的认识也被扭曲了,谁的财富多,谁的权利大,谁就是人才,这些观念造成家长乃至学校把对学生的培养重点放在学习成绩上,而这些观念却与书本上的理想主义存在冲突,可是无论家长还是学校都没有对儿童进行正确而理智的引导,忽视了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证实寄宿儿童的年龄段仍是习得道德判断能力的阶段,面对不同的价值教导,儿童由于缺乏正确的判断力而无所适从,如果没有

7、成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难免会造成道德信念混乱。2道德行为偏差道德行为是指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个体道德意识外化为实践的表现。由于自身道德认知偏向及学校周边环境的影响,农村寄宿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一些道德行为偏差的现象。(1)越轨行为频发。越轨行为指的是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寄宿儿童身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诸如损坏公物、不遵守纪律、搞恶作剧等越轨行为,并呈现出越轨行为种类多样化、方式具有模仿性、形式具有群体性等特点,有的学校甚至出现小团体现象。越轨行为虽然在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也可能不会造成巨大影响,

8、但是儿童正处于成长期,极易养成某些不良习惯,若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2)问题行为增多。问题行为指那些扰乱他人或妨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与越轨行为部分重合却又存在区别。部分寄宿学生在校表现出行为粗暴、活动过度、上课不专心等情况,极易引起其他学生和教师的烦恼和厌恶,具有明显的破坏性、扰乱性和对抗性,这部分学生的问题行为可归类为攻击型。还有一部分寄宿学生的问题行为归为退缩型,即表现出羞怯胆小、沉默少言、过度焦虑、自卑、孤僻、对人对事冷漠、回避与他人接触等,这类问题行为对集体的干扰不明显或无影响,不易引起家长和教师的注意,但对儿童身心发展造成的障碍,实际上比前者要严重得多,可能是造成日后各种心

9、理适应不良的隐患。三、寄宿儿童道德发展受阻原因及其对策分析影响寄宿儿童道德发展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有与父母相聚少导致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的,也有寄宿学校管理方面的无作为导致的,还有来自学校周边社会环境的影响。1.家庭教育的缺失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和他的大批追随者对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学习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建立了现代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和亲社会行为都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结果,榜样的作用在观察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中,情感变量和自我强化成为其行为的控制机制。在儿童道德成长的早期,父母是他们最重要的模仿榜样。父母不仅用直接的形式,用语言向儿童

10、传授道德价值观,而且其本身的道德活动也会给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寄宿制却阻断或减弱了父母对儿童的榜样作用,在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能给予准确的指导。2.学校管理不力 在竞争残酷的社会面前,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学校的教育工作着重于提高学生成绩,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对寄宿生的管理可以等价于对寄宿生学习的管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时间安排较多,自主活动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的自由发展。此外,农村寄宿学校由于资金缺乏,没有能力聘请专门的生活老师,很多学校都是任课教师兼任生活老师,在完成沉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管理低龄的住宿生,这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致使他们没有过多精力去关注儿童的道

11、德发展。此外,对寄宿儿童的情感关怀,家长和老师都显得无能为力,易造成儿童产生孤独感,对儿童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3学校周边环境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除镇上小学外,其他学校周边几乎没有网吧、游戏室、台球厅等娱乐设施,学生成长受这些因素影响较小。而寄宿制学校还有相当数量的走读生,他们离家近,回家吃住,易接触社会不良习气,养成不良习惯,儿童又具有很强的模仿性,这些习气在同学之间能够迅速传播开来。很多寄宿生由此养成了说脏话、说谎的习惯,有时还会出现欺负低年级同学的情况。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有效规避寄宿制给农村儿童道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农村寄

12、宿学校管理工作不到位,原因之一就是资金缺乏。税费改革后,学校不能自筹资金,只能靠财政拨款来维持学校运转,有限的资金束缚了学校的发展。没有优秀教师愿意留下,造成师资短缺;没有专门的生活老师,增加了教师的负担,更疏忽了对寄宿儿童的照顾。为此,我们希望政府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教师待遇,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给予寄宿儿童更多的关注。第二,优化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品德与生活课是学生在校学习道德知识的重要途径,可是教师大多只是进行简单的道德知识灌输,课堂也成为了学生说小话、开小差的场所,因此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造成了这一教学平台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进行专门培训,丰富老师的授课形

13、式,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要使幼儿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这也为上课形式提供了一种借鉴。第三,丰富课外活动。寄宿生在校课外时间长,学校不能只一味地监督学生学习,而应适当开展诸如体育比赛、写字比赛、朗读比赛等课外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彼此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提高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第四,加强家校联系。家长与学校对孩子的认知和了解存在着互补性,两者之间需要互补和融合。为此,学校要拓宽与家长的联系渠道,以达到有效的沟通。19

14、世纪末 20 世纪初,许多国家从法律上赋予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合法权利,家长委员会成为最主要的形式。家长委员会可分为班级委员会和学校委员会两级,由家长代表组成。委员会主任由家长选举产生,定期开展评教活动,探讨有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增进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并对家长学校的开办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帮助家长改善家庭教育。在家校的合力作用下,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寄宿制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给寄宿儿童的道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一名合格的公民,不能只看他有多么强的生存技巧、为社会带来多大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他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语) 参考文献 1.范先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动力及方式选择J.教育与经济,2006(1). 2王景,张学强.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发展的问题研究 J.教育科学,2010(6). 3胡延鹏.农村寄宿制小学情感关怀缺失问题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9. 4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 J.教育研究,2005(12). 5.章永生.现代儿童心理学 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