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940395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时我们还召开了党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召开工作安排会,及早启动了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在工作中,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三层面、一中心和四主线的工作重点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学案 学习目标1 电力的广泛应用2 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3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学习重点1.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2.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预 习一、独学:(10分钟)1阅读课文,找出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以下问题:(1)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2)列举电力在生活领域的应用?(3)汽车作为交通工具有哪些优越性?2阅读课文,在课本上勾画、完成以下填空:1.19世纪70年代,

2、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人类历史进入“_”时代。2.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_和_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3.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_最为著名,他在_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光明,被誉为“_”。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他在_年试制汽车成功,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二、互学:(5分钟)1小组(学习对子)互相检查预习情况并订正完善;2比较电的发展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3.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展示三、质疑:(5分钟)1个人学习中没解决的问题:2展示预习中合作学习的问题:3基础知识掌握成果展示。四、点拨:(5分钟)1教师对学生

3、个人问题、小组问题等点拨指导;2学习“发明大王”爱迪生的事迹,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3指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 指导学生认识科技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反 馈五、小结:(15分钟)(一)知识脉络:指导学生从开始、表现及影响三个方面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二)巩固练习:1. 使人们的活动空间扩大了,地球变的更“小”了的是A.内燃机的使用 B.电机的使用 C.汽车、飞机的使用 D.蒸汽机的使用2.“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现在 A.新航路开辟时 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

4、命时期3. 19世纪后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主要是因为 A.发明电灯泡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本茨设计出内燃机 D.石油工业的发展4.阅读下列材料: 请看右图,回答与两次工业革命相关的问题。(1)图一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一种动力机械,它的名称是什么?他的发明者是谁?它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2)图二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在这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把人类带人到什么时代?(3)如今,我们仍在享受着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感受着科技神奇而巨大的力量,请举出一个实例说明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六、拓展:内燃机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

5、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广义上的内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喷气式发动机,但通常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活塞式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汽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汽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常见的有柴油机和汽油机,通过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群众没有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街道等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在村头河道乱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治理之后反弹严重,出现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