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940022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时我们还召开了党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召开工作安排会,及早启动了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在工作中,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三层面、一中心和四主线的工作重点内蒙古赤峰市2017届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模拟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Al-27、S-32、Fe-56、Cu-64、Zn-65 Cl-35.5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A B C D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量9.5mL液体 B干燥氧气C测定溶液的pH D称量NaCl3.乙烯是制塑料的主要原料,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正确的

2、是( ) A.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C.乙烯分子中碳、氢的元素个数比为1:2 D.一个乙烯分子含有16个质子4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颁布后,各地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A向煤炭中加入石灰石或生石灰作固硫剂,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B控制PM2.5的排放以减少雾霾天气C将盗版光盘泼上汽油焚烧处理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蓝紫色,放热,生成二氧化硫刺鼻气体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淡黄色,放出大量的热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氢氧化钠会变红色D

3、.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变成紫红色,溶液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6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甲醛浸泡虾仁,减缓虾仁变质B将厨房铁炊具放在通风处,可减缓铁锈蚀C焙制糕点时添加苏打,烘烤时糕点疏松D屋内着火要迅速打开门窗,避免窒息7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工业用赤铁矿炼铁: 4CO+Fe3O43Fe+4CO2 置换反应B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Ca(OH)2+CO2=CaCO3+H2O 复分解反应C医疗上用氢氧化中铝和过多胃酸:Al(OH)3+3HCl=AlCl3+3H2O 复分解反应D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2H2O 2H2+ O2

4、 分解反应8.用分子原子离子解释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事 实解 释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不同因为两种气体分子物理性质不同B加压时,石油气能变成液体装入钢瓶说明分子间有间隔C金刚石很硬,石墨很软碳原子结构不同造成的DNaCl放在水中,一会儿水变咸了是由于NaCl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9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逻辑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D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用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10下列四

5、个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ABCD实验目的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气体方案1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酸加锌粒点燃方案2加稀硫酸用水洗涤加石蕊溶液通入澄清石灰水11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一些固体向该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下列对该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一定有锌、一定有铁、一定有铜、可能有锌、可能有铁、可能有铜A、B、C、D、1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1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后进行如下操作:加

6、入适量盐酸,加过量NaOH溶液,加过量Na2CO3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过滤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 B C D14.金属氧化物陶瓷着色,有时测定金属氧化物中的金属含量。现将Fe2O3、CuO、Al2O3的混合物16克,与109.5克20%的稀盐酸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此金属氧化物着色剂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是( )A. 20% B. 70% C. 73.5% D. 80%二、填空(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23分)1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1)为了防止儿童患佝偻病,必须摄入富含 (填元素名称)元素的食物。(2)氢氧化钠能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它的俗称为 (任写一种)。(3)炒菜时,燃气灶

7、的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 (填“调大”或 “调小”)。(4)化学电池是一种将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碱性锌锰干电池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电池,供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2MnO2+2H2O=Zn(OH)2+2MnOOH,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16有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按照一定的标准平均分成两类: (1)选出的一组粒子(填标号)为 ;(2)分类依据是_ _; (3)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子是(填标号) _。17.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1)当空气受SO2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

8、是:2X +2SO2+O2=2CaSO4 +2CO2,X的化学式为 。(2)为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煤的气化过程会产生物质A和B, 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物质C是一种清洁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畅游初中常见物质世界。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号站”对应的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3号站”和“4号站”对应的物质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二者能发

9、生化学反应。(1)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稀盐酸”。“1号站”为紫色石蕊溶液,列车途经“1号站”时,溶液变成 色。列车途经“2号站”时生成蓝色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途径“4号站”时产生了气体,检验该气体的操作是 。列车途径“5号站”时发生了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列车上的物质为“氢氧化钙溶液”,列车途经“2号站”和“3号站”时均出现了白色沉淀。列车途经“3号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号站”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 。三、实验题(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13分)19(1)化学实验安全第一,下列实验要特别注意安全的是_(填序号)A、取用大理石 B、称量粗盐 C、稀释浓硫酸

10、 D、研碎胆矾(2)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_(3)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氯化铵晶体和氢氧化钙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写出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选取上述A和D装置制取和收集某种气体,可推知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制取气体的反应一定是_(填序号)A不需要加热B需要催化剂C,制取氧气的反应D反应物都是固体20.在央视CCTV2是真的吗?的报道中,主持人用1.5V电池和口香糖中的“锡纸”取火,用剪刀将“锡纸”剪成中间窄两头宽的长条,将宽的两头连接电池两极,不一会“锡纸”从窄的中间部分开始燃烧起来(如图)。 请你探究 提出问题 为什么“锡纸”从窄的中间部分开始燃烧起来

11、? “锡纸”是锡还是铝 ? 反思交流 “锡纸”从中间开始燃烧,说明窄的中间部分比宽的部分先满足的燃烧条件是(1) ;设计实验“锡纸”是锡还是铝?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你看到(2)_现象,证明锡纸是铝而不是锡。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_。反思交流 “锡纸”是铝箔,上述实验至少能归纳出铝箔的两点物理性质是(4)_;铝箔在空气中用火烧,难以点燃,原因是(5)_;你对用铝箔包装糖果有什么看法(6)_。四、计算题(6分)21.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所加稀硫酸的质量。群众没有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街道等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在村头河道乱倒垃圾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治理之后反弹严重,出现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