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940030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时我们还召开了党委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召开工作安排会,及早启动了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在工作中,我们成立了领导小组、确定了三层面、一中心和四主线的工作重点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检测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班级按要求填在答题卡密封线的空格内。 3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1、 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

2、要体现的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冶炼生铁2、2016年“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说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A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B采用“绿色化学”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运用率 C大力发展新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利用,减少污染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

3、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6、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与分子之间有间隔 B不同的花儿香味不同,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C打开汽水瓶盖后有大量气体从汽水中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D煤粉比煤块容易燃烧,是因为煤粉的着火点低于煤块的着火点7、市场上有“锌硒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锌、硒、氟”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B、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 C、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

4、约是2:1 D、水是常见的溶剂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可以利用CO的还原性炼铁 CCO2可作为大棚种植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10、某同学错题本中记录的下列内容,合理的是() A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CAl(OH)3、NaOH都能治疗胃酸过多症 D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11、在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结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锌和

5、氯化亚铁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和氯化锌,可能有氯化铜C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有锌D滤渣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和锌12、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化学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错误的一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CO2CO点燃BNaCl溶液泥沙过滤CCaCl2溶液盐酸加过量的CaCO3,过滤DH2OCa2+、Mg2+蒸馏14、下列四个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动趋势与对应的叙述关系正

6、确的是() A B C D A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至完全分解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4分)15、(4分)用化学用语表示:(1)两个氢分子 ; (2)2Fe2+ ;(3)2个氧原子 ;(4)氖气 ; 16、(5分)水是常见的物质之一,是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漏斗和 (填玻璃仪器名称)。(2)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

7、的水都不宜饮用,实验室可用 测定水的酸碱度。(3)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X+Cl2+2H2O,X的化学式为 。(4)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7、(6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配制一定质量10%的稀硫酸,若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得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图1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2)图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和提供热量。(4)图3实验可验证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5)图4实验验证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 。

8、18、(3分)图1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图1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3)如图2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生石灰,再滴入5mL水,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 。19、(6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3周期的原子结构简图和37号元素铷(元素符号为Rb)的原子结构简图:(1)在第二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 ;(2)第二、三周期中,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 (3)由1号、8号、11号元素组

9、成的化合物X,由1号、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Y,X与Y的水溶液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铷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写出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3、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20、(6分)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铜、四氧化三铁、硫酸。图中“”表示转换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其中E、F组成元素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 C的化学式是 。(2) A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是 。(3)不相邻物质间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1、(9分)醋酸钙Ca(Ac)2是国家允许使用的补钙制剂之一,以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原料回收膜并

10、制备醋酸钙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已知醋酸的溶质为HAc,能在溶液中电离出H+和Ac。(1)膜分离时,盐酸不能过量的主要原因是 。(2)操作1的为 。(3)写出煅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4)在反应中制备石灰乳,而不是制备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 。写出熟石灰在农业上的一种用途 。(5)在反应中醋酸过量的目的是 。反应为中和反应,请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22、(11分)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2)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A”、“B”或“C”),装入药品前应先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

11、室用B装置制取CO2,B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 (填名称)。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如果用D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c”或“d”)。(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 。23、(7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提出猜想】甲:气体是H2; 乙:气体是SO2; 丙:气体是SO2和H2;【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 。(2)B装置的作用是 。(3)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证明气体中含有H2。(4)写出D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什么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呢?用文字简述原因: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15分)24、(5分)荔枝是我市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