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司法人才唯一标准-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2920093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是检验司法人才唯一标准-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实践是检验司法人才唯一标准-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实践是检验司法人才唯一标准-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实践是检验司法人才唯一标准-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实践是检验司法人才唯一标准-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践是检验司法人才唯一标准-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是检验司法人才唯一标准-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践是检验司法人才的唯一标准 陈治美 OCT 2 01 5 本文 以探讨司法人才标准为题,从历史、现实、理论等方面论证了实 践是检验司法人才 的唯一标准,廓清了采用学历文凭等标准评价司法人才 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 运用实践标准原则,揭示 了现行司法人才工作中采用 竞争上 岗选人用人存在的不当之处,提出了建立司法人才正常晋升机制建 议,呼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和司法人才管理机制 。 全文分实践是检验司法人才唯一标准的证 明和实践是检验司法人才唯 一 标准的意义两个部分加以考察论述 , 共 8 1 7 7 字 。 人才 资源是第一资源。 ,司法人才兴 则司法事业兴。树立科学的司法人才观 , 选好 人、

2、用好人 ,事关 法官队伍司法 能 力和司法水平高低,事关司法公正与否, 事关 公正高效权 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建 设成败 。通 常来说,司法人才观包括 人 才 的判 断标 准、选 拔、培养 、任用 、 管理、激励等方 面的理念和观 点,检验 司法人才 的标准 问题,是司法人才观 的 重要 内容 。为此 ,本文特 以实践是检验 司法人才 的唯一标准为论题,作一番肤 浅探讨 ,如 能抛 砖引玉、助益决策 ,推 进和完善法 院人 才工作,促进 法官队伍 建设,促 进建设公正高 效权威 的社会主 义司法制度,则倍感欣慰 。 树立科学的司法 人才观。选好人、用 好人,事关法官队伍 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

3、高低。事关司法公正 与否,事关公正高效 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 制度建设成败。 证明 实践是检验司法人才唯一标准的 人才 标 准,既 是一 个古 老 的话题 , 又是一个伴 随时代发展不 断推 陈出新 的 课题 。从苟 子在 苟 子 不 苟篇 第三 中根据人格特征的不同, 把士划分为 “ 通 士 ( 尊君爱民、通达事理 ) 、公士 ( 公正 无私 ) 、直 士 ( 忠厚 老实、耿 直坦 诚 ) 、 悫士 ( 诚实可信、谦虚谨慎 ) 、小人 ( 唯 利是图、言行无常 );到刘向在 说苑 臣术篇 中根据人 臣的处世之道 ,将人 臣分为 “ 六正 ”( 圣臣、良臣、 忠臣、 志臣、 贞臣、直臣) 、“

4、六邪 ”( 具臣、谀 臣、奸 臣、谗臣、贼 臣、亡臣) 。从盛行 1 3 0 0 。 彭清华: 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新思路,载 新华文摘2 o o 4 7 期,第8 页。 。 李永鑫、杨涛杰、赵国详: 我国古代是怎样测评人才的,载 人民网 , 网址:h t t p : c p c p e o p l e c o m c n G B 6 4 1 6 2 6 4 1 7 2 8 5 0 3 7 8 5 O 4 0 5 9 3 8 5 1 9 h t m l , 2 0 0 8 年6 P l 1 3目登 陆。 39 新经济N E W E C ON OMY I 谈经论道 年 古代科举制 的几度存废

5、,到 1 9 0 5 年 的 寿终正寝 。从龚 自珍 “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不拘一格降人才 ” ,到毛泽东 “ 春风杨柳 万 千条 ,六 亿神 州尽 舜尧 ” 。从长 期 以 来 ,我 国对人才 定义为 “ 具有 中专 以上 学历和初级 以上职称 的人员”;到胡锦涛 同志提 出的 “只要 具有 一定的知识或技 能,能够进行创 造性劳动,为 推进社会 主义物质文 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 在建设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作 出积极贡献 ,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 ” 。无不说 明检验人才的标准问题是一个 常 说常新 的永恒话题。就我 国 目前发展 来看,我 国的人才体系基本分为三

6、大类 : 党政 人才 、企业经 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 术人才。司法 的性质决定 了司法人才兼 备党政 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的特性,既 不属 单一的党政人才,又非单一 的专业 技 术人才 ,把 实践作为检验司法人才 唯 一 标准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理 由 : 从 历史来看 ,中国古代 就有用实 践 来 检验人才 的做 法。首先 ,在流传至今 的历史著作 中对此就有 许多记 载。司马 迁所著的史学巨著 史记 ,在开篇 五 帝本 纪第 一 中详细记载 了尧 帝用实 践 的方法历时三年检验虞 舜,最后将帝位 传 授给舜 的历史故事。原文如下 : 尧 妻之 ( 舜 )二 女,观其德 于二女。舜 饬 下二

7、女于沩油 ,如妇礼。尧善之 ,乃 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 。乃遍入百官, 百官时序 。宾于 四 门,四门穆 穆,诸 侯 远 方宾客 皆敬 。尧使舜 入 山林川泽,暴 风雷雨, 舜行不迷。尧以为圣 , 召舜 日: “ 女 从历史来看。中 国古代就有用实践来 检验人才的做法。在 流传至今的历史著作 中对 此就 有 许 多 记 载。 谋事至而言可绩 , 三年矣。女登帝位。 ” 据 吕氏春秋 记载,用实践 方法鉴别 人才应始于尧舜时期 , 吕氏春秋 谨听 也 描述 了尧考察舜的过程,共 包括五个 方 面 :一是把两个 女儿嫁给他,考察舜 的品格 ;二是让 舜制定常法,考 察他 能 否服 众 ;三是让舜

8、 总理百官,考 察他 的 管 理能力 ;四是 让舜接 待宾客,考察他 的交往 能力 ;五 是派 舜巡查 山林,考 察 他 的实际表现。 贞观政要 论择官第 七 记 载,魏征 上疏唐太宗,提 出了选 人考其行的 “ 六观法 ”: “ 贵则观其所举 , 富则观其所与,居则观其所好 ,习则观 其 所言,穷则观 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 不为。 ” 庄子 列御寇第三十 二 中主 张 : “ 故君子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 观 其敬,烦使 之而观其能,卒然 问焉而 观 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 以财 而观其仁,告之 以危而观其节 ,醉之 以 酒而观其侧, 杂之 以处而观其色。九征至 , 不 肖人得矣。

9、”其次,许多历史名人均主 张用实践办法考察人。孔子观察人 的方 法主张: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听其 言而观 其行。王充在 论衡 答佞 篇中主张 : “以九德检其行,以事效考 其言。 ”王安石认为对人 的评价, 不能 “ 私 听于一人之 口” ,而应当 “ 审知其德,审 知其才 ” ,同时要 “ 试之 以事 ” ,看他 的 具体表现 。曾国藩认为择人要优选有 节 操而没有 官气 的人,办事情要做 到身到 ( 深入基层 ) 、 心到 ( 条例清 晰) 、眼到 ( 明 察秋毫 ) 、手 到 ( 亲 自动手 ) 、 口到 ( 命 令叮嘱) 。所有这些做法,应当对我们认 刘海峰: 为科举制平

10、反,载 新华文摘2 0 0 5 年第8 期,第6 0 页 尹璐: 论新时期人才政策的价值定位,载 新华文摘2 0 0 5 年第4 期,第3 页。 0 尹璐: 论新时期人才政策的价值定位,载 新华文摘2 0 0 5 年第4 期,第7 页。 音:W e i 1- H i ,沩指沩水 ,在湖 南;指 河流会合或 弯曲的地方 。 。 杨锺贤、郝志达主编: 文白对照全译史记 ( 第一卷 ),第2 0 页,国际文化 出版公司1 9 9 2 年6 月出版。译意为:于是尧把两个- k - ) 1 嫁给他 ( 舜 ),从两个-k - ) L , 身上观察他的德行。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沩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

11、之道。尧认为做得很好,就让舜试任司徒之 职,谨慎地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伦理道德,人们都遵从不违。尧又让他参与百官的事,百官的事因此变得有条不紊。让 他在明堂四门接待宾客,四门处处和睦,从远方来的诸侯和宾客都恭恭敬敬。尧又派舜进入山野丛林大川草泽,遇上暴风雷雨,舜也没有迷路 误事。尧更认为他十分聪明,很有道德,把他叫来说道: “ 三年来,你做事周密,说了的话就能做到。现在你就登临天子之位吧。” 0 李永鑫 、杨涛 杰、赵 国详 : 我 国古代是 怎样 测评人 才的,载 人 民网, 网址 :h t t p : c p c p e o p l e c o m c n G B 6 4

12、 1 6 2 6 4 1 7 2 8 5 0 3 7 8 5 O 4 O 5 9 3 8 5 1 9 h t m l , 2 0 0 8 年6 月1 3 日登陆。 40 识司法人才 的检验标 准具有重要 的参考 借鉴意义。 从现 实来看,法院工作 的性质决定 应 当用 实践作 为检 验司法 人才 的标准 。 宪法规定,人 民法 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行 使 国家 审判 权, 通过 审理 和 判 决刑 事、 民事、行政案件 ,具体 实现人 民民 主专政 的 国家职能。有一位外 国的学者 说过 :法律是 纸上的规范,法律借助法 官 降临人间,只有借 助法官生动而具体 的审判活动,法律才变得鲜 活可

13、见。首 先 ,审判活动所 指向 的客体是社会 实践 活动 中产生 的涉及社会关系、人身关系、 财 产关系的个案 。诉 讼案件涉及社会 生 活 的方方 面面 ,纷繁 复杂,形 形色 色, 案件 当事人 的情况也 复杂多样,强 者弱 者 ,善 的恶 的,诚 实 的狡诈 的,凡此种 种 ,都要在 审判舞 台上集 中表现。无一 不是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矛盾的集中反映。 很多纠纷案件是在当事人之间无法调和、 双方情绪对立严重 的情况下讼至法院 的, 在 市场经济条件 下,经济利益之 争尤为 突出。司法 实践反映,象很多病人往 往 患上了不治之症才找 医院一样,当事人 只有在没有其他任何救济办 法的情况下 才

14、 会到法 院。其次,审判活动完全 是主 观 见之于客观 的实践 活动。法 官的天职 就是根据法律 ,尽力发现案件 事实真相 作 出公正 审判 ,从而 实现惩恶扬善、化 解纠纷、主持 公道、维护 公平,为 实现 公平 正义提 供司 法保障 。任 何审 判活 动必须 以法律 、法规 为依据,而 不能违 背法律任意行事 ,更不能 曲解法律 以达 到个人 目的。法官审判必须针对 具体案 件的不 同性质和 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 因案而异,甚至 同一案件 的不同环 节都 要有不 同的方式方法 。案件变化 势态是 审判 中不可避 免的现象,这种 变化既可 _ 把实践作为检验 司法人才的标准符合 马克思主义

15、 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 著的特点之一,就是 它的实践性。 OCT 2 01 5 能来 自当事人 的变化 ,也可能有案件事 实本身 的客观变化 以及案外人为 因素 引 起 的变化。如被告人 的供述 ,当事人 的 陈述,证人的证言,应该调取 的证据没 有调取 ,该到庭作证 的没有 作证等。由 于所审理 的案件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往往 出现与法官所掌握或认定 的某些案 情不一致 、或者根本没有想到的新情况。 所有这些都要依靠法官去判断、去甄别、 去发现、去把握,决定 了法官 的审判活 动 必须是 主观 见之于 客观 的实践活 动。 再次 ,审判活动必须 接受实践检验。是 否正确适用法律、

16、是否查 明了案件事实、 是 否裁判 公 正、 是否做 到 了案结事 了、 定纷止 争,都要通 过实践进行检验。审 判活动所有 的这 些特 征无一不具备丰富 的实践 性,脱离实践来检验 司法人才 无 异于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 从 理论来看,把 实践作为检验 司法 人才 的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 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 点之一 ,就是 它的实践性 。即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 源泉、 动力和 目的, 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只有实践,才是认识 的基本途径, 只有在 实践 中才能产生认识,才能对研 究对 象从不知到知, 由少知到 多知, 由 片面 的知到全面 的知。所 以人们常说实 践出真知。列宁指出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