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85321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观察下表: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外贸缩减70%69.1%50%48%50%失业人数1 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该表反映出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波及了各主要资本主义

2、国家具有极强的破坏力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使资本主义世界遭受空前的打击A.B.C.D.解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下降、外贸缩减、失业人数增加说明它们都受到了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工业下降和外贸缩减的幅度、失业人数的众多说明危机具有极强的破坏力,使资本主义世界遭受到沉重的打击,并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的叙述都正确。答案:A2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解析:在经济危机的形势下,西方国

3、家纷纷设置关税壁垒,以图转嫁危机。答案:B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西方小国担惊受怕!它们坐在圆木上颤抖地说:“我们只要保持安静就会是安全的。”(NEUTRALITY意为“中立”)图中所反映的主要信息是()A.西方小国认为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B.西方小国为自身安全意欲结成反侵略联盟C.西方小国对英法等盟国失去信心D.法西斯德国和苏联联合对外侵略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白水中两条鳄鱼的寓意及中间界线。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西方各小国为了自己的生存,既不倾向于苏联,也不倾向于法西斯德国,即所谓的“中立”。故选A项。答案:A德日签署产国际协定4观察右图,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4、“”是法西斯势力迷惑西方大国的招牌B.法西斯势力并没有真正的意图C.产国际协定推动了三国轴心的形成D.意大利在不久后也加入了该协定解析:法西斯势力视苏联和共产国际为它们进行侵略的巨大障碍,签署产国际协定体现了它们的本质。答案:B5下列有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述,正确的是()有力地遏制了法西斯德国对东线的扩张为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使德国在发动战争时避免了两线作战是苏联式的绥靖政策A.B.C.D.解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中立自保的产物,它使德国解除了发动世界大战时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使它得以放手发动世界大战。因此,该条约根本不能起到遏制法西斯势力的作用。将含的选项排除即可。答案:D6第二次世界大

5、战中,标志着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开始变化的事件是()A.修改中立法案B.对日本宣战C.发表大西洋宪章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注意题干中要求的是“开始”。题目中提供的四个选项,都表明了美国反对法西斯的态度,只需选择发生时间最早的一个即可。答案:A7右图漫画葬礼描绘的是博克、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等战败的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的场景。该漫画最早出现于()A.苏德战争爆发后B.莫斯科战役后C.库尔斯克战役后D.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解析:由题干中“德国高级将领”“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可知与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溃败有关,这最早应

6、出现于莫斯科战役后。答案:B8右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三个主要国家,这三国是()A.美国、英国、法国B.英国、法国、苏联C.美国、英国、苏联D.美国、法国、苏联解析:解答本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图片中的国旗图案进行判断,明显可以看出,星条旗代表的是美国,米字旗代表的是英国,锤头镰刀代表的是苏联。另一种方法是根据题干中的时间进行判定,1942年与德国作战的三个主要国家不会有法国,这时的法国已经投降。答案:C9“由于港口的一半已被毁坏,只剩下几英里长的空旷海滩,撤退的前景似乎令人绝望。人们希望也许能使45 000人得救;事实上,有33

7、6 000人乘船渡过了海峡。”材料所描述的“撤退”()A.削弱了盟军的军事力量B.为盟军的日后反击保存了有生力量C.使德军占领了整个欧洲大陆D.使盟军失去了反击德军的最佳阵地解析:材料中所描述的“撤退”是敦刻尔克大撤退,这场撤退使33万多名英法联军撤到英国,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答案:B10在1941年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英美两国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同意未经本民族同意的领土变迁”“尊重民族自由选择政府的权利”。对上述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英美暂时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反映了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A.B

8、.C.D.解析:“两国不追求领土扩张”,表明两国为了反抗法西斯的侵略,暂时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材料中体现出的民族自决权利,符合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尊重民族自由选择政府的权利”,表明它们暂时不再反对社会主义制度。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有利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答案:D11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两大战场上取得了转折性的胜利,这两大战场是()A.北非战场和太平洋战场B.中国战场和苏德战场C.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D.苏德战场和北非战场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苏德战场的转折出现在1943年,中国战场的转折(大反攻)出现在1945年。答案:A12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

9、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转折点的依据是()A.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B.苏联保住了重要工业基地C.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限定语是“转折点”。B项没有体现“转折”;C、D两项时间上不对;A项符合要求,因为此战役后苏军赢得了战略主动权。答案:A13某国际公约上有“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军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的文字,该条约是()A.九国公约B.波茨坦公告C.开罗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解析:“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表明此时战争已进入到最后关头,日本的失败已成定局,由此可判定B项正确。答案:B14

10、1944年6月美英等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此前欧洲最重要的战场是()A.波兰战场B.法德战场C.意大利战场D.苏德战场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关键还是对基本史实的掌握。在当时并不存在独立的波兰战场和法德战场,意大利也早在1943年投降,而苏德战场牵制了德军的主力,故选D项。答案:D15战争是某些科学技术的催生剂。对英国在不列颠之战中挫败德军企图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技术是()A.雷达技术B.飞机制造C.坦克的发明D.火箭炮研制成功解析:不列颠之战是著名的空战,在空战中,使用雷达进行预警是至关重要的。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0分,第1

11、8题18分,第19题15分,共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崩溃中吃尽苦头的国家,莫过于德国。外国的贷款突然停止或被收回,工厂纷纷停工,有六百万人失业。共产党的选票稳步上升。某些保守主义的、民族主义的和和主义的分子原先的贵族、容克地主、军官、莱茵区的钢铁大王以及其他的工业家抱有想法,认为希特勒可能对他们有用。纳粹的一部分资金就是得自这样的来源。这一群大人物,设想他们将能够控制希特勒,从而控制群众不满情绪的浪潮。R.R.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下卷)材料二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这样写道:“如果民族社会主义运动(即纳粹党)的确想要在历史面前为我们民族获得一个神圣的伟大使命,它就必须无视

12、传统和偏见,敢于把我们民族的力量聚集起来,奋勇向前,走出这个民族今天的狭隘的生存空间,走向新的土地,从而也永远摆脱在这个地球上消失或作为奴隶民族不得不为其他民族效劳的危险。”希特勒上台后就目的明确,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国内巩固他在党内早已享有的独断专行的权力。为此,他需要控制国防军、警察和官僚机构,取得国会和总统的立法权,取消各州迄今的地位,消灭非民族社会主义的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镇压自己队伍内的反对派。德意志史请完成:(1)根据材料,分析德国法西斯组织夺取政权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分析法西斯主义的实质。(6分)参考答案:(1)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出现了动荡的政治局面,人民的革命倾向

13、强烈;垄断资产阶级支持纳粹党建立政权,企图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利益。(2)法西斯主义是垄断资产阶级的恐怖专政;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取消自由民主的权利;对外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温斯顿丘吉尔针对日益临近的世界大战说:“我们不可能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法国被德国吃掉。如果英法联合一致行动,仍然无法抗击德国,那就需要另找一个伙伴俄国。为了挽救英格兰,我们不惜同魔王打交道。”肯福莱特圣彼得堡来客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丘吉尔同他的同谋者认为:“要使前俄罗斯帝国臣服,不仅是军事上远征问题,而且是世界政治问题我们只有依靠德国的帮助才能制止俄国。”苏特鲁汉诺夫斯基丘

14、吉尔的一生材料三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有人问丘吉尔将对苏德战争持什么态度。他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要在下院发表一篇同情魔王的声明。”苏特鲁汉诺夫斯基丘吉尔的一生请完成:(1)在材料一、材料三中,丘吉尔均称俄国(苏联)为“魔王”,为什么?(4分)(2)结合材料二及相关史实,概括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是怎样“制止俄国”的。(3分)(3)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是怎样同“魔王”打交道的。(2分)(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丘吉尔的外交准则是什么?(1分)参考答案:(1)材料一中称俄国为“魔王”,是由于俄国侵略扩张,在争夺亚洲等地区上是英国的重要竞争对手;材料三中称苏联为“魔王”是由于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英国的社会制度存在本质区别。(2)英、法、美等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支持苏俄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叛乱;扶植德国对抗苏俄。(3)援助苏联并与苏联合作结成联盟,共同反法西斯。例:对苏联提供一些援助;与苏联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组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召开雅尔塔等会议,协调反法西斯行动;军事上与苏联配合打败法西斯。(4)外交政策的调整始终以英国的国家利益为转移。18阅读下列有关美国“孤立主义”的材料:从独立到20世纪初,美国一直推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