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包头专版复习方案(课件):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 听课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004205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化学包头专版复习方案(课件):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 听课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8年中考化学包头专版复习方案(课件):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 听课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8年中考化学包头专版复习方案(课件):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 听课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2018年中考化学包头专版复习方案(课件):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 听课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2018年中考化学包头专版复习方案(课件):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 听课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化学包头专版复习方案(课件):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 听课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化学包头专版复习方案(课件):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 听课手册(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直击中考,考点聚焦,考试说明 1了解水的组成及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3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4认识溶解现象、结晶现象。 5认识饱和溶液的含义,认识溶解度的含义。 6知道水是重要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用溶剂。,思维导图,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思 维 导 图,思维导图,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考 点 聚 焦,直击中考,考点聚焦,考点1 自然界的水,1水的组成 (1)实验装置(见图71),图71,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

2、2)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的玻璃管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用小试管收集一些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证明是_;将负极产生的气体移近火焰,气体能_,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_。 (4)实验结论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本实验同时验证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复燃,氧气,燃烧,氢气,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注意】 有时在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稀氢氧

3、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但它们并未参加反应。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测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不是21,实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应得到的小。可能的原因是:a.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的大;b.氧气在电极上发生了化学反应,部分被消耗了。,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2水的净化 (1)沉淀 静置沉淀:通过不溶性杂质自身的重力使它们从液体中沉降下来,净化程度相对较低。 吸附沉淀:利用某物质(如_)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下来。 (2)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_与_分离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分离固液型的混合物。 (3)吸附:常用_除去有臭味的物质

4、和一些可溶性杂质。,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明矾,固体,液体,活性炭,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4)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得到的蒸馏水可以看成是纯净物,净化程度相对较高。 (5)过滤的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见图 72)。,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图72,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_,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二低”:_、_。 “三靠”:_、 _、 _。,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低于漏斗边缘,待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盛待过滤液的烧

5、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注意】 过滤时先过滤上层清液,后过滤下层浊液。若先过滤下层浊液,滤纸上将会残留着大量不溶性杂质,再过滤上层清液时,不溶物会阻碍清液的通过,影响过滤速率。 如果两次过滤之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3硬水和软水 (1)概念:硬水是含有较多_ 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少含_的水。 (2)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加_,产生的泡沫_,有白色垢状物产生的是硬水;产生泡沫_的是软水。,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

6、,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肥皂水,少,多,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3)硬水带来的危害 洗衣服时既浪费肥皂,还会使衣服变硬;硬水会使锅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管道因局部过热,引起管道变形、损坏、爆炸。 (4)硬水的软化方法 在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实验室中常用蒸馏法或离子交换法。,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考点2 溶液,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1概念:指_物质分散到_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

7、压强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一种或几种,另一种,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注意】 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等。 3组成:由_、_组成。被溶解的物质叫_,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_。,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溶质,溶剂,溶质,溶剂,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注意】 溶液通常根据溶质名称来命名,若溶剂不是水,还需指出溶剂的名称。如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碘的酒精溶液(简称碘酒)等。 溶液中未溶解的部分不能视为溶

8、质。,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5分类: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_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 当溶液中有固态溶质时,若固体_,那么该溶液是饱和的;若固体_,那么该溶液是不饱和的。,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溶质不能继续溶解,还能继续溶解,不再减少,减少,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当溶液中没有固态溶质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应的溶质,若溶质_,则原溶液是饱和的;若溶质_,则原溶液是不饱和的。 当溶液中有

9、晶体析出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不再溶解,继续溶解,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注意】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对相应的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如某饱和食盐水中还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通过降低温度实现由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的转化,只是针对多数固体溶质而言的,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气体、熟石灰等)是不可行的。 对某饱和溶液进行降温或蒸发溶剂,往往会有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6溶液的应用 (1)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可使反应速率变_。 (2)动植物对养

10、料的运输、吸收只有在_的环境中才能进行。 (3)医疗上常将一些药品配成溶液以方便使用。 (4)利用物质溶解时的吸放热现象,可对物质进行鉴别。 (5)利用物质溶解后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可清除公路上的冰雪等。 7乳化作用 当在植物油中加入洗涤剂后,植物油就被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能聚集成大的油珠,这种现象被称为_。肥皂、洗发水等都具有乳化作用。,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快,溶液,乳化,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8溶解的现象 (1)物质溶解时通常伴随有吸、放热现象。物质在溶解时,会同时发生以下两个过程: 扩散过程(又称吸热过程):指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中扩散; 水合过程(又称

11、放热过程):指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2)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取决于这两个过程中热量的相对大小。当吸热多于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如_溶于水;当吸热少于放热时,溶液温度升高,如_溶于水;当吸热等于放热时,溶液温度不变,如_溶于水。,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考点3 溶解度,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概念:在_下,某固态物质在_g溶剂里达到_状态时所溶解的_,叫作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2)影响因素:内因

12、是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外因主要是_。,一定温度,100,饱和,质量,温度,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注意】 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的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 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与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多少无关,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一个定值。 判断某一数值是不是溶解度,关键是看它是否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一定温度、100 g溶剂、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质量(单位:g)”。,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20 ),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2.气体的溶解度 (1)概念: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

13、_时,某气体溶解在_体积的水中达到_状态时的气体_。 (2)影响因素:内因是气体的性质;外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_;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_。,101 kPa,1,饱和,体积,越小,越大,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3溶解度曲线 (1)概念:指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横坐标表示_,纵坐标表示_。 (2)含义: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曲线的走向表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_ 。 (3)应用 查找某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比较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温度,溶解度,两种物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相

14、同,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选择使某种物质从溶液中结晶的方法有蒸发溶剂法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4结晶现象 (1)晶体和结晶 晶体:具有熔点或凝固点的固体叫晶体。 结晶:形成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2)结晶的方法 蒸发结晶: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称为蒸发结晶。 如从氯化钠溶液中提取氯化钠晶体,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降温结晶: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称为降温结晶。 如从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降温结晶的方法适合像硝酸钾这样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提取溶质固体。,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考点4 溶液浓稀的表示法溶质质量分数,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溶质,溶液,溶质,溶剂,溶液,思维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