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3_3天气与气候课件中图版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937489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3_3天气与气候课件中图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3_3天气与气候课件中图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3_3天气与气候课件中图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3_3天气与气候课件中图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3_3天气与气候课件中图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3_3天气与气候课件中图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3_3天气与气候课件中图版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提问:,1.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2.判断风向?,第三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正确思想。 教学

2、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教学目标,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纬度相近,为什么一个是“不毛之地”?一个是“鱼米之乡”?,我国的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显著,夏季 冬季,-南风 -北风,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的变化,称为季风,季风气候,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影响我国的冬季风,列表比较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东部、南部的海洋,偏北,偏南,寒冷干燥,温暖湿润,陆地 海洋,海洋陆地,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 岭 、 _山、 山为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非 季 风 区,季

3、 风 区,大兴安,贺兰,阴,读2.23图,分析我国季风区的降水和气温在时间上的配合,(1)从图上可以看出,季风区内降水量较多的几个月份是 月, 气温较高的几个是 月。 (2)这种降雨和热量的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丰收的稻田,夏季高温,使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的农作物在我国种植的纬度远比世界上其他同纬度的国家偏高;夏季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双基强化,季风带来的灾害性天气,1.特大旱灾,2.水灾,旱灾:季风来的晚,去得早,季风风力弱,水灾:季风来得早,去的晚,季风风力强,3.寒潮,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摄氏度以上,而

4、且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我国的气候特点,1.季风气候显著,2.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分布:于中国台湾南部、广东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1.热带季风,特点:终年高温,最冷月一般在15以上,降水分旱雨两季,: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台湾部分地区,2.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气温在0度以上。,分布,特点:,分布:中国东部秦淮以北地区,具体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3.温带季风,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气温在0度以下。,分布:中国西北地区的非季风区,4.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光照

5、强,多风沙天气。,分布:青藏高原地区,5.高原高山气候,特点: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日温差较大,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我国为什么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讨论: 复杂多样的气候,对我国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南方的双层楼,黄土高原的窑洞,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的建筑特色不一样。,如何因地制宜利用我国复杂的气候资源?,利农业生产,多 气象灾害,季 风 气 候 显 著,兴 利除 弊,小结:,寒冷干燥,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我国气候特点,检测,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习惯上以 _岭_ _山一线为界。 2、我国季风气候带来的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_、_、_和 _。 3 我国气候特点是 _、_。,大兴安,台风,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旱,贺兰,阴山,寒潮,涝,A,B,D,C,E,4、读图写出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 A_ B_ C_ D_ E_,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