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929149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54 从从营造法式营造法式到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屋面坡度设计方屋面坡度设计方 法比较法比较 Comparison of Roof Slope Design Method from “Yingzao Fashi” to “Qing LaborDepartnt Engineering Practices Rule” 刘海瑞 张 歆 Liu Hairui Zhang Xin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清工部 工程做法则例两部巨著中的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来 寻找我国古建筑屋面的设计方法,从而探寻中国古建筑曲 线形屋面形成的规律。首先给出两部巨著中的设计方法, 然后把

2、宋式的方法换算成清式的方法,对两者的结果进行 比较,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 关键词 法式 则例 屋面坡度 举折 举架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roof slope design method in two monumental works of Song Dynasty Yi- ngzao Fashi and Qing Dynasty Qing LaborDepartnt Enginee- ring Practices Rule, to find the design method of our country ancient

3、building roof, and thus to explore the laws of ancient buildings roofing curve Chinese formation. Firstly, it gives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two works, and then changes method of Song-type conversion into Qing style, compares the two results, draw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Keywords model, rule

4、, roof slope, lift off, set 引言 中国古建筑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曲线形屋 面,四角翘起。与中国不同,西方传统的坡屋顶就 是直线形屋面,四角不翘起。中国为什么会做成曲 线形屋面,关于这一点很多学者们有过很多研究, 观点不一。关于中国古建筑的曲线形坡屋面,笔者 有如下观点。一是美观,在远处看来曲线要比直线 给人的视觉效果要好, 曲线更容易与自然界相融合, 这也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二是采光的需 要,因为中国的古建筑进深比较大,出檐也较大, 中国古代的采光完全靠自然光,如果按照脊檩到橑 檐枋的斜线角度做成直线,由于出檐的遮挡,会使 屋内的光线非常的暗,故而檐椽的倾斜

5、角度要小, 尽量水平,这样就造成了屋顶的曲线形坡屋面;三 是结构的需要,由于屋顶要做成坡屋面,但是坡度 还不能太大,因为屋面要盖瓦,瓦有筒瓦和板瓦, 如果屋面是斜直线瓦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 而屋面是曲线,瓦平面与屋顶斜线不平行就形成了 折线,这样上面瓦就能压着下面瓦,给向下滑动的 瓦产生一个反力,抵消了向下滑动的力。所以中国 的曲线坡屋顶是随着匠人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总结 出的经验,也是使中国古建筑更趋合理性。从现有 的资料中能够找到古建筑屋面设计准则的只有宋李 诫著营造法式 (以下简称法式)和清工部工程 做法则例 (以下简称则例)这两部巨著。但是这两 部巨著中所描述的屋顶设计方法有所不同

6、,所以本 文通过对两部巨著的屋顶设计方法的比较,从中找 出屋顶设计方法的规律。 一、 法式和则例中规定的屋顶设计方法 在中国古代屋盖斜坡曲线取得的方法宋称“举 折” ,清称“举架” 。这两种方法虽然都使屋盖成为 曲面,但“举折”和“举架”的出发点和步骤却完 全不同。宋人的“举折”先按房屋进深,定屋面坡 度,将脊槫先“举”到预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 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槫的高度,形成曲线和 曲面。清人的“举架”却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 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渐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例如 “檐步” 即最下一架用 “五举” , 次上一架用 “六举” , 而“六五举” , “七举”乃至“九举” 。因此,

7、最 后举到多高, 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实际上当然不是) 。 以下是法式中“举折”和则例中“举架” 的方法。 1. 宋营造法式卷第五大木作制度二的“举 折”法 举折的制度,先以尺为丈,以寸为尺,以分为 寸,以厘为分,以毫为厘,侧画出所建之屋在平正 壁上,定其举之峻慢,折之园和,然后就可推算出 屋内梁柱的高低,卯眼的尺寸。今俗谓之定侧样, 也就是点草架。 举屋的方法:如殿阁楼台,先量前后橑檐方心 的中心距离,分为三分,若余屋柱梁作,或不出跳, 则用前后檐柱心。从橑檐方背至脊槫背,举起一分, 如屋深三丈,即举起一丈;如筒瓦厅堂,即四分中 举起一分。又通以四分所得丈尺,每一尺加八分; 若筒瓦廊屋及板瓦

8、厅堂,每一尺加五分;或板瓦廊 屋之类,每一尺加三分。若两椽屋不加。 折屋的方法:以举高尺丈,每尺折一寸,每架 自上递减半为法。如举高二丈,即先从脊槫背上取 平,下至橑檐方背,于第二缝折一尺,若椽数多, 即逐缝取平,皆下至橑檐方背,每缝并减上缝之半。 如第一缝二尺,第二缝一尺,第三缝五寸,第四缝 二尺五分之类。如取平,皆从槫心抨绳令紧为则。 法式的“举折”是先按房屋进深定出屋面 坡度,将脊槫先“举”到预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 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槫的高度,形成曲线 和曲面。它是分两步实现,先举起,然后再折(如 图 1) 。本文只讨论殿阁厅堂和廊屋,至于副阶和缠 腰及亭榭的“举折”及“举架”在

9、本文中不涉及。 故图 1 中是以十架椽屋殿阁和八架椽屋厅堂廊屋为 例。 根据图中所示可以把屋架“举折”用以下公式 表示: 殿阁 1 2 102 n n H h - = (1) 式中: 1 H 为脊槫举高(殿阁楼台取1 3B ) ; n h 为第 n 槫向下折的高度 n1; n 取脊槫 n=1,向下依次为 n=2,3当 n-21; h 为脊槫的举高,厅堂廊屋取 1 4b; b 若余屋出跳则为前后橑檐枋心间长度, 若不出跳则为前后檐柱心间长度; x 举高另加尺寸,筒瓦厅堂为 8 100b;筒瓦廊 屋及板瓦厅堂为 5 100b; 板瓦廊屋为 3 100 b;两椽屋为 0; 2.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

10、“举架”法 其实“举架”的方法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将屋 顶坡的斜度越往上越增加。也可以叫系数法,就是 每一架椽举高都用一个系数来表示。下面介绍“举 架”的方法(如图 2) 。 图 1 营造法式屋架举折图 图 2 清式则例常用举架 城市建筑规划与设计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PLANNING AND DESIGN 55 步架: 清式古建筑木构架中, 相邻两檩中 中 的水平距离称为步架。步架依位置不同可分为廊步 (或檐步) 、 金步、 脊步等。 如果是双脊檩卷棚建筑, 最上面居中一步则称为“顶步” 。 平水:脊瓜柱上端除举架外另加的高度。平水 的高度虽有一定的尺寸,但要点还是

11、要设计人员临 时酌定。其通用的规则,及按个桁下垫板的高度; 如果是有斗拱的大式大木,平水为四斗口,没有斗 拱的小式大木,平水为柱直径减一寸。 举架:所谓举架,指木构架相邻两檩中 中 的垂直距离(举高)除以对应步架长度所得的系数。 清代建筑常用举架有五举、六五举、七五举、九举 等,表示举高与步架之比为 0.5、0.65、0.75、0.9 等等。清式做法的檐步(或廊步) ,一般定为五举, 称为“五举拿头” , 飞椽则为三五举。大式建筑最 上一举往往在九举之上,还加平水,但一般不超过 十举。 根据清式屋面“举架”的规则,具体做法应该 是,首先确定房屋的等级和规模,然后再确定大木 的檩数,从而确定出每

12、步架的距离,最后根据举架 系数确定出每步架的举高,将房脊推到适当或需要 的高度。屋面举架的变化,决定屋面曲线的优劣, 所以应用举架时应十分的注意屋面曲线的效果,使 其自然缓和,达到视觉上舒服的感觉。 计量举高也 有较为固定的方法,在桁檩直径相同的情况下,一 般是按相邻两檩的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来计算的。 二、 宋法式和清则例屋面坡度比较 按照图1和图2中宋和清屋面坡度取得的方法, 我们对这两种屋面坡度的陡峭程度进行比较。首先 我们对比较的条件进行设定。我们把宋式屋面坡度 的设计方法换算成清式屋面坡度的设计方法,为了 便于计算,设定宋式和清式的步架是相等的,即前 后橑檐枋间距离按步架数进行平分,这

13、样假设对屋 面坡度的影响不是很大。宋式和清式屋面坡度系数 如下表 1。 表 1 宋式和清式屋面坡度系数表 脊椽 上平 椽 中间 椽 下平 椽 檐椽 殿阁 楼台 1.06 0.80 0.63 0.56 0.49 筒瓦 厅堂 0.92 0.70 0.57 0.45 筒瓦 廊屋 板瓦 厅堂 0.84 0.64 0.52 0.40 宋 式 板瓦 廊屋 0.78 0.60 0.49 0.37 脊步 架 上金 步架 下金 步架 檐 (或 廊) 步 架 九檩 大式 0.90 0.75 0.65 0.50 七檩 房屋 0.90 0.70 0.50 清 式 五檩 小式 0.70 0.50 通过上表的比较,我们可

14、以看出宋式和清式在 屋面设计的方法上虽然不同但是最后得出的屋面坡 度相差不是很大,首先脊步架大式房屋都在“九举” 以上, 有的时候为了凸显出屋脊的高度还要达到 “十 举”以上,在檐步架都在“五举”左右,也是清式 匠人们常讲的“五举拿头” 。 三、 结语 (1)通过上文的分析,宋式和清式在屋面坡度 的设计方法上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但是最后得 出的屋面曲线的坡度是高度吻合的。我们从中可以 发现从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这 七百多年间,一直有匠人们在对古建筑的设计方法 在进行改进,我们看到的清式“举架”方法就要比 宋式的“举折”方法简单,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也比 较方便。 (2)在房屋规模上宋式要

15、比清式的要大,我们 通过我们现存的实例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特点,清式 的建筑在大木的构建上要做的比较轻巧,而宋式的 要比较笨拙,这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建筑理论随着历 史的进步也在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M.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2013. 2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6. 3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M.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柳肃.古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11. (作 者单位: 长安大学 建筑工程 学院,西 安 710061) (上接第52页) 文明新农村建设。 其次,提高规划区气化率,逐

16、步调整农村能源 结构。制定好沼气、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利用规划, 因地制宜地逐步调整农村能源结构,达到保护大气 环境,减少大气污染的目的。 第三,在柳江示范片内积极开展固体废弃物回 收、利用的研究工作。做好固体废弃物管理与处理, 对固体废弃物要做到定点堆放,减少固体废弃物的 污染,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四,强化柳江示范片生态林地的管理,严禁 乱砍乱伐、毁坏森林,不得擅自转变林地用途,并 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 规划对生态发展确定了方向,提供了改善具体 措施。期望通过规划使得柳江示范片在以后的发展 中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 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 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成为自然生态景 观优美、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公共设施完善、经济 高效持续、社会文明安定的生态型片区。 4. 形态规划 成就优质人居典范 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