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12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1841082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 12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12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12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12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 12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册 12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 12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能优化训练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孙中山,了解“布衣”与总统的关系,了解布衣总统的来历及其布衣特色的体现,体会甘于淡泊精神对当代青年的教育意义。第十二单元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能优化训练一、中考回顾1.(2017福建)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A.实行土地改革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2.(2017湖北孝感)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2、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D.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案:B3.(2017湖北黄冈)“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A.推进了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B.践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D.通过缩减文教卫生

3、的基本建设投资到工业中答案:C4.(2017黑龙江龙东)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表达了()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答案:C5.(2016山东德州)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哪一图片不适合采用()答案:C6.(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指出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国家B.人民民主国家C.社会主义国家D.民族自治国家答案:B7.

4、(2016山东德州)阅读下侧“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答案:C二、模拟预测1.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他称此次是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A.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C.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D.实现中国大陆的统一答案:C2.下图是抗美援朝中的历史片段,

5、此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A.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B.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C.标志着朝鲜半岛的统一D.彻底消灭了美帝国主义答案:B3.下表为1950年、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土地占有比例(%)。从表中的数据变化得出的结论应该是()项目名称1950年1952年人口比例土地占有比例人口比例土地占有比例贫农、中农85.545.292.191.4地主、富农14.554.87.98.6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C.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答案:A4.新中国成立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6、)A.“共同纲领”的颁布B.抗美援朝C.西藏和平解放D.土地改革答案:B5.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黄继光邱少云佟麟阁雷锋A.B.C.D.答案:A6.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推动B.“一五”计划的推行C.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答案:B7.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A.第一

7、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答案:C8.某班开展以“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题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A.解放西藏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答案:C9.右图是1956年天津群众举行的一次游行庆祝活动。

8、据此推断,该活动庆祝的是()图中标语:庆祝天津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A.土地改革完成B.三大改造完成C.抗美援朝胜利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答案:B10.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造成右图乙点到丙点经济发展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答案:C11.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右图中的票据见证了()A.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大跃进”开展的盛况D.“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答案:D12.“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

9、,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A.民主法制遭到践踏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答案:B13.荣毅仁,中国著名的民主人士。追溯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史,可归结为“创办发展衰落再发展”的轨迹,这一轨迹也印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读下图。(1)请你判断,这幅示意图反映的应是荣氏家族企业发展的哪个时期?这一时期出现图中所示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纺织品也在中国大量倾销。荣氏企业(主要生产面粉和棉纺织品)陷入困境,他们多次向国民政府请求帮助

10、都没有结果荣氏企业损失了总资产的35%。(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哪些特点。材料三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为了改变材料三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此计划的实施取得了哪些成就?(举出三例即可)材料四1956年荣毅仁参加上海工商界行业大会(见右图)。(4)荣毅仁接受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迎来了荣氏企业的再发展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是什么?(5)通过荣氏家族企业的发展轨迹,谈谈你对中国民族工业发

11、展的认识。参考答案:(1)发展时期。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2)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比较落后;主要集中于轻工业部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较发达。(3)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大型轧钢厂,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鹰厦铁路等。(4)政策:赎买。方式:全行业公私合营。(5)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工业要发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

12、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

13、。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3)材料三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什么现象?它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参考答案:(1)进行土地改革;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给中国带来了动乱和灾难。(4)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认识不够深刻全面,没能做到内心外行,表率化人。对照党章和焦裕禄等先进模范典型,感觉自己对党性锻炼标准不高、要求不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