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课件: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816120 上传时间:2018-12-13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课件: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课件: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课件: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课件: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课件: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课件: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 课件: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 计算中的应用,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物质的量与各物理量间的关系 1.图示关系 2.计算公式,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 1.任意物质的微粒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2.在同温同压下,气态物质的微粒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 3.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各物质微粒数目之比。 4.化学方程式除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数目关系和质量关系外,还可以表示它们的物质的量关系,如H2+Cl2 2HCl可表示1 mol H2与1 mol C

2、l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HCl。,知识梳理,典例透析,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 1.基本步骤,知识梳理,典例透析,2.应注意的问题 (1)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量的关系。 (2)单位问题: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3)如果是离子反应,可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行计算。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利用电子转移关系进行有关计算。,知识梳理,典例透析,二、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1.关系式法 当已知物和未知物之间是靠多个反应来联系时,可直接确定已知量物质和未知量物质之间的“关系式”。 (1)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关系式: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量的关系写出关系式。 如:把CO还原Fe2

3、O3生成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求生成沉淀的量。 则关系式为3CO3CO23CaCO3,即COCaCO3。 (2)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关系式:上述例子中也可直接根据碳原子守恒得出COCaCO3。,知识梳理,典例透析,2.守恒法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存在一系列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等,利用这些守恒关系解题的方法叫做守恒法。 (1)质量守恒: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在配制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知识梳理,典例透析,3.差量法 根据反应前后物质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谓“理论差量”,该差量的大小与反应物的有关量

4、成正比关系。差量法就是借助这种比例关系,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知识梳理,典例透析,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例题1】 1.15 g金属钠与水反应,得到100 mL溶液,试计算: (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1)0.56 L;(2)0.5 molL-1。,知识梳理,典例透析,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例题2】 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2,则样品中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2 B.21 C.34 D.43,知识梳理,典例透析,知识点1,知识点2,知识点3,【例题3】 用足量H2还原80 g氧化铜粉末,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固体质量减小8 g,此时消耗H2 22.4 L(标准状况下),求生成Cu的质量。 答案:32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