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题型突破(2)+数学模型类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789201 上传时间:2018-12-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8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题型突破(2)+数学模型类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1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题型突破(2)+数学模型类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1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题型突破(2)+数学模型类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1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题型突破(2)+数学模型类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1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题型突破(2)+数学模型类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题型突破(2)+数学模型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题型突破(2)+数学模型类(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题型突破篇,专题一 生物模型建构专训,第二讲 数学模型类,数学模型就是对于一个特定的事物为了一个特定目标,根据特有 的内在规律,作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 的一个数学结构。数学模型通常以数学关系式的形式表示出来,并配 以曲线图、表格、柱(条)形坐标图等形式。通过此种命题形式来阐述生 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内容,具有情景新,文字阅读量小, 信息量大,直观明了,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从而较好地考查学生获 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类型1 从标曲线型,坐标曲线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或某一生理活动 中某种物质量的变化等有关的数值变量函数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借 助数学方法分析生命现象,既利于基础知识的检测,又有利于考查学生 的能力,内容广,变化多,分为单曲线,双曲线和多曲线等几种类型。,1单曲线:常表示某种生物的数量或某一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 间的关系。常有以下种类: (1)升曲线,(2)降曲线,(3)先升后降,(4)先降后升,(5)升降不断变化,2双曲线和多曲线:指在一个坐标系中,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 通常表示不同生物的数量或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或生理过程与某一 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例1】 阅读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图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在温度

3、为10、光照强度大于_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L3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因素是_。当温度为20时、光照强度大于L3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速率的限制因素是_。 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L2千勒克司,温度分别为10、20和30时的光合作用速率。,L1,光照强度,温度,(2)若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当A、B两种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相同时,光照强度约为_千 勒克司。 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2小时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 _ m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H1,O 16) A植物在1天内(

4、12小时白天,12小时黑夜),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 值,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_千勒克司。,6,10.9,6,(3)若丁图表示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之间的变化曲线。 该图中C点横坐标表示该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作用的_。出现CD段的原因是_。 请先依据丁图信息在甲图中绘制在50的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 变化的曲线。然后再根据甲图,在丁图中绘制光照强度为L1时,10 50之间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曲线。,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降低,解析:本题通过坐标曲线的形式综合考查了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 响。就能力方面,着力考查了识图分析问题的能力、绘图能力、计算能 力、知识的迁移应用能

5、力。(1)从甲图可以看出,当在温度为10、光 照强度大于L1千勒克司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 度小于L3千勒克司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限制因 素是光照强度。甲图中,当光照强度为L2时,温度分别为10、20 和30时的光合速率分别为2、4、4(单位),在乙图中找到对应点即可; (2)丙图中纵坐标应为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 率),而题中是要找出A、B植物总光合速率相同时的光照强度,分析时 抓住两者呼吸速率不同这一关键点(A为4、B为2),应该寻找“A总光合速 率A净光合速率4B总光合速率B净光合速率2”的光照强度点,即“A净光合速率B净光合速率2

6、”的关键点,所以读图可知应该,是6千勒克司;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净光合作用速率为8 mg,则2小时内单位叶面积吸收二氧化碳量为16 mg,折算成2小时内葡萄 糖积累量16180/64410.9 mg。欲使A植物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量 为正值,最少应使白天12小时光合作用积累量大于夜晚12小时的呼吸作用 量,由于昼夜时间相等,如果两者刚好相等,则一昼夜中有机物的净积累 量为0,此时白天的净光合作用每小时净量应与夜晚呼吸作用量相等,即纵 坐标值为4时,所以只有当光照强度大于6千勒克司时才能满足上述条件。 (3)丁图中C点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所以C点横坐标含义为该光照强度 条件下,光合作用

7、的最适温度。出现CD段的原因是随温度的升高,酶活性 降低,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分析丁图可得出:50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 应介于20和30之间,分析甲图发现,在光照强度为L1时,温度不是限 制因素,所以在1050之间光合作用速率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曲线如 答案图中所示。,突破“坐标曲线”的关键是“三看”(识标、明点和析线) 1“识标”理解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 再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 2“明点”明确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终点、转折点、交叉点) 所表示的生物学含义。 3“析线”分析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含义 和原因。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则应先确定某一自变

8、量来分析,然 后再多重综合考虑。,1(皖南八校联考)下图表示不同条件下,人体内某些物质含量变化的 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A错误;正常人空腹状态下 口服一定量葡萄糖一段时间后,血糖含量仍应维持在80120 mg/dL,B 错误;进食后随血糖浓度的变化,人体内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和胰高血 糖素的升血糖作用相互拮抗,共同实现对糖代谢的调节,C错误。 答案:D,2建构模型是生物学的一个基本方法,用模型可以直观 的表示许多生物学现象或生理过程。下列与图示模型 生物学现象或过程不相符的是 ( ),A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种类数量,则曲线b可表示种子 萌发过程

9、中的一段时间内有机物种类的变化,曲线a表示种子中有 机物总量的变化 B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数量,则曲线中a、b可表示在植 物突然停止光照后,一段时间内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5和C3的变 化趋势,C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浓度,则曲线b可表示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一段时间内细胞液浓度随着 时间推移的变化,曲线a则表示液泡体积的变化 D若横坐标表示种群数量,纵坐标表示稳定性,则曲线a可表示生态 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曲线b可表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解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的代谢加强,通过呼吸作用形成的各种中间产物增加,有机物的种类增加,由于呼吸消耗,有机物的

10、总量在减少;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C3的还原很快停止,而此时CO2的固定仍在进行,所以C3的含量会上升,C5的含量会下降;细胞渗透失水时,一段时间内细胞液的浓度增加,液泡的体积减小;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答案:D,类型2 表格分析型,表格是信息呈现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内容比较表、实验过程表、数 据对比表等。表格题要看清横格和纵格的含义,把握数据规律,要求能 正确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表格形式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准确地描 述生物学现象和实验结果。常见表格除了数据表格,还有一种材料(过程) 表格,是以材料(处理过程)作为主

11、体记录的表格。常用“有、无、多、 少”等词表述不同对象的材料(或处理过程)差异,读取表格信息时,要特 别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表格中数据或现象间差异形成的原因。(2)注意 数据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总和等,表格中出现“0”等特殊值 的地方要特别小心,弄清原因。(3)要看清数据变化的规律,比如是上 升、下降还是保持稳定,并分析原因。,【例2】 (四川绵阳诊断)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 实验方案,见下表:,下面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 A实验想要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温度 B1号试管设置正确合理,为空白对照组 C3号试管的实验条件是37水浴,pH为8 D蛋清液和酶液应在

12、混合均匀后再进行水浴 解析:A错误:本实验设置了温度和pH为自变量,研究温度和pH对酶活 性的影响;B错误:1号试管设置不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C 正确:2号与3号对照,只有pH一个变量,3号和4号对照,只有温度一个 变量,故3号的实验条件最好为37水浴、pH为8;D错误:鸡蛋清溶液 和酶液应先分别保持在实验条件的温度下,再混合,否则混合均匀后再 进行水浴保温,则蛋白质在胰蛋白酶的作用下已经开始分解。 答案:C,表格分析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1审题:首先,要明白行标题、列标题和数据标题的含义。其次,分析 各行各列的数据变化。 2找答案:首先,把表格转变成文字,经联想找出所要考的知识。其 次

13、,分析各行各列的数据变化,找出最大值、最小值和数据变动的 原因。第三,要行与行、列与列进行比较,看有无单一变量的对照 关系或因果关系等,从而得出结论。 3定答案:结合概念和原理答题,把表格转变成文字。表达要准确,尽 量用课本上的生物学术语表述;书写要工整、条理要清楚,同时也可 把信息变成表格,即表格设计题,如过程表格设计、实验表格设计。,3(潍坊质检)科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获得下 表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从第营养级到第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28% B第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863.9 kJ/(m2y) C营养级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

14、D该生态系统遭受火灾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群落演替。第营养级与第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9/141.011.28%,故A对;第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为501.2141.0221.7(141.079.1)(15.913.2)(0.90.5)798.9 kJ/(m2y),故B错;群落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故C对;该生态系统遭受火灾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故D对。 答案:B,类型3 柱(条)形坐标图(或坐标直方图),是在坐标轴的平面上画出长方形(即柱形)图像,内部可以填涂细点 或条纹等,其最大特点是反映着某个“点”上的量变多少。故在建构

15、“柱 (条)形坐标图”时,一是要抓住“点”,使“点”定位准确,二是要抓住 “形”,使“形”符合“柱(条)形坐标图”的画法要求。此类试题能够比较好 地综合考查考生审阅、提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例3】 直方图能直接明了地描述生物学的原理与本质,因此得到了 广泛地运用,请你依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下列直方图,其 中错误的是 ( ),解析:关键信息:“衰退型”、“杂合子”、“自交”、“纯合子”、“四分 体”、“生长激素”。 知识依据:种群年龄组成、杂合子自交计算、四分体时期的特征和分泌 蛋白的合成、分泌。 完整分析: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因此A项不正确。 杂合子豌豆自交,纯合子比例为1-(1-2n),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其比 例越来越接近1,因此B项正确。四分体时期,染色体数目没有增加,但 DNA已经复制,因此染色体DNA 染色单体=1 2 2,C项正确。 生长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与其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结构及先后次序 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项图中膜面积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