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第四章+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38434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文学第四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幼儿文学第四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幼儿文学第四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幼儿文学第四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幼儿文学第四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文学第四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文学第四章+(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幼儿童话,第一节 童话概说,一、童话的概念和起源 童话是指儿童为对象、贴近儿童心理、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当遇到挫折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便脱离实际,想入非非,把自己放到想象的世界中,企图以虚构的方式应付挫折,获得满足。白日梦便是一种幻想,白日梦者往往超越现实,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满足某些需要,伴有一定的欣快感。有时,白日梦可以推动人们追求某种目标。若是白日梦代替了有意义的行动,就会成为逃避现实的手段,可能成为心理变态的征兆。,它源于民间的口头创作最初与神话、传说几乎无法完全分开。比如我国神话“盘古开天辟地”,表现对宇宙的解释,对生命产生所作的说明。神话的人物是神,将神的活动,传说

2、中的人物有神,但更多的是人。 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民间故事 ,是具有虚构和假象的内容、以散文的形式存在的口头文学作品。 。,二、童话的发展概况 童话的发展经历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两个历史阶段。民间童话式童话发展的早期阶段。最早是作为口头文学出现的,在民间口耳相传,时空没有限定。 19世纪初,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格林兄弟根据民间口述材料整理了格林童话集,灰姑娘 、白雪公主等作品享誉世界。 欣赏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真正体现童话从民间童话向文学童话演进的是丹麦大师安徒生的作品。他的童话标志着文学童话的诞生。 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19世纪中叶到世纪,通话从短篇进入到中、长篇,英国作家金斯莱的水孩子,被誉

3、为所有童书经典中最不可思议的作品之一。水孩子是金斯莱专为孩子写的一部古典童话名著,也是1906年牛津大学选定的英国儿童的教研书。故事讲述了在英国北方一个大城市里,一个名叫汤姆的扫烟囱孩子,受尽自己师傅的虐待,幸亏仙人救了他,把他变成了一个水孩子。,他在水中结识了许多水中动物和许多与他一样的水孩子。后来,在仙人的指点下,他帮助自己受难的师傅悔改了过去的恶行,同时自己也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的青年。在这个童话里,作家把丰富的知识与奇特的幻想结合在一起,作品中,关于自然界的描写都极为真实而生动,另外,作家在作品中也抨击了当时不合理的教育制度。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数学家卡罗尔,兴之所致,给友人的女儿爱

4、丽丝所讲的故事 。,(1935)生在北海道的札幌,毕业于东京都高等保姆学院,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有丰富的儿童教育经验,深深了解儿童心理,她写的儿童文学作品,教育小朋友懂得生活的各种道理,而故事又十分有趣,受到了小朋友的喜爱。不不园既是中川李枝子的处女作也是她的成名作。以这本童话集一举夺得“厚生大臣奖”、中川李枝子以幼儿童话为重点展开创作活动。其作品很多以图画书的形式出版,其绘画大多出自中川李枝子的妹妹山胁百合子之手笔。,不不园于1962年12月由福音馆出版发行。40年间畅销、长销不衰,本次翻译依据的则是2003年4月第110次印刷的版本。 不不园在日本被誉为低幼儿童文学创作的典范。 星星班的孩子

5、用积木搭了一只船,在海里捕到了一条大鲸鱼,船装不下,就把鲸鱼拴到船尾,结果,鲸鱼还是喜欢大海,回到海里去了,大狼想吃胖乎乎的茂茂,但茂茂太脏,大狼想把茂茂洗净后再吃,但茂茂被小朋友们叫走了。洗净后的茂茂和小朋友们又遇到了大狼,大狼想吃茂茂,小朋友们把大狼打翻,叫来警察,把大狼关上了警车 在这部童话中,作者把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虚幻化,用幻想写真实的生活,奇异有趣,新颖独特,语言简洁浅近,适于朗读,适合成为讲给孩子听,益于培养幼儿健康的情感世界和幻想能力,拓展幼儿视野,是日本家喻户晓、畅销不衰的经典之作。,中川李枝子不不园,欣赏中川李枝子的天蓝色的种子 我国“童话”一词出现比较晚,叶圣陶是第一位自觉

6、进行童话创作的作家,在1923年以稻草人为名结集出版我国第一部童话集。鲁迅先生说,叶圣陶的稻草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张天翼在他26岁时完成大林和小林我国第一部长篇童话。,三、童话的分类,从童话的形成过程和作者可分为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从体裁来分,有童话故事、童话诗、童话剧。 从篇幅的长短分由长篇、中篇、短篇。,四、童话人物形象的类型 (一)超人体童话形象 课后胡萝卜先生的胡子 (二)拟人体童话形象 是指人类以外的各种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人格化的东西。如丑小鸭、米老鼠、唐老鸭、舒克、贝塔。选读114页的雪孩子、小象学作妈妈 欣赏美术片咕咚来了、小鸭呷呷,(三)常人体童话形象 是

7、指以人的本来面目出现在童话中的人物。随意常人的身份出现,但性格和行为都被夸张了。如选读108页的小气奶奶,体现常人的形象,但在情节上作了夸张。 欣赏:没头脑和不高兴 、假如我是武松,第二节 幼儿童话的特点和表现手法,一、幼儿童话的特点 (一)融入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 幻想自然是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幼儿童话幻想内容的特殊形态在于它与现实生活中幼儿特殊的心理、特殊的情感和思维方式是相互一致和协调的。,正如鲁迅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而且,幼儿常常区分不清想象中的事物和现实中的事物。这种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想

8、象,带有明显的幼稚性和夸张性,它们是幼儿童话的核心和灵魂。,例如:,格林童话中的狼和七只小山羊,讲述一只狼假冒羊妈妈回家敲门,它先是把一大团粉吃下去,把自己粗糙的声音弄细嫩一点,又在脚上涂上湿面撒上白粉,把爪子弄白,终于骗开了门,把六只小羊吞进了肚里,只有顶小的一只小山羊藏在钟壳里逃脱了。这些想象正符合幼儿天真幼稚的思考。而故事最后写羊妈妈和小山羊哭着来到草地上:,它们看见狼躺在树旁边打鼾。打得那么响,连树枝都动摇了,仔细端详这只狼,看见它饱满的肚皮里有东西在动弹。羊妈妈想:“啊,难道我那些被它当晚饭吃的孩子,还活着吗?”小山羊马上跑到家里拿剪刀和针线来,羊妈妈剪那坏东西的肚皮。刚剪一下子,就

9、有一个小山羊伸出头来,它继续剪下去,六只山羊都先后跳出来,而且没有受伤。因为那坏东西很馋,把它们都是整个吞下去的。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它们拥抱着亲爱的妈妈亲吻,喜欢得手舞足蹈 这正表达了纯真幼儿希望善战胜恶、生命一定战胜死亡的善良、美好的意愿。,(二)以拟人为主体的童话形象 拟人是一种传统的艺术手法,来源于原始人类的“泛灵思想”。幼儿童话中拟人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可以将各种动物、植物以及生活中种种什物人格化,即便自然现象的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大地上的山谷河流,甚至一些观念、概念、品质,不论有形无形,也都可以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情感、行为语言。 欣赏课后163页巧克力饼屋 (三)单纯明快的叙事方

10、式,童话的结构有: 1、三段式有性质相同、具体内容相异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时间连贯在一起。金鸡冠的公鸡猫和老鼠做朋友 2、循环式 故事情节以某形象为起点,产生一连串基本相同的情节。拔萝卜萝卜回来了 3、对照式 一种是以性格截然不同的相反人物为中心,另一种是前后对照,以同一人物的不同表现和遭遇来组织故事情节,突出人物性格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二、童话的表现手法,(一)拟人 是指赋予人类以外的种种事物以人的思想情感。拟人手法是童话既具备人的特点,又保留它作为物的人的思想情感。 (二)夸张 借助奇妙的想象,将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进行扩大或缩小,从而突出其本质特征,曾强艺术效果。安徒生的拇指姑娘。 拇指姑娘

11、的摇篮是一个漂亮的胡桃核,垫子,是紫罗兰的花瓣,被子是玫瑰的花瓣。白天她在桌子上玩耍,桌子上有一个盛满水的盘子,水上漂着一个很大的郁金香花瓣,用两根白马尾做桨,从盘子这边游到那边。 (三)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把某种抽象概念、思想或情感形象可感的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皇帝的新装,第三节 幼儿童话和寓言,一、寓言概说 是指含有这里教训或讽喻意义的短小故事。可分为民间流传寓言和作家创作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已相当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

12、秀寓言。 寓言在世界上有三大发祥地:印度、希腊、中国。五卷书是古印度的典籍,在印度人的心目中,它代表了智慧的海。伊索语言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一个丑陋无比,智慧无穷的寓言大师。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狼与鹭鸶 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

13、这故事说明,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 两只口袋 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这故事说明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古印度的五卷书是闻名世界的寓言童话集,希腊的伊索寓言被誉为西方语言的始祖。我国春秋战国的语言文学最发达时期,有望洋兴叹庄子杞人忧天韩非子战国策等 。 中国寓言故事 主编:陈金安,美丑篇、 诚诈篇、 智愚篇、勇怯篇 、廉贪篇 、表里篇 、勤惰篇、 福祸篇。 二、语言和童话的异

14、同 从篇幅上 ,寓言结构简单,篇幅短小,语言凝练、老到;童话篇幅较长,结构曲折复杂,更注重人物的刻画和细节的描写。 幻想性上看:童话要求幻想与现实的自然和谐,而寓言更注重幻想事物与现实事物的某一相通之处。,象征性上看 :语言习惯用概括性欲眼寓意点明,而童话只是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从读者对象上看:寓言并非为儿童创作,而童话是为儿童创作的 三、怎样为幼儿改写寓言 (一)确定角度,淡化寓意 把寓意自然融合到生动的形象和情节之中。 伊索寓言第七卷,蟹与狐狸 一只螃蟹离开海水,独自住在海岸边。有只饥饿的狐狸正愁没有吃的,看见他后,便跑过去捉住了他。蟹在将要被狐狸吞食之前,说:“我真是活该!我本应该生活在大

15、海里,却偏要到陆上来。” 这故事是说,有些人抛弃自己熟知的事情,而去做一无所知的事,结果遇到了不幸。,改编结尾:蟹使尽全身力气用大蟹爪狠狠咬了狐狸一下,趁狐狸一松手,他逃回大海。螃蟹喘着粗气,揉着被狐狸弄疼的胳膊,对自己说:“好险呀,只有在家里最安全。” 他钻进岩石的缝隙中,看见水草、海水,还有她的好邻居珊瑚大婶,他这才放松下来。 (二)增添新形象,扩展情节 (三)丰富原有形象,添加细节 (四)改用浅显的生动的语言,你能否按照以上要求改写这则寓言。 愚公移山 传说很早以前, 有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得绕着走,很不方便。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

16、挖掉。他召集了全家老小,带领大家开始挖山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可笑,就去劝告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的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呢?”愚公深深地叹口气说:“我是老了,活不几年了。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 寓意:只要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第四节 幼儿童话的改编,幼儿童话式幼儿文学中的重要体裁,也使教师指导幼儿阅读和活动的重要文体。为幼儿改编童话,并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主题明确 参见巨人的花园 这个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