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中若干理论及实践问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735996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执法中若干理论及实践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行政执法中若干理论及实践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行政执法中若干理论及实践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行政执法中若干理论及实践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行政执法中若干理论及实践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执法中若干理论及实践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执法中若干理论及实践问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执法中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讲授人 李海亮 福建行政学院,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最直接相关的、最大量的、经常性的管理活动,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2004年3月国务院颁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纲要结合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完善行政执法制度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思路是:采取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方式,重点从行政执法的体制、主体、程序、责任、管理基础等方面入手,从而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现行政执法制度的法治化。,一、行政执法与行政执法的基本理念 二、行政执法与行政裁量权的控制 三、行政执法与行政执法风险,一、行政执法与行政执法的基本

2、理念,(一)执法理念为什么重要? 1、执法理念,是指执法者根据对法律制度、执法制度和诉讼制度的理解,以及对法律本质和社会观念的理解,通过执法活动表现出的价值观。 2、执法者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是公正执法的基本前提。 3、上海产生“钓鱼执法”的反思,(二)在行政执法中,应当树立何种执法理念?,1、观点一:认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行政执法的基本理念:即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2、观点二:认为纲要提出的依法行政六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即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效率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既是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应遵循的基本理念。 3

3、、观点三:认为执法理念应更具体和明确,即应树立: (1)宪法至上的观念; (2)尊重人权的观念; (3)行政权限的观念; (4)行政民主的观念; (5)行政服务的观念; (6)程序法治的观念; (7)政府诚信的观念; (8)接受监督的观念; (9)权力救济的观念; (10)法治必成的观念;,(三)如何树立正确的行政执法理念,1、理解我国宪法及其价值功能是树立正确执法理念的前提条件 (1)正确认识宪法的终极目标 (2)全面理解宪政的基本价值追求 *人权的切实保障 *权力的合理配置 *秩序的严格维护 *利益的有效协调,2、了解我国行政法的发展模式是树立正确执法理念的基本路径 (1)中国行政法的发展

4、模式是从“管理模式”到“控权模式”再到“平衡模式” (2)“控权模式”的基本构成 *强调对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保障; *注重对行政权力的规范和制约; *突出行政程序的价值; *依赖司法权对行政权的控制;,二、行政执法与行政裁量权的控制,1、 “烟民被拘案”引发的行政行为合理性争论 *2009年8月29日,来自湖北孝感市的56岁男子赵某在重庆朝天门金海洋批发市场内吸烟,被警方行政拘留5天,成为重庆市公共场所吸烟被拘留的第一人。 *截至2009年8月31日,在湖南省消防部门开展的国庆期间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已有30多人因为在加油站等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被治安拘留。 *在辽宁省鞍山市,仅从2

5、009年8月24日至31日短短的一周内,就有80人因违规吸烟、违规操作电焊、在危险场所动用明火等原因被拘留5日。,2、依据:,公安机关对烟民重罚的依据是公安部2009年8月20日发布的一个通知。该通知要求:“为确保60周年国庆安全,严令全国公安机关在非常时期要采取非常手段,对消防违法行为实施“六个一律”,其中第四个“一律”明确规定: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者,或者在具备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吸烟者,一律行政拘留5日。” 消防法第21条明确规定:“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第63条规定:“违反规定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3、讨

6、论的问题:,作为裁量基准制定者的公安部能否以“一律式”的基准取消消防法的“阶梯式”处罚规定? 能否将“情节严重”简单地化约为“非常时期”? 执法一线的公安机关是否必须完全遵照公安部的裁量基准进行处罚?是否能够放弃对不同个案之中复杂情节的个别考量?,(一)行政裁量权及其表现形式,1、行政裁量是行政权的核心,它普遍存在于行政执法过程中 * 所谓行政裁量是指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行政主体及其公职人员作为或不作为,以及怎样作为进行选择的权力。 行政裁量权广泛存在,并且渗透于行政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1)在行政立法过程中,行政机关享有相当的行政裁量权; (2)行政执法过程是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最广泛和最经常

7、的领域; (3)在行政司法中,裁量权的存在自不待言。,2、行政裁量权的表现形式 (1)在法律规范中可能出现的行政裁量 * 不确定概念 * 弹性条款 * 法律规范缺失 (2)在行政执法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行政裁量 * 对事实认定的裁量 * 对法定事实要件的裁量 * 对行政程序的裁量 * 对结果的裁量,(二)滥用行政裁量权的原因及其危害性,1、滥用行政裁量权的原因 (1)行政裁量权本身存在被滥用的可能 (2)法律规定过于宽泛、原则 (3)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4)行政执法保障欠缺 2、滥用行政裁量权的危害性 (1)滥用行政许可裁量权,扭曲市场准入门槛; (2)滥用行政处罚裁量权,损害公平公正发展环境

8、; (3)滥用行政征收裁量权,加重企业和群众负担; (4)滥用办事时限裁量权,贻误企业发展商机。,3、滥用职权的表现形式,a、背离法定目的; b、违反平等对待原则; c、不相关的考虑; d、违反惯例的原则; e、违反可行性原则;f、违反遵守行政规则原则; g、违反均衡原则 ; h、结果显失公正。,(三)行政裁量权的控制模型,控制模型,1、规则控制,2、程序控制,3、监督控制,1、规则(立法)控制模型 (1)理念:行政裁量 权是法治社会的客观存在,不能消灭只能控制; (2)在技术上可通过立法细化规则,使得规则明确、具体,压缩和消除自由裁量的空间; (3)难题是要处理好规则的“细化”和“僵化”之间

9、的关系。 2、程序竞争控制模型 (1)理念:以权利控制权力,核心是使裁量权的行使理性化; (2)在技术上使是行政程序通过相对人的参与变成一个公开透明的过程,使程序变成一个信息分享、知识交流、利益竞争、相互制约的过程。,3、监督与审查控制模型 (1):执法主体受知识、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可能会使裁量不合理,需要层级更高或者中立权威的主体来做出权威评价。 (2)在技术上是建立行政复议、行政监督和司法审查制度来实现对裁量权的控制。,(四)行政裁量权与中国实践,1、建立自由裁量权行使基准制度是中国控制行政裁量的重要制度创新; 2、正确理解裁量基准的制度功能 (1)偏重个案而非普遍正义 (2)面向典型而

10、非特定个案 (3)限制而非消灭裁量空间。,三、行政执法与行政执法风险,(一)行政执法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1、行政执法风险 行政执法风险是指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或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侵犯了国家或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导致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可能面临承担法律后果的情形。 2、行政机关的执法风险主要有两种 一是行政管理相对人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或者被变更; 二是给予行政赔偿,3、行政执法人员的风险主要有: (1)被追究过错执法责任 (2)受到行政处分 (3)受到行政追偿 (4)承担刑事责任 4、行政执法风险行为及其表现 (1)行政决

11、策方面 (2)法律关系主体方面 (3)执法依据方面 (4)执法程序方面 (5)执法手段方面 (6)履行职责方面,5、行政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 (1)内生性原因 a、对行政执法风险的主观认识不足,缺乏应有的风险和责任意识,实施行政行为的随意性较大; b、个人的责任心和集体感不强,综合素质不高,业务不熟练,造成违法执法或者工作失误; c、缺乏法制观念和廉政意识,在人情、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个人利益。 (2)外部原因 a、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行为能力日益增强; b、市场经济环境里存在利益寻租行为; c、纪检监察与司法机关加强了对行政执法与执纪行为的监督监检查,新闻及社会

12、舆论也成为较强的监督力量。,(二)行政执法与行政问责,1、行政问责制的实践价值 (1)强化官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官员依法行政和从事管理的能力 (2)有利于政府责任的形成 (3)促使行政体制和管理制度的完善 (4)推动行政文化的转型; 2、行政问责制实施过程中理论上存在的问题 (1)困惑之一:法律责任还是政治责任 (2)困惑之二:过错责任还是结果责任 (3)困惑之三:个人责任还是制度责任 (4)困惑之四:政府责任还是社会责任 (5)困惑之五:“行政式”问责还是“法治式”问责,3、行政执法人员违法、过错责任的追究 (1)不履行法定职责或无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失职行为; (2)无法定依据或者超过法定种类、幅度实施的行政处罚行为; (3)违反法定程序实施的行政检查或行政强制措施; (4)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的行政征收和征用行为; (5)对罚没款违法予以处理的行为; (6)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 (7)不及时执行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有关机关的决定; (8)对举报、控告或调查处理人员打击报复的。,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