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ppt】区域农业布局.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63KB
约16页
文档ID:61717601
【ppt】区域农业布局._第1页
1/16

第七章 区域农业布局,交通工程教研室 陈大鹏,第一节 区域农业布局的任务,一、区域农业发展的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 1、农业是衣食之源,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 2、农业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 3、农业是工业产品的主要消费部门 4、农业劳动力是工业劳动力的后备军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1、农业的地域性 2、农业的节律性 3、较长的周期性 4、生产的不稳定性,,三、区域农业布局的任务 在对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农业发展的专业化方向与综合发展的安排,促进农业的现代化 区域农业专业化与综合发展,也就是各个区域应明确发展的重点,以一种或两种农业部门,一种或两种作物作为经营重点,但要兼顾一切有市场需求的其它农业部门,第二节 区域农业发展基础的分析,一、区域自然条件 1、农业气候资源 2、土地资源 3、水资源 4、地形与小气候资源,,二、技术经济条件 1、农业劳动力条件:数量与质量 2、农业生产技术:良种培育,作物栽培管理,水肥控制,耕作技术,防虫治病 3、农业技术装备:机械化程度 4、种植方式和耕作技术,三、农业原有基础 1、分析农业发展规模、水平与发展速度,生产总投入和产出。

研究历年发展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从中总结经验,为制定农业发展方案提供依据 2、分析农业生产结构,总体布局态势与土地综合利用状况 考虑其历年变化与地区差异,为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土地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3、分析研究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商品性生产与自给性生产,集中种植与分散种植等关系及其历史演变规律,为调整农业生产布局提供依据,,4、分析农业生产条件变化与农业资源开发程度变化 通过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程度的分析,拟定新的农业技术措施 5、分析区域农业收入分配和消费状况为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提供依据第三节 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与部门结构的确定,根据国家政策 市场的需要 确定农业发展的方向 地域生产条件的特点,,,二、区域农业部门结构的确定 1、表现形式 总产值结构,土地利用结构,播种面积结构,劳动投入量结构等等,表示的农、林、牧、渔业结构2、合理结构确定的因素 (1)按照生产上的联系,保持合理的比例,使各部门互相促进 (2)根据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要求安排各部门比例,做到地尽其利 (3)合理利用劳动力,做到人尽其材 (4)照顾到生产,生活上需要的多样性。

(5)重视经济效益,第四节 农业生产基地的规划布局,一、种植业基地布局 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1、粮食作物必须而且可能进行广泛的,自给性的生产布局 规划中应确定区域内粮食自给率和当地粮食单产水平,计算出粮食种植面积(基本农田),余下的可安排其他经济作物 2、经济作物布局应考虑自然条件的适合性和市场需求,二、林业生产基地布局 1、用材林基地必须选择林地面积大,用材蓄积量大,原料生产多,发展潜力大,主林区连片分布,交通运输条件好,靠近木材消费区的地区 2、经济林要在未成林之前进行基地选择,必须着重了解掌握作为生产基地必备的自然条件和产品销路及运输加工条件,三、畜牧业基地布局 1、结合草原规划,布置畜牧业基地 2、在大城市郊区建设乳业和肉畜基地 基本类型①纯牧区:以牧为主,②农牧交错区:农牧并重③农区畜牧区(饲养业):农牧结合 是我国的薄弱环节,占农业总产值的20%,法国55%,美国60%,加拿大65%,英国70% 我国正在推行一人一天一杯奶计划,,四、渔业生产基地布局 渔业是水生动植物的捕捞,养殖为主的生产部门,必须在一定的水域中才能进行生产水域大小,性质和分布特点对渔区生产发展起极大的制约作用 1、渔港和在陆域上建立的为渔业服务的加工厂、渔船修造、渔需物资供应,以及仓库,冷库。

渔业管理机构,共同组成渔业基地,2、渔业基地(渔港)应具备以下条件 (1)渔港位置要接近渔场,便于渔船的出入 (2)具有适宜的水深和面积能停泊相当数量的渔轮,并且有避风浪的条件 (3)具有一定面积陆域和建设码头条件,便于渔货起卸、冷冻、储藏、运输和加工 (4)具有一定的渔需品供应和渔船设备的修理能力 (5)应有医疗卫生,气象警报站等必要的公共安全设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