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高博主编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1713301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399 大小:10.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高博主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99页
《经济学基础》高博主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99页
《经济学基础》高博主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99页
《经济学基础》高博主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99页
《经济学基础》高博主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高博主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高博主编(3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基础,主 编 高 博 王 菲 副主编 杨轶雯 焦 聪 田贵生 李红艳,教学计划与学时分配,第一章导论,3,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主要内容,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资源和资源的特性 经济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研究是从资源开始的 经济学上的资源是需要付出代价(成本)才能获得的稀缺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有形物品和无形物品,5,资源的特性: 资源的稀缺性 指相对于人类无限而又多样的需要而言,满足需求的资源是有限的。 资源的选择性: 就是资源配置,即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量多质优的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6,所

2、以,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学问。 选择的前提是既有的稀缺资源,选择的过程是资源配置,选择的结果是不同产品及劳务的不同组合。,7,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的技术所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假设一个社会的全部资源都用来生产粮食和棉花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如下图:,表示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型1,8,图中,ACDB的连线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它表示生产粮食和棉花的不同产量的组合。,0,粮食,棉花,A,B,C,F,D,E,9,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 资源稀缺性:边界以外的点是无法达到的组合,意味着资源的有限性。 资源选择性:边界上各种组合的存在意味着选择的必要性。 机会成本:要

3、想获得多一些的一种产品,必须以放弃或牺牲其它产品为代价。,10,三、市场运行图,表示资源配置的经济模型2,市场运行表现为实物和收入两种循环: 逆时针是实物循环 顺时针是收入循环,11,四、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 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 1、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 2、资源利用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经济水平和总量为什么会波动? 货币如何影响经济社会?,价格无处不在,12,价格机制的功能: 传递信息 配置资源 促进竞争 收入分配,13,五、经济学与经济制度 在不同的社会,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同,也就是经济制度不同。现行两种制度: 市场经济

4、体制 计划经济体制,14,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差异: A 决策机制不同 B 协调机制不同 C 激励机制不同,15,总结: 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科学。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西方经济学就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16,第二节 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研究个体的决策和个量的决定,是居民和企业的行为。,17,微观经济学特征: A 研究对象是单个的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B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C 以价格理论为中心 D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18,二、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利用问

5、题) 研究的是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及决定,借助经济总量把握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19,宏观经济学特征: 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 研究的方法是总量分析,20,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相互补充,共同组成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两者都不涉及社会制度问题,都把市场经济作为一个既定的存在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21,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 、实证方法: 是一种描述和解释性的方法。它摆脱或排斥价值判断,集中研究和分析经济活动与经济过程如何运行的分析方法。 它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表述方式“如果那么” 参考资料形成假说检

6、验假说修改或放弃假说,22,、规范方法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经济学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的标准。,23,、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比较 是否以一定的价格判断为依据是区别 解决问题不同,一个是“是什么”,一个是“应该是什么” 实证方法的结论有客观性,规范方法的结论没有客观性 规范方法以实证方法为前提,实证方法离不开规范指导,24,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的举例: 1、“政府的赤字财政决策会降低失业率,但又会使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2、“失业问题远比通货膨胀问题重要

7、,因此政府的赤字财政政策是一个好政策。” 3、“与其他居民的医疗费相比较,老年人医疗费用高昂,因而政府应该为老年人支付医疗费。”,实证,规范,混合,25,二、均衡分析方法 均衡:物体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是一个物理概念 经济学上的均衡指的是经济系统处于一个可以持续存在下去的状态 例如价格机制可以引导需求和供给均衡,26,三、边际分析方法 行为每改变一个单位所导致的结果的改变就是边际量 例如:销售收入依赖于产量,产量每改变一单位所导致的销售收入的变化即为边际收益,27,四、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去思考 权衡取舍原理 机会成本原理 边际决策原理 激励反应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28, “看不见的手”原理 “

8、看得见的手”原理 生产率差异原理 通货膨胀与失业短期交替关系原理 收益递减原理,29,第二章 需求理论,主要内容,第一节 需 求 理 论 第二节 供 给 理 论 第三节 均 衡 价 格 第四节 供求变动与均衡价格 第五节 价格机制与价格政策,第一节 需求理论,一、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价格;(4)消费者偏好;(5)价格预期)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公式表示:Qd =f(P) 其中,P为商品价格;Qd为商品的需

9、求量,第一节 需求理论,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某商品的需求表,第一节 需求理论,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在图中,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第二节 供给理论,一、供给曲线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影响因素:(1)商品价格;(2)生产成本;(3)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 用公式表示:Qs=f(P) 式中,p为商品的价

10、格;Qs为商品的供给量,第二节 供给理论,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某商品的供给表,第二节 供给理论,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某商品的供给曲线,在图中,供给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正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某商品均衡价格的决定

11、,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二、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的决定,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供给曲线的移动 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1、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的变动和供给曲线的移动,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需求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在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供给的变动对

12、均衡的影响,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对均衡的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第四节 供求变动与均衡价格,、经济模型 所谓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学的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等)来表示。例如:,第四节 供求变动与均衡价格,二、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在经济变量中, 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变量。,第五节:价格机制与价格政策,一、价格机

13、制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是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其具体内涵为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第五节:价格机制与价格政策,二、价格政策 价格政策是指国家为达到一定的宏观目标而在商品价格上所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措施的总称。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价格政策。,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一、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一般公式: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主要内容,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 预算线

14、 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 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 衡的影响 第六节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 足程度。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假定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的数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TU=f(Q) 边际效用函数为:MU=TU(Q)/ Q 当Q0时,MU= TU(Q)/ Q=dTU(Q)/Dq 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自变量的变化量,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某商品的效用表 货币的边际效用 = 2,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某商品的效用曲线,第一节 效

15、用论概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2.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3.消费者均衡 假定: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I购买n种商品,P1,P2,.,Pn分别为n中商品的数量,MU1,MU2,.,MUn分别表示n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则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用公式表示为: P1X1+ P2X2+ . + PnXn= I (3.5) MU1/ P1= MU2/ P2= .= MUn/ Pn= (3.6),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相对应,在购买两种商品情况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P1X1+P2X2=I (3.7) MU1/P1=MU2/P2= (3.8),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4.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均衡条件: MU/P=,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5.消费者剩余,令反需求函数为Pd=f(Q),价格为P0时的小费者的需求量为Q0,则消费者剩余为: CS = f(Q)dQ P0Q0,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假定: (1)偏好的完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