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基础第十章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11999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基础第十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传播学基础第十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传播学基础第十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传播学基础第十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传播学基础第十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基础第十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基础第十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受众,第一节“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大众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与既有的群体形态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 大众的特点: 规模的巨大型 发散性和异质性 匿名性 流动性 无组织性 同质性,大众(mass)vs. 精英(elite) (1)19世纪、20世纪前期,以托克威尔为代表的学者 (2)20世纪30年代之后,以卡尔曼海姆为代表的学者 (3)二战之后,以里斯曼、孔豪瑟为代表的美国学者,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拉扎斯菲尔德的伊里县调查 2、作为市场的受众 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受众的动机与目的 使用与满足理论,(1)赫尔塔赫措格 1、1944年,对广

2、播知识问答节目(Quiz)的研究 竞争心理需求 获得新知识的需求 自我评价的需求 2、对广播肥皂剧的研究 “逃避日常生活的烦恼” “寻求代理参加的幻觉” “日常生活的教科书”,(2)贝雷尔森 1、1940年,读书为我们带来什么 实用动机 夸耀动机 休憩动机 逃避动机 2、1949年,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 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 日常生活的工具 休憩的手段 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 社交的手段 读报本身的目的化,(3)D麦奎尔和布卢姆勒 1964年开始,对英国电视节目的研究 心绪转换 人际关系效用 自我确认 环境监测,(4)布卢姆勒和卡茨 1974年,五种可能的社会情况导致对媒介的需要和使用 社会局势产

3、生各种紧张关系和冲突,导致要使用大众媒介来缓和。 社会局势造成对问题的发觉,要求注意并从媒介寻求可能得到的有关情报。 社会局势提供了可以满足某些需要的少有的真实的机会,导致向大众媒介取得辅助性的、补充的或替代性的服务。 社会局势使某些价值提高,而利用媒介中合适的材料是有助于确认和增强这些价值的。 社会局势提供一种要求熟悉某些媒介材料的有希望领域,而这些材料必须记录下来以便维持其继续作为有地位的社会团体的成员。,1974年,卡茨的“使用与满足”模式,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评价: (1)“使用与满足”研究使传播学者的关注点从传播者向受众的主动传播转移到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主动使用上来,开创了传播研究的新阶段。正如施拉姆说,使用与满足研究还远远不是一种理论,但指明了形成理论可能采取的某些方向。 (2)研究者们深入探讨了受众使用大众媒介的各种心理动机,对于了解受众的根本需求非常有帮助。但是,研究者们对受众所受到的更广泛社会影响缺乏充分的考察。 (3)此外,仅仅强调受众的能动作用而忽略媒介的生产过程不能完整解释整个传播过程。受众对大众媒体的压力是有限的,他们的选择只能是在媒体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