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西桥弹性力学-05本构关系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711998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冯西桥弹性力学-05本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冯西桥弹性力学-05本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冯西桥弹性力学-05本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冯西桥弹性力学-05本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冯西桥弹性力学-05本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冯西桥弹性力学-05本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西桥弹性力学-05本构关系(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冯 西 桥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2006.11.02,第五章 本构关系 Constitutive Relation,目 录,Chapter 5,引言 弹性的定义 广义胡克定律 应变能和应变余能 应变能的正定性,Difference between solids and fluids. Mechanics of Solids, The New Encyclopedia of Britannica, 15th edition, Vol. 23, pp. 734-747, 2002. “A material is called solid rather than fluid if it can al

2、so support a substantial shearing force over the time scale of some natural process or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of interest.” J. R. Rice,3,Chapter 2.1,弹性的定义,引 言,Chapter 5,应力张量 s 应力平衡方程: 位移矢量 u 应变张量 e 几何方程: (应变协调方程: ),本构关系 材料的变形与所受应力之间的关系; 是材料本身所固有的性质; 本构关系的研究是固体力学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引 言,Chapter 5,目 录,Chapter

3、 5,引言 弹性的定义 广义胡克定律 应变能和应变余能 应变能的正定性,Chapter 5.1,由实验可知当加载到A点后卸载,加载与卸载路径并不完全重合,亦即应力与应变之间不是单值对应的关系。OBACO称为滞后回线。其所包含的面积称为滞后面积。,弹性的定义,Chapter 5.1,对大多数材料来讲,当应力加载幅值较小时,滞后回线非常窄小,可以认为加载与卸载是重合的。因此应力与应变间可看作是单值对应关系。,弹性的定义,弹性本构关系:,其中,4,Chapter 2.1,弹性的定义,弹性本构关系: 应力与应变率无关,也不依赖于变形历史; 没有迟滞效应。 小变形弹性本构关系 均匀材料的小变形弹性本构关

4、系 均匀材料的小变形线弹性本构关系,6,Chapter 2.1,弹性的定义,Chapter 5.1,各向同性弹性体 假设物体是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应力和应变间的关系只决定于物体的物理性质,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与坐标的位置和方向无关。 下面所研究的物体仅限于完全弹性体,即当物体除去外力后变形完全消失而恢复原状,而且应力与应变间成单值的线性关系。,弹性的定义,两个假设 弹性体的响应仅依赖于当前的状态; 弹性体变形可以用一个状态张量关系表示。,7,Chapter 2.1,超弹性(Green),弹性的定义,线弹性:,广义胡克定律:,8,Chapter 2.1,超弹性(Green),弹性的定义,14

5、,Chapter 2.2,晶体,弹性的定义,15,Chapter 2.2,silicon,晶体,弹性的定义,16,Chapter 2.2,晶体,三斜 单斜 正交 三角 四方 六方 立方,弹性的定义,17,Chapter 2.2,长链高分子,弹性的定义,本构关系,Chapter 5,弹性的定义 广义胡克定律 应变能和应变余能 应变能的正定性,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单向应力状态时的胡克定律是 式中 E 称为弹性模量。对于一种材料在一定温度下,E 是常数。,杨氏模量,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在单向拉伸时,在垂直于力作用线的方向发生收缩。在弹性极限内,横向相对缩短 和纵向

6、相对伸长 成正比,因缩短与伸长的符号相反,有:,其中 是弹性常数,称为泊松比。,泊松比,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先考虑在各正应力作用下沿 x 轴的相对伸长,它由三部分组成,即,线弹性叠加原理,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其中 是由于x的作用所产生的相对伸长,是由于y的作用所产生的相对缩短,是由于z的作用所产生的相对缩短,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将上述三个应变相加,即得在x、y、z同时作用下在x轴方向的应变,同理可得到在y轴和z轴方向的应变,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根据实验可知,xy只引起 xy 坐标面内的剪应变xy,而不引起 xz、yz,于是

7、可得,同理,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于是,得到各向同性材料的应变-应力关系:,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杨氏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之间的关系为,将弹性本构关系写成指标形式为,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如用应变第一不变量代替三个正应变之和,用应力第一不变量 表示三个正应力之和,则,其中 称为体积模量。,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令,则,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弹性关系的常规形式为,其中 G 和 称为拉梅常数。,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将应力和应变张量分解成球量和偏量,得,由于偏量和

8、球量相互独立 ,所以有,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第一式说明弹性体的体积变化是由平均应力0引起的,相应的弹性常数K称为体积模量。(体积变化),第二式说明弹性体的形状畸变 是由应力偏量 引起的,相应的弹性常数是剪切模量G的二倍。(形状变化),广义胡克定律,常用的三套弹性常数,Chapter 5.1,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对于给定的工程材料,可以用单向拉伸试验测定E和 ;用薄壁筒扭转试验来测定G;用静水压试验来测定K。实验表明,在这三种加载情况下物体的变形总是和加载方向一致的(即外力总在物体变形上做正功),所以,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故要上式成立必要求:

9、,即,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若设0.5,则体积模量K,称为不可压缩材料,相应的剪切模量为,对实际工程材料的测定值,一般都在 的范围内。,本构关系,Chapter 5.2,引言 弹性的定义 广义胡克定律 应变能和应变余能 应变能的正定性,广义胡克定律,各向同性本构关系,Chapter 5.2,对于各向同性材料,正应力在对应方向上只引起正应变,剪应力在对应方向上只引起剪应变,它们是互不耦合的。,广义胡克定律,各向异性本构关系,Chapter 5.2,对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般情况,任何一个应力分量都可能引起任何一个应变分量的变化。 广义胡克定律的一般形式是:,C 是四阶刚度(弹性)张量

10、。,D 是四阶柔度张量。,广义胡克定律,确定线弹性材料常数的历史过程,Chapter 5.1,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由于应力应变都是二阶张量,且上式对任意的kl均成立,所以根据商判则Cijkl是一个四阶张量,称弹性张量,共有81个分量。 弹性张量的Voigt对称性,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下节中将证明,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独立的弹性常数由81个降为36个,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其中 即c 的下角标1、2、3、4、5、6分别对应于C 的双指标11、22、33、12、23、31。应该指出,改写后的cmn (m, n16) 并不是张量。

11、 由于存在Voigt对称性,所以对于最一般的各向异性材料,独立的弹性常数共有21个。,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1) 一般各向异性线弹性 : 无弹性对称面 21,例: 三斜晶体,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2) 具有一个弹性对称面的各向异性线弹性体 : 13,例:单斜晶体(正长石和云母等) e1,e2平面为弹性对称面,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3) 正交各向异性线弹性体 : 9,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4) 横观各向同性线弹性体 : 5,例:六方晶体,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5) 各向同性线弹性体 : 2,金属(随机排列晶

12、体)、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16,Chapter 2.2,晶体,三斜(21) 单斜(13) 正交(9) 三角(9) 四方(7) 六方(5) 立方(3),弹性的定义,广义胡克定律,Chapter 5.1,小结,本构关系,Chapter 5,引言 弹性的定义 广义胡克定律 应变能和应变余能 应变能的正定性,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应变能 如果载荷施加得足够慢,物体的动能以及因弹性变形引起的热效应可以忽略不计,则外力所做的功将全部转化为变形位能而储存在弹性体内。 弹性变形是一个没有能量耗散的可逆过程,卸载后物体恢复到未变形前的初始状态,变形位能将全部释放出来。,应变

13、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正应力 11 仅在正应变 11 上做功,其值为: 其他应力分量 ij 也都只与之对应的应变分量 ij 上做功。把这些功叠加起来,并除以微元体积dV,得,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引进应变能密度函数W(ij),使,即,则,其中,W(0)和W(ij)分别为物体变形前和变形后的应变能密度。一般取变形前的初始状态为参考状态,令W(0)0。,格林(Green,G.)公式,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应变能密度等于单位体积的外力功。

14、应变能密度只与物体的初始状态和最终变形状态有关,而变形历史无关,即是一个状态函数。 应变能是弹性材料本构关系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当W(ij)的具体形式给定后,应力应变关系也惟一确定。,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广义格林公式,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线弹性情况 在无应变自然状态(ij=0)附近把应变能函数W(ij)对应变分量展开成幂级数:,其中,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它是应变分量ij的二次齐次式,有: 由此证明弹性张量 C 对双指标 ij 和 kl 具有对称性。,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

15、,对于各向同性材料,有,对于非线性弹性材料,还应考虑应变能幂级数表达式中的高阶项。,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应变余能 仿照应变能的定义式,可以定义应变余能Wc 它具有如下类似性质:,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对上式分部积分得:,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对于线弹性材料,应变余能为,应变余能的值和应变能的值相等。,应变能和应变余能,Chapter 5.2,注 应变余能并不储存在弹性体内。例如:设在弹性悬臂梁的自由端突然加一块砝码。当梁通过其静态平衡位置时,砝码所做的功为全功,其中只有一半转化为储存在梁内的应变能;另一半应变余能则表现为动能,它导致梁砝码系统在其平衡状态附近的自由振动,并通过与空气的摩擦逐渐转化为热能耗散于空气之中。,本构关系,Chapter 5,广义胡克定律 应变能和应变余能 应变能的正定性,热力学第一定律 其中dT和dE分别是动能增量和内能增量,dA是外力对系统所做的功, dQ是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热力学第二定律 其中 为温度,S为熵。,应变能的正定性,Chapter 5.3,应变能的正定性,Chapter 5.3,代入,这是自然界中一切热力学过程都必须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