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1711136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专业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专业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专业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专业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专业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专业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专业介绍(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大的范畴,涵盖了机械,电子,电气,信息等各个领域,现在高校的各个系中都有相关的专业,机械系中的自动化主要指机电一体化,流体与气动两个方向,电子系中的自动化主要指自动化仪表,检测技术与传感器两个方向,电气系中的自动化包括电力自动化与电气自动化,其中电力自动化从前叫发配电专业,主要是对电力传送与电网的稳定运行进行控制,而电气自动化也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偏重于强电方向,叫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另一个偏重于弱电方向,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现在好像很多学校都把它划到了电子系或信息系。各个学校偏重方向不一样,可能名称不一样,专业的划分也不一样。不过虽然本科专业划分比

2、较混乱,但研究生专业的划分就很清楚,学位名称都是一样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专业的内涵,电气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是电气科学,电气科学的基础是物理学中的电学和磁学。电能是电气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能源。作为能源的一种,电能是迄今为止使用最为方便

3、的能源形式。另外,电能还是信息传递的最重要的载体。,在发达国家大学的电气工程系中,最初都是从学习和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和利用开始的。而电报作为通信的主要形式,很早就在电气工程专业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后来,电子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工程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而电力工程则相对成熟,发展速度减缓。而发达国家大学中的电气工程系的内容逐渐演变为以电子、通信为主,电力的内容则退居次要地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来也是从电气工程专业中逐渐派生出来的,但后来独立形成了一个新的、规模很大的专业。 我国的情况有所不同,即使按照1998年颁布的专业口径已经大大拓宽的现行专业目录,专业范围仍比发达国家的要窄。我国的电类

4、专业传统上分为强电专业和弱电专业。一般把电气工程专业看成强电专业;而把电子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看成弱电专业,甚至把计算机专业也看成弱电专业中的一种。,电气工程专业是学习和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和利用的专业。图1用两个三角形对电气工程进行了描述。大三角形描述了电气工程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小三角形描述了电气工程内部的结构。,从图1的大三角形看,和电气工程关系密切的其他学科主要是信息科学和能源科学。这里所说的信息科学是广义的信息科学,也就是所谓的弱电,包括电子、通信等专业,也包括计算机专业。如前所述,电气工程的基础是物理学中的电学和磁学,而信息科学目前所使用的信息载体主要是电磁,因此其学科基础

5、也主要是物理学中的电学和磁学。 电气工程研究的主要是电能;而信息科学则是研究如何利用电来处理信息,二者的学科基础都是电磁学。因此,二者同根同源。但是,如果从应用领域看,电气工程则又和能源科学密切相关。电能是能源的一种,而且是使用、输送和控制最为方便的能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没有一种能源有可能取代电能。而人类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离开能源,能源为人类提供动力,是人类永恒的研究对象。因此,人类如果关注能源,就必须关注电能,也就必须关注电气工程。正因为电气工程和能源科学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国家在划分专业或行业时,常常把电力和动力放在一起。 电气工程除了和信息科学及能源科学密切相关外,还和其他专业有很

6、多联系。例如,近年来机械专业所学的电气知识越来越多;另外,几乎所有的非电类专业都开设电工学课程。这说明这些专业普遍需要电气方面的知识。,在图1的小三角形所描述的电气工程内部结构中,电工理论是电气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电路理论和电磁场理论。这些理论是物理学中的电学和磁学的发展和延伸。电气装备制造主要包括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电机设备的制造,也包括开关、用电设备等电器设备的制造,还包括电力电子设备的制造、各种电气控制装置的制造以及电工材料、电气绝缘等内容。电气装备的应用则是指上述设备和装置的应用。电力系统主要指电力网的运行和控制、电气自动化等内容,也包括各种电气装备在电力网中的运行。当然,制造和运

7、行是不可能截然分开的,电气设备在制造时必须考虑其运行,而电力系统是由各种电气设备组成的,其良好的运行当然依靠良好的设备。,电气工程专业最初被称为电机工程专业,部分原因是电机在其中占有着中心地位。后来,专业的范围逐渐拓宽,改为电气工程更为合适。随着电气工程的发展,弱电技术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使电气工程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1998年的专业目录,正式的专业名称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可见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认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仅仅是研究强电的已经不太合适了,实际上它已逐渐演变为以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的专业。,在1998年颁布的工科

8、引导性专业目录中,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原电工类的工业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信息类的自动控制等专业合并而成)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原工业自动化专业的那一部分)合并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而在1993年的专业目录中,工业自动化专业属电工类,是由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而来的,当时工业自动化专业就被认为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的专业。因此,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比,引导性专业目录中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具有更强的弱电色彩,自动化技术在其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因此,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应该是强弱电结合、二者并重的专业。,电机工程专业从原来的强电专业发展为以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

9、业,以及强弱电结合、二者并重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这一演变过程正好反映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气工程专业的结构、规模现状,1998年,国家对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订,大学本科专业总数从1993年的504个进一步调整至249个,电工类和电子与信息类也合并成电气信息类。在1998年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原电工类的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气技术等专业合并为目前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原电工类的工业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信息类的自动控制等专业合并为自动化专业。在同时颁布的工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中,又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自动化专业中的部分(主要

10、是原工业自动化专业部分)合并为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应该指出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按照指令性计划进行分配。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我国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逐步由计划分配过渡到按市场原则双向选择。因此,大学专业的设置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才能生存和发展。设置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数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旺盛需求。,电气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

11、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

12、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理论教学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 有关这部分的理论教学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各专业都相同的。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马列主义理论课和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一般称“两课“)、英语、体育、法律以及一些管理方面的内容。另一部分是自然科学部分,主要是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生物及天文、地学方面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一般也认为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但是对于文科类和理科类,其差别是很大的。同属理科类,其中的理科、工科、医科和农科也有较

13、大的差别。即使同属工科专业,电类专业和机械类专业也有一定的差别。在各大学中,通识教育课程通常都是由学校统一考虑。当然,不同专业可以向学校和教务部门提出自己的要求。, 专业大类基础课程,这里主要是指电类专业基础。 电类专业通常包括工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即工科中的电气信息类所涵盖的专业。不少学校把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也划入电类专业。而工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中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两个专业当然也属于电类专业。理科中的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属于电类专业的范围。

14、电类专业的大类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电路、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实验等课程,有不少学校还把“电路与系统“课列入其中。这些课程是所有电类专业的共同基础,因此所有的电类专业都要学。但是,专业不同,同一门课所学的内容也会有一些差别。, 专业基础课程。 这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几乎在所有的大学该专业都把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等列入这类课程。不少学校还把电气工程基础、自动控制理论列入这类课程。也有部分学校把现代测试技术列入这类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通常包括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拖动等几

15、个专业方向。有的学校还自主设立了反映其特点的专业方向。执行引导性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通常还设有工业电气自动化这一专业方向。在一个专业方向中,一般都有两三门必修课,也会有较多的选修课。在各类课程中,不同学校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差别最大,这类课程也最能反映一个学校该专业的特点。,就业情况现状,与本专业完全对口的行业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电力系统行业;一个是电气装备制造行业。对电力系统而言,就业的主要去向是供电局和发电厂;对电气装备制造行业而言,就业的主要去向是电控设备厂、开关厂、电机厂、变压器厂以及其他制造电气设备的工厂和公司。 另外,由于几乎所有的行业都离不开电力,这些行业也需要电气工程

16、专业的应用人才,以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为例,不但作为其产品的机械设备有电控部分,企业的生产装备也离不开供电和电气部分,因此在这些企业从事与电气有关的技术工作也是专业对口的。其他行业也大体如此。由于我国电力工程的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多,因此近几年来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很好。,由于电气工程专业和信息专业的基础十分接近,因此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选择信息产业的例子不在少数。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信息产业对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说明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有较强的适应性。,我们学校的培养方案,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的领域掌握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成为能在运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专业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子技术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