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1讲——t波分析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719.43KB
约17页
文档ID:61674930
第11讲——t波分析_第1页
1/17

(六)T 波分析 主要介绍什么样的 T 波是正常的,什么样的 T 波是异常的,及异常 T 波的常见 临床意义 1 T 波的定义 什么是 T 波?T 波是心室的复极波,代表左右心室的复极电位单相动作电位显 示 T 波对应于快速复极相[3]相也就是说 T 波是心室 3 相快速复极所形成的复 极波 上次讲了 ST 段在单相动作电位显示 ST 段对应于缓慢复极相[2]相单相动 作电位显示 QRS 对应于快速复极相【0】与[1]相这次讲单相动作电位显示 T 波对应于快速复极相[3]相这就是动作电位曲线与心电图的关系 图 3-144 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图 通过这个图可以清楚看出 T 波对应于动作电位曲线的 3 相快速复极相 分析 T 波要从方向、形态及高度去分析一般教科书上都是描述为 T 波方 向与 QRS 波方向一致,电压大于 1/10R这是总原则具体来说按照黄宛的临 床心电图学第五版上的标准还是比较合理 但描述较繁琐一些 下面是黄宛的分 析描述: “正常人的 I、II 标准导联中的 T 波几乎都是直立的,而 TIII 则可能是直立、 平坦、双向,甚至倒置在单极肢导联中,TaVR 无例外是倒置的。

但在 aVL 及 aVF 中 T 波是否直立,却因 QRS 波群而异如 aVL 或 aVF 的 QRS 基本是 直立的, 并且 R 波电压高于 0.5mV, 则其 T 波一般是直立的 相反, aVL 或 aVF 的 QRS 系 rS、QS 或呈小的综合波形时,其 T 波可能是平坦或倒置的但一般 说来,其倒置深度不应超过 0.25mV 正常成年人的 V1 甚至 V3 导联中 T 波也可能是倒置的,其深度一般不应超 过 0.25mV,至多也不超过 0.4mV(一些书认为不超过 0.5mV)在幼儿中则甚 至是 TV4 仍可能是倒置的, 但是在成年人中一般自 V3 及以左的导联不应有倒置 的 T 波 更重要的一点是, 如在 V3 中发现倒置的 T 波, 它的右侧的导联 (V1,V2) 中不应有直立的 T 波例如 V3 的 T 波是倒置的,则在 V1,V2 中若有直立的 T 波,便视为不正常在正常 6 个胸壁导联 V4-V6 中 T 波应是直立的,TV3 虽然 往往是直立的,但在瘦高的年轻人或妇女中,TV3 可以浅浅的倒置 直立的 T 波,其正常形态是圆滑而有个顶端,但此顶端却不显得高耸,而 是很自然的。

T 波一般不十分对称,升支始自 ST 段末,自等电位线斜长的升至 顶端,又较升支略为陡斜地下滑至等电位线 T 波的高度,因导联不同而异总之,它在肢体导联中很少超过 0.5mV,在 胸导联中也很少超过 1.0mV异常高尖的 T 波往往出现在心肌梗死的最早期或 高血钾症” 以上是黄宛的临床心电图学上对 T 波的描述 其它一些书本、词典中往往还有:正常 T 波的 TV1TV6 综合征、TIIITI 综合征之说其次,对允许倒置的 T 波电压,正常 倒置深度在 aVR、V1 导联应≤0.5mV 摘自马向荣“临床心电图学词典”: 正常 T 波形态呈圆钝状,无挫折与切迹,其近支由基线缓慢上升达顶点,随即 迅速下降,故 T 波两支不对称T 波方向应该和 QRS 主波方向一致,即在 I、II、 V4-V6 导联中 T 波直立aVR 导联 T 波倒置,在 aVL 与 aVF 导联中若 QRS 波 群主波向上且 R 波大于 0.5mV 时,则 T 波一般是直立的,若 QRS 波群主波向 下,则 T 波低平或倒置III、V1-V3 导联变异较多,T 波可以直立、平坦、双向 或倒置 V3 导联通常直立, 若 V3 导联 T 波倒置, 其倒置深度不应超过 0.25mV, 最多不超过 0.4mV,且 V1V2 不应有直立的 T 波。

T 波的振幅在以 R 波为主的 导联应超过同导联 R 波振幅的 1/10心前导联 T 波可以高达 1.2-1.5mV,但 V1 不应超过 0.4mVaVR 可以深达 0.6mV,aVL、aVF 可高达 0.4-0.5mV 基本是大同小异 我为了大家记忆方便把正常 T 波诊断标准总结为以下几点: (1)正常 T 波顶圆钝,升支缓慢,降支陡峭 (2)aVR 导联必需倒置 (3)I、II、V4~V6 导联应正向并>1/10R (4)aVL、aVF(含 V3)导联以 R 波为主,R 波电压大于 0.5mV 时必须 正向 (5)III、V1、V2 导联可正向、低平、双向或倒置 (6)允许倒置的 T 波,在 aVR、V1 导联深度≤0.5mV其它导联还要浅 一些;肢导联正向 T 波一般≤0.5mV,胸导联正向 T 波电压应在 1.0mV 内,但 V1 导联 T 波正向时,电压不应超过 0.4mV (7)其它:右侧胸导联 T 波正向后,其左侧胸导联不能低平、双向及倒置; 正常 TI>TIII、TV6>TV1; 图 3-145 T 波正常心电图: 本图 T 波(1)aVR 导联倒置2)I、II、V4~V6 导联应正向并>1/10R。

(3)V3、aVF 导联以 R 波为主所以也正向4)III、aVL 正向电压稍低,V1 导联倒置5)TI>TIII、TV6>TV16)允许倒置的 T 波,aVR、V1 导联 深度~1.0 mV④T 波低平:T 波振幅低于同导联 R 波振幅 的 1/10⑤T 波平坦:I、lI、aVL、V2~V6 导联 T 波振幅在 0.1~一 0.1 mV, 而 I、II、aVL 导联 R 波振幅0.3 mV 图 3-146 T 波改变心电图 本图为冠心病患者的一次心电图 其 T 波在 aVR 导联呈负正双向, II、 aVF、 V1-V3 导联正向,I、aVL、V5、V6 导联倒置,V4 导联正负双向完全不符合 正常 T 波诊断标准故本图诊断 T 波改变 有些学员说:临床医师要求我们诊断 T 波倒置,不要诊断 T 波改变 我以为,还是诊断 T 波改变好因为 R 波为主的导联 T 波倒置是不正常的, 而此时往往应该倒置的 aVR 变成正向或双向了其次,以 S 波为主的导联 T 波 倒置往往是正常的,统一诊断 T 波倒置就不确切了 但在描述心电图特征时要具体描述清楚 哪个导联倒置, 哪个导联双向低平, 哪些导联正向。

这份图如果是描述就这样描述:aVR、V4 分别负正或正负双向, I、aVL、V5、V6 倒置,余正向 T 改变的意义:T 波是心室复极波复极异常可引起 T 波改变引起复极异 常可见于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 继发性 T 波异常:是指继发于除极异常的病变,如室内传导阻滞、心室肥 大伴劳损、预激征侯群、起搏心电图及室性异位搏动T 波方向、电压改变的意 义与 ST 段压低相似,多同时伴 ST 段压低,通常与 ST 段改变一起考虑属于继 发性 ST-T 波异常但倒置过深,像前面讲的②T 波深倒置与③ 巨大倒置 T 波或倒置 T 波两支对称时还要结合实际给予诊断,要考虑同时有 T 波原发性改变 原发性 T 波改变:可见于下列情况: 1、 T 波增高T 波增高是指 T 波在肢导联>0.5-0.6mV,胸导联>1.5mV常常称 巨大 T 波或 T 波高耸 T 波增高可见于: 1) 部分正常人,主要见于体质较好、心率较慢的青壮年人 2)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在超急性期,表现为 T 波高大伴 ST 段斜上型抬高 3) 高血钾,特别呈窦室传导时,两肢可不对称,顶可变较圆钝 4) 脑血管意外的 T 波呈高耸宽大 5)早期复极综合征的高大 T 波伴 ST 段凹面上抬及伴有 J 波,且 R 波电压 相对增高,T 波符合升肢缓慢,降肢陡峭特征。

2、 R 波为主导联 T 波低平<1/10R、双向、倒置一般见于: ① 各种心肌缺血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血容量减少及严重贫血等冠心病的 T 波改变一般能定位,表现为时而正常,时而异常,常与 ST 段压低相伴,典型患 者伴劳力性心绞痛T 波倒置深达 0.6mV 以上,顶尖、两肢对称时称冠状 T 波 血容量减少者常有明确原因,如分娩大出血、外伤出血等其 T 波段改变一般 无定位特征,一般与 ST 段压低相伴,这是心肌绝对缺血 ② 心肌损害各种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中毒等损害心肌,可使心肌复极异常 产生 T 波改变 ③ 低血钾轻度低血钾心电图可仅表现为 T 波切迹、顶圆钝、低平,较重者 T 波 倒置伴 ST 段压低及 U 波增高 ④ 植物神经调节异常心脏 β-受体高敏症的 T 波异常大多数伴心动过速,同时有 其它植物神经调节紊乱的症状 ⑤ 劳损性 T 波异常,即心脏肥大致继发性 T 波异常,T 波降肢缓慢,升肢陡峭T 波改变应出现在以 R 波为主导联,以 S 波为主导联应正常或稍增高 ⑥ 其它:药物作用、体位改变、显著心动过速、冷饮也可见到 T 波改变特别应 排除上述良性 T 波异常 一般认为劳损性 T 波异常属于心肌相对缺血,当然还有负荷过重造成的心 肌损伤,部分也可能同时合并冠状动脉狭窄造成绝对缺血。

由此可见,T 波改变的意义更要密切结合临床,不可随便下心肌缺血或符 合心肌缺血改变 下面再具体举一些 T 波改变的例子予以说明 图 3-147 T 波改变心电图: 本图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在 aVR 导联 T 波正向, R 波为主的 导联除 aVF 导联外,T 波均不正常II 导 T 波切迹,I、aVL、V4-V6 导联倒置、 V3 导联正负双向V2 导联 QRS 虽呈 S 波为主,但 V1 已正向,V2 呈双向也属 不正常 这种图的 T 波与正常完全相反了,正常该正向的它倒置,正常该倒置或可 能倒置的它正向了!而且部分 R 波为主导联伴有 ST 段改变 象这样的图,病因明确,除 T 波改变外,还有 ST 段改变,发报告时必须描 述交代清楚 其左室电压不高, 能否下左室肥大?我以为可以提示左室肥大伴劳 损不直接下诊断好 这份图的 T 波可以这样描述:aVR、III、aVF 正向,II 低平且迹,V2、V3 正负双向,余倒置 图 3-148 幼年性 T 波 本图为 1 岁小儿常规体检时的记录的心电图,该患儿心脏正常心电图示: V1-V4 导联 T 波倒置,余各导联 T 波均符合正常 T 波标准。

幼年性 T 波的 V5V6 导联的 T 波一般应该正常,偶见 V5 稍低平一些 幼年型 T 波“或“单纯 T 波倒置综合征“是一种 T 波正常的变异V1~V4 导联的 T 波在婴儿及儿童时期可以倒置 图 3-149 持续幼年性 T 波: 持续幼年性 T 波: 胸导联 V1~V4 导联的 T 波在婴儿及儿童时期可以倒置 当这些导联的倒置 T 波持续到成年人仍未直立,称持续幼年性 T 波通常深吸 气末记录心电图可使倒置的 V3、V4 导联 T 波转直立本图:女,23 岁,孕妇, 无其它疾病 持续性幼年型 T 波(persistent juvenile pattern Twave),亦称“幼年型 T 波“ 或“单纯 T 波倒置综合征“是一种 T 波正常的变异V1~V4 导联的 T 波在婴儿 及儿童时期可以倒置当此种导联倒置的 T 波持续到成年期仍未直立时,称为 持续性幼年型 T 波心电图表现为 V1-V4 导联的 T 波倒置深吸气时可使倒置 的 T 波转为直立由于持续性幼年型 T 波的病人无心脏病证据,因此有人认为, 此种心电图改变可能为未被肺叶覆盖的心脏切迹(cardiac notck)部位的局部电 位所致。

因从心外膜记录的局部心电图常表现为负向 T 波,而心脏切迹被肺叶 覆盖的面积相当于 V2-V4 导联所对向的区域,当此区域未被肺叶覆盖,V1-V4 导联的 T 波倒置而深吸气时肺叶膨胀将心脏切迹覆盖,故可使 V1-V4 导联倒 置的 T 波变为直立这种局限性 T 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