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64708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核心素养:本节通过实验与探究等活动,较全面、真实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一、教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其中第三节。作为本章的重点内容,本节是在学习了“神经系统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有关“神经调节”的知识。在教材中主要介绍了反射和反射弧。其中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完成过程的内容都比较抽象并很难理解,如处理不好学生学起来就会枯燥无味,学生就不易做到真正的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节中 “膝跳反射”的实验设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膝跳反射可引出反射的定义和反射弧的组成,从而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2、本节课“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活动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重要的作用。总之我认为本节教材是以“生物联系生活”、“生活应用理论”、“理论实践生活”为设计主线,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提高同时进行,为学生创造动脑分析、交流表达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教学理念。在关注知识与能力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使其建立关注社会热点,关注身边生活也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内容。二、学生分析1.心理特点:七年级学生,对生活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索,愿意与人合作。但注意力不能长时间地集中,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2.知识储备:在本章前,学生已

3、对人体几大系统的生理结构特征、人体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组成进行了学习,而且还有与神经调节相关的生活现象和体验。因此,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已有了实践和理论基础。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明确说出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学重点)通过“膝跳反射”实验及缩手反射过程示意图,归纳出反射的概念,能探究人体某种反射现象,并描述反射弧的结构。(教学重点)理解反射的概念,能得出人体复杂反射建立的条件(教学难点)2能力目标能举例说明反射的概念。能画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并能说明各部分的功能和反射的过程。(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合作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学难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膝

4、跳反射实验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使其建立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生活的素养。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五、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主学习,小组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探究,互动交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知识整合,迁移应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六、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言】:刚才同学们听到铃声自觉走进教室上课,以及课前的上课礼仪都主要是靠我们的神经系统来调节的。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是否有过不小心被仙人球扎过,或被很热的物品烫过,是先

5、 感觉到疼痛,还是先缩手逃避啊?请有生活体验的同学来讲讲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回忆完生活体验后,总结:不论是我们复杂的课前礼仪,还是简单的缩手逃避行为,都主要是依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完成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引入课题,PPT展示课题。几名有生活体验的同学讲述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回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体验,到底是“先感觉 到疼痛,还是先缩手逃避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T课件展示:课题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新课教学】:早在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注意到动物机体对环境刺激具有规律性反应,认为机体受到刺激和发生的反应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提出了反射的概念。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探

6、究一:膝跳反射分组实验:观察膝跳反射目的要求:观察人体的膝跳反射,认识反射现象。方法步骤: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两个人一组,一位同学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另一位同学实验者用手掌内测边缘快速地叩击受试者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注意观察小腿的反应。先找两名同学在讲台上进行实验,其他同学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强调注意事项。(下面两人一组,每人做35次)注意事项:1、叩击部位要准:叩击前,最好摸一下韧带的位置紧贴膝盖骨下方的柔软凹陷处。2、叩击力量:把握叩击力度,做到快、准、稳。3、叩击时机:受试者放松且未注意。4、受试者应充分放松,不妨用课本蒙上被试者眼睛进行实验

7、。两人一组轮换各做3-5次,取平均值。讨论:1、叩击韧带时,小腿会出现什么反应,是天生就有的,还是在出生后生活中逐渐获得的?2、有的小组实验不成功,原因何在,膝跳反射是否受大脑控制?点拨:小腿受到叩击突然跳起来时生来就有的,但它又受到大脑的控制,如果你有意识去控制它,当然就看不到小腿跳了。分析实验的要点:叩击者的韧带刺激,受试者小腿跳起反应。这种“刺激反应”每次都会发生有规律的反应。3、通过上述感知体验,你可否试着归纳出“反射”的概念?点拨:结构基础:神经系统,发生原因:刺激,反应特点:有规律的反应。4结合生活举例说出常见的反射。点拨:常见的反射有:缩手反射(外部刺激)、肚子饿了要吃饭(内部刺

8、激)、等等。刚才我们做的这个膝跳反射,主要在你们的神经系统的参与调节下完成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引出反射的概念。同时设问反射是通过什么来完成的?观察图,思考反射弧的组成以及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中信息和处理的途径。分组讨论:1、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关节为轴,突然地跳起来。2、做了5次成功了2次。可能是速度慢了、位置不准或者力度小了。3、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4、蒙着被实验者的眼睛实验成功次数多一些,而让被实验者看着,实验成功次数少一些,实验说明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5、怕疼眼睛总是死死盯住实验者的手, 每次都不成功。设疑:反射是通过什么来完成的?PPT课件展示

9、:膝跳反射作用部位PPT呈现:反射概念。合作探究互动交流1、结合教材,试着说出反射弧五部分的名称及其功能。2、请用名称和箭头表示出图中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3、如果反射弧的某一环节出现障碍,会出现什么结果?点拨: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用小儿麻痹症的事例来说明,如果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使反使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动就无法正常进行。4.结合第二节已经学习有关神经元树突接受信息、轴突传出信息的知识,得出反射弧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单向的。 反射弧知识总结:反射弧:概念: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 结构:如图。特点:完整性:五部分缺一不可单向性:只能由感受器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到效应器。不能反过

10、来传导。讨论并思考: 1、几名同学结合教材,试着说出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 射弧五部分名称及其功能 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纤维:把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控制反射的进行,决定反射的内容。 传出神经纤维:把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向效应器。 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作出反应。 2、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 (位于脊髓灰质)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3、反射不完整,反 射弧无法进行。 4、反射弧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单向的PPT呈现: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 PPT呈现:反射弧的5部分(箭头表示)。 PPT呈现:反 射弧概念、结 构、特点。知识整合迁移运用观察图,让

11、学生用刚学的知识来解释开始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先感觉到疼痛,还是先缩手逃避”的原因。知识整合迁移运用点拨:由于在这个缩脚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元,还会将神经冲 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疼痛,由于穿向大脑的路径较长,在大脑做出判断之前,脚已经缩回了。同学们自己就可以得出“是先感觉到疼痛,还是先缩手逃避”的结论了。知识小结:反射是指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缺少其中的任何结构,都不能完成反射。除前面学习的膝跳反射、缩手缩脚反射以外,发生在人体上的反射还有哪些呢?

12、先让学生看下面一副彩色图说话,老师再讲解巴甫洛夫经典实验过程。老师总结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及其区别。老师通过PPT呈现三种引起流唾液的方式,让学生判断。学生描述整个缩脚反射的过程:脚底的感受器收到外界钉子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神经中枢),再由传出神经将神经冲动传到小腿的效应器,于是完成缩脚反射。 在这个缩脚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 脑的神经元,还会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使人感觉疼痛,由于穿向大脑的路径较长,在大脑做出判断之前,脚已经缩回了。 设疑:除前面学习的膝跳反射、缩手缩脚反射以外,发生在人体上的反射还有哪些呢?(学生举例) 学生看下面一副彩色图说话 学生举例说

13、出几种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实例。 学生分组讨论后,对图片中的流唾液现象进行区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并说出理由。PPT呈现:缩脚反射图片。PPT呈现:条件反射的建立。PPT呈现:条件反射建立经典实验。PPT呈现:三种引起流唾液的方式图片。老师总结学生的提问,同时设问:“是否所有具备条件反射的动物都能够对语言文字产生反射?”老师总结学生回答,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是人类所特有的。人体通过简单或复杂的反射,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和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同学们,下面两人一组做书本P94页探究实验,测定我们抓握反射的反应速度,思考一下: 做抓握实验的同学,

14、反应速度是否会随着训练次数增加,反应速度会提高? 为什么要测定35次,不多也不少? 该探究活动给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启示。老师总结各组同学的探究结果和观点,不同的组抓握的平均距离不一样,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体质状况不一样,完成抓握反射所用的时间也不一样,所以神经调节速度不一样,但经过多次训练是可以提高反应速度的,这也是为什么运动员通过刻苦训练取得运动好成绩的原因,也是我们做实验不能做多次的原因。当然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也不能只做一次实验。 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刚才探究实验的成果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的150米以外?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同学们能够很好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很好!希望课后同学们留心日常生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学生回答老师设疑: 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学生分组活动,同时思考老师的问题。最 后分组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回答: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车速很快,如果车距很近,当前面的车突然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