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绘画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61661091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古典绘画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西方古典绘画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西方古典绘画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西方古典绘画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西方古典绘画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古典绘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古典绘画(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古代绘画艺术,一、史前艺术 1、前洞窟壁画 人类最早的造型艺术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万年前,史前洞窟绘画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多以动物为主,它以现代人尚未确定的目的而被用矿物质和动物油脂绘制在洞窟深处的窟顶和窟墙上。 史前洞窟壁画多发现于西班牙北部与法国南部的交接处,其中(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岩和(法国拉斯科岩壁画)的数量最多,而且艺术价值也最高。,阿尔塔米拉野牛 受伤的野牛,2、腊古风瓶画 希腊古风瓶画师古代希腊使用工艺的接触创造。充分考虑到了 器皿造型与绘画内容的和谐。早期瓶画一般为几何纹样,到 世际中期以后,开始选取希腊神话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渐渐 形成了两种瓶画

2、样式黑绘和红绘。 3、罗马壁画 8世界,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有镶嵌画和壁画两种形式。 根据古罗马庞贝城出土的壁画特点,美术史学家们将罗马壁画 划分为四种风格, 公元前2世纪,简单的把灰涂在墙上再用颜料画成或者塑造成各种 大理石的模样; 直接在平面的墙上画,造成扩大空间的效果; 强调墙面的平面性,在上面绘制出各种精致的景物; 将透视效果和装饰性相结合,并穿插人物于其中 ,使得画面有空 间感和动感又有华丽的色彩。 代表作:面包师夫妇 有桃子的静物 利维亚别墅墙面等,二 古希腊罗马绘画 由于战争与自然原因,没有留下纯粹的希腊绘画,唯一的材料来自于“希腊瓶画”,希腊艺术的两种追求,一是真实再现,一是优雅

3、和谐。 对罗马绘画了解主要来自于庞培古城。 1.古希腊,三 中世纪的绘画艺术 中世纪(47615世纪)的漫长时期,处于古典文明的结束与复兴之间。很多人认为中世纪艺术怪诞、迷惑,甚至贬为丑恶,也有人认为此间艺术丰富,反映出了东方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及蛮族文化的融合。中世纪基督教占主要地位,于是图画也为之服务。包括五个部分:一.早期基督教绘画(2-5世纪);二.拜占庭绘画(5-15世纪);三.文艺复兴;四.罗马式(10-12世纪);五.哥特式(12-15世纪)。,中世纪欧洲绘画 绘画重心转向了 能象征上帝的美 于神圣力量的对 象,形成和写实 的古典艺术概不 相同而又缓慢融 合的另一种艺术 文化传统,

4、并取 得重要成就。,总结:古代西方绘画的特点 以描绘真实的日常生活场景 和神话故事为主题,是西方 写实性美术产生的源头。,四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地,14-15世纪早期画家乔托、马萨乔等把人文思想与对自然的逼真描绘结合,虽还具呆板僵硬痕迹,却显出了与中世纪不同的现实主义风格。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画家们再真实与幽雅方面达到了同意,有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菲尔“盛期三杰”。提香、乔尔达内等威尼斯画派画家注重光与影的表现,追求享乐主义的情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20-1590年的手法主义画家不关心作品内容的表达,而对形式因素予以极大的热情,热衷于表现扭曲的体态、奇特的

5、透视和绚丽的色彩,反映出与文艺复兴的古典审美精神相异的情趣。另外又有尼德兰、德国、法国的文艺复兴绘画也把意大利风格与本土传统融合,创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早期:乔托、马萨乔、波提切利为代表的佛罗伦萨画派。,维纳斯诞生-波提切利,盛期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达芬奇自画像,蒙娜丽莎,达芬奇作品,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 1513-1514年 265196厘米 现藏德累斯顿博物馆,画面上,帷幔向两边缓缓拉开,圣母马丽亚怀抱婴儿基督从云 中冉冉降落。她的脚边,跪着 年老的教皇西斯廷二世和年轻 美丽的圣徒瓦尔瓦拉,前者穿 着沉重的法衣,用手指着圣母 应该去的大地,后者目光下垂,虔敬里略带羞怯

6、,似在为母子 俩祈祷。圣母面容秀丽而沉静,眉宇之间似有隐忧,为了拯救 全人类,她将不得不牺牲自己 的爱子。小基督依偎在母亲怀 里,他睁着大眼睛望着我们, 目光里有一种不寻常的严肃感,似乎他已明白这里所发生的一切。,五、十九世纪绘画,19世纪初,西方世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绘画艺术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的思想观念引导者全新的艺术理念的产生,西方绘画艺术 在19世纪达到了辉煌的巅峰。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风景画 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德国的现实主义绘画忠实记录了工业革 命这枚金币的正反两面的图像。美国和日本,绘画艺术也成 绩斐然。俄国巡回展览画派的艺术成

7、就更是取得令人惊羡的成就。 19世纪的法国成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中心,西方近代绘画中各个 重要流派都诞生于这个伟大的艺术过度,1、英国浪漫派艺术 2、拉斐尔前派 3、英国古典主义学院派艺术 4、俄罗斯学院派 5、俄罗斯现实主义,6、巡回画展画派,名 称: 缠毛线 年 代: 1878年 创作者: 洛德莱顿 英国 规 格: 100.3cm161.3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处: 悉尼 新南威尔士美术馆藏,画家沿用古典绘画法则,以学院派绘画的严谨,描绘了缠毛线的母女。 年轻的母亲坐在凳子上,姿态优美地绕着毛线, 衣裙的表现呈现古典 风格;小女孩全神专注地配合着母亲,扭动着身体,一幅稚气。莱顿以 古典手

8、法去表现生活,因而使作品有呆板僵化之感,并且流露出缺少 真实情感表现的缺陷。,不相称的婚姻 1862 普基寥(18321890) 俄国 173cm136.5cm 现藏于特列恰柯夫美术馆,在这幅作品中,画家体现的是妇女命运的主题。特写式的构图,展示一个结婚场面: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正与一白发老者举行婚礼,神父为他们祝福,新娘低头无奈地默认了悲惨的命运,而成为新郎的老者则一幅傲慢的神情。画家抓住了这一病态的社会现象,用自己的艺术揭露了卑劣的社会交易和对女性的摧残。,法国巴比松画派 19世纪30-60年代,一批画家一位贫困或者是以而聚集到一起,在巴黎近郊枫丹白露森林边缘的芭比松森林,专门从事风景画创

9、作。这些画家以17世纪荷兰风景画和当代英国的风景画为榜样,注重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描绘自然景物。他们善于以精妙的手法表现空气感觉及大自然中灿烂多姿的色调,他们作品构图宏大,意境深远。画史上成为“芭比松画派”。芭比松画派的一些画家作品直接启迪了印象派外光的激发表达。 米勒(1814-1875)是法国接触的现实主义画家,芭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定居芭比松村胡一直在那里进行创作,对农民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用独到的艺术语言把农村劳动者的精神世界刻画的十分深刻,画风质朴凝重,色调浑厚。 代表作有:拾穗者、播种者、晚钟等。贫苦画家,一生为了生活而画画,最终成为人们敬仰的艺术家。,牧羊女 一个乡村牧羊女,站立在

10、草原的旷野中,默默在祷告上帝赐予一天的平安生活。安贫乐道, 是法国农村宗法生活方式的精神支柱,它受到宗教观念的长期约束,这是劳动者的基本品质。 这种观念的形成,与世世代代在土地上勤耕细作的操劳生活所养成的品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米勒由于自身的体验,感受到这种品格的可贵性与可悲性。 。,在这幅画中,为了展示农村妇女的日常劳动生活,画家捕捉了一个十分抒情的牧羊生活场面(天空、草原、羊群、祈祷着的少女):高高的地平线,平坦与辽阔无垠,牧羊女披着旧毛毡披肩,围着红头巾,孤独地与羊群为伴。这个头上包着暗红色绣花毧帽,身上披着厚重毛毡的牧羊女,背对着羊群与彩霞,兀自编织着手上的毛线衣,她微躬的身影与专注的神

11、情,宛如祷告般的虔诚。这幅画无论就色彩,还是牧羊女形象都处理得比较细致、统一、和谐。真实感加强了全画的乡土气息。 其实融合了拾穗和晚钟的长处:低头祈祷、感谢上苍赐予她工作机会的牧羊女,和其他画作同样都包涵着农民单纯的心与虔诚的宗教情怀。牧羊女站在落日余辉里,虽然因为逆光,脸部和身体比周围的景色、羊群都要昏暗一些,但是,米勒流畅沉静的色彩,把因为生活压力而不得不微微伛偻的牧羊女身躯,描绘得像是一座矗立在大地上的雕像,让人们很难不多看几眼;尽管她的衣衫褴褛,神情也很疲惫,但在米勒眼中,她和其他的农民都是“日复一日劳动,来养育这伟大民族、来缔造这美丽国家”的英雄,有一种平凡的诗情画意,有人说那个虔诚

12、的牧羊女就是米勒,或者说是他的精神化身,贯穿终身的是作者自己对大地、对自然的虔诚。忧郁悲切的牧羊女,在夕阳的余辉中,站立在旷野上,似乎在默默的祷告着。米勒由于自身的体验,感受到贫苦劳动者的辛酸与痛苦,所以他以悲悯和同情的心态创作了这幅画。 “农民画家”米勒从小就看着农民在近乎不人道的严格劳动中求生存,因此当他在眺望自然时,也毫不忽略在自然中与大地结合为一的人类。与荷兰风俗画相比较,在这幅画中毫无任何戏剧性的偶发事件,唯有暮色中成群的羊儿和低首祈祷的牧羊女。乍看之下显得随意的构图法,透过深沉的暮色实更加深了画面的静谧气氛。,晚钟 米勒 1850年 55.566厘米 巴黎卢浮宫藏,看到这对在田间默

13、默祈祷的农民夫妇,我们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好象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 也许是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一般的农夫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也许是由于日暮余辉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穆沉寂的大地的反衬;也许是由于画家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虚化,不但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传出的“钟声”可以融为一体,好象观赏者为画中人、画中景、教堂及教堂钟楼里传出的钟声也融成了一体 这浓郁强烈的宗教情感,这凝重圣洁的宗教气氛,这庄严、肃穆、令人敬畏的宿命色彩和安贫乐道的基督徒形象,这深沉、悠远、悲壮的诗意境界,这直指人心的精神魔力;如果不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没有在宗教境界修炼到一定程度,没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没有巨大的精神投入和高超出众的绘画技艺,是很难创作出这样的杰作的。 这外在粗陋、朴实,甚至木纳、痴呆,而内心纯净虔诚、温顺善良的农民形象,不仅体现了米勒对农民的深深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体现了19世纪后半叶艺术家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及现实主义的求实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