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3.21.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5992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3.21.1 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3.21.1 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3.21.1 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3.21.1 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3.21.1 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3.21.1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世纪金榜高考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3.21.1 (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讲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专题一 北方地区,读北方地区位置和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山脉:A_;B_山脉;C_;D_ 山脉;F_山脉。 (2)地形区:E_;M_;I_;H辽东 丘陵;G_丘陵。 (3)河流:_;_;_;_。,大兴安岭,秦岭,小兴安岭,长白,太行,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黄河,淮河,黑龙江,松花江,读北方地区矿产、交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骨干铁路:a_线;b_线;c_线;d_线; e_线。 (2)运煤铁路:_线;_线;_线。 (3)工业基地:甲_工业基地;乙_工业基地。,滨洲,滨绥,哈大,京沪,陇海,大秦,神黄,焦兖日,京津唐,辽中南,1.位置

2、与范围:大致位于_、青藏高原以东, _高原以南,_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地势: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_、高原为主, 其中_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_地表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大兴安岭,内蒙古,秦岭-淮河,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2)气候:以_气候为主,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 燥;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降水由东向西递减。 (3)水文特征:以_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 冰期;含沙量较大。 3.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 特点:以_为主,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温带季风,雨水,旱作农业,区内差异。,冬小麦,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一年一熟,(2

3、)工业:_工业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 地,_工业基地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3)交通:以_交通为主,沿海地区港口众多, 海运便利。 (4)资源丰富:_资源丰富。_是全国 最大的能源基地。,京津唐,辽中南,铁路、公路,煤、铁、石油,山西,1.东北地区商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1)地形平坦,土地资源面积广阔,黑土肥沃。 (2)夏季日照长,热量充足。 (3)纬度较高,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4)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5)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2.分析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1)有利条件。 属于暖温带,热量条件较丰富,雨热同期,水

4、热配合较好,光照资源充足,降水集中。 地形平坦,土地资源面积广阔。,(2)不利条件。 降水不够充沛,灌溉水源不足,降水多集中于7、8月份。 容易引起春旱,春季多大风和沙尘天气,以及低温冻害。 地势低洼地区易形成盐碱地。,3.分析华北平原春旱严重及盐碱地面积广大的原因。 (1)华北春旱严重的原因。 夏秋多雨,冬季和春季少雨。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春季多大风天气,加剧了水分蒸发。,(2)华北盐碱地面积广大的原因。 气候条件:华北平原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 地形条件:华北平原许多地区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人类活动:大水漫灌,或低洼地区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

5、升而积盐。,【真题探源】 (2015浙江文综)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 是( ) 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增加耕地面积 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改变耕作制度 A. B. C. D.,【高考状元话审题】 第一步:明设问 第(1)题,由选项内容可知,要求分析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第(2)题,由关键词“农业大规模经营”明确

6、农业地域类型,进一步分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第二步:提信息 根据图中经纬度明确图示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特征,结合图例对比分析两图中显示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点。,第三步:细解读 第(1)题,读图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甲地由林地变成湿地,可能是海拔较低;丙地耕地出现早,说明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以林地为主,说明地势较高,耕地开发条件差。第(2)题,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耕地面积,可能性小,不利于环境保护。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有利于大规模生产。改变耕作制度与大规模经营无关。,【答案】(1)选B,(2)选B。,【

7、题组过关】 (2016赣州模拟)下图为我国冬小麦主产区6月份成长过程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降水较少,不利于生长 B.旱灾频发,影响生长 C.纬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差 D.地势较高,温度较低,2.该农作物在丙地与同纬度西部同时成熟,但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 A.人均耕地面积少,收割时间短 B.采用机械化收割速度快,可晚一点收割 C.外出打工人员多,劳动力短缺 D.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解析】1选D,2选D。第1题,图中显示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上,乙地位于黄土高原上,两者都因地势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因此

8、冬小麦的生长周期较长。第2题,图中丙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6月份降水相对较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3、4题。,3.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B.科技水平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C.人均耕地面积广,粮食商品率高 D.水热条件好,水利工程多,4.关于P地和R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地主要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P地适宜发展森林工业 C.R河在我国境内,属于内流河 D.R河位于东部季风区,每年7、8月份有凌汛,【解析】3选C,4选B。第3题,由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为我国东北地区

9、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地广人稀,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第4题,P地位于小兴安岭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主要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适宜发展森林工业;R河为松花江,7、8月份该地降水较多,高温多雨形成夏汛。,【加固训练】 (2016荆州模拟)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陕西关中平原,指的是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因此又称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岭,北接北山,西起宝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360千米。自古以来,这里风调雨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所以号称“八百里秦川”,是中华文明的

10、发祥地。,材料二 渭河平原图。,材料三 渭河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6 14,年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蒸发量1 000 2 000毫米,无霜期120220天。多年平均径流量102亿 立方米(19341970年),年内变化与降水相似。610月 为汛期,多暴雨,降水强度大,其中7、8、9月大汛期间的 径流占全年的60%70%。年平均流量323立方米每秒,而 实测最大洪峰流量7 660立方米每秒(1954年),调查最大 洪峰流量10 800立方米每秒(1898年)。,(1)读材料二,说出渭河平原的形成原因。 (2)渭河平原南部是高耸的秦岭,北部是低矮的黄土高原。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形对

11、气候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渭河的水文特征。 (4)读材料一、二、三,概括渭河平原的农业特点并分析渭河平原自古农业发达的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材料二图中显示,渭河平原南邻高大 的秦岭山脉,北依低矮的黄土高原,属于断层下陷地带, 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形成典型的冲积平原。第(2) 题,渭河平原地处秦岭山脉的背风坡,夏季风影响较小, 但焚风效应明显;其北部黄土高原低矮,易受冬季风影 响,因此秋冬和早春季节易受冻害侵袭。第(3)题,材料 三中显示,渭河流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区,降水较少,降水,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河流含沙量较大。第(4)题,渭河平原属于暖温带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主要发展旱作农业,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案:(1)地层断裂下陷(断层形成凹陷地带),渭河及其支流的泥沙堆积。 (2)由于北部没有高大山脉的遮挡,秋冬之际和早春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在渭河平原集聚,容易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地处秦岭夏季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3)流量较小,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4)农业特点:旱作农业,种植小麦、棉花,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自然原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雨热同期;地形相对平坦开阔,便于耕作。土壤深厚肥沃,靠近渭河,灌溉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