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某平台4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五) 学生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652132 上传时间:2018-1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某平台4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五) 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届高三某平台4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五) 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届高三某平台4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五) 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届高三某平台4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五) 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届高三某平台4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五) 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某平台4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五) 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某平台4月内部特供卷 历史(五) 学生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好教育云平台4月份内部特供卷历史(五)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24西汉刘向认为:“生而富贵又无鉴而自得者鲜矣。春秋,国之鉴也。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甚众,未有不先见而后从之者也。”材料表明A先秦时期宗法制逐渐遭破坏B夏商中央政权已开始实行分封制C春秋时期贵族阶层生活富足D西周时期诸侯势力左右中央王权25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吕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是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议定请示皇太后就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A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D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26战国时期,为了供应军队日用的需要,军队驻扎的地方,往往成为商人逐利之场,逐

3、渐形成了一种小的市聚,谓之“军市”,由军方设置令进行管理并对商人收取租税。这反映了A军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B商人具有充分自由和最大利益C军市解决了军队的经济问题D各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反映27从南宋到明代中叶,珠江三角洲一直是粮食出口区。清代中叶,按耕地数和人口计算,即使只利用一半的耕地,该地粮食供应本应充足。事实上,广东全省每年需从广西、湖南等地输入稻谷400万石左右,至少一半是供应珠江三角洲的。清代中叶珠江三角洲缺粮的主要原因是A区域间长途贩运兴盛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C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D工商业市镇蓬勃发展28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熊月之认为:中国于各种学问中,唯有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中国传统

4、社会,事实上起着准宗教的功能。皇帝无权阅读史官的记录,史官地位相当特殊,故帝王将相惧怕史官。这种情况说明了A历代帝王十分重视以史为鉴B后世评说对帝王将相的制约C传统人伦思想制约帝王行为D帝王将相功过由史官来决定291840年3月,英国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而采取被迫采取的态度,这种想法就太过唐吉诃德化了。”材料反映出A清政府的政策损害了大英帝国尊严B英国通过五口通商打开了中国市场C中英之间的纠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D工业革命使英国急需拓展海外市场301905年刘师培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指出:“中国史书之叙

5、事,详于君臣而略于人民,详于事迹而略于典制,详于后代而略于古代。今所编各课,其用意则与旧史稍殊,其注意之处约有数端,如历代政体之异同、种族分合之始末、制度改革之大纲,社会进化之阶级、学术进退之大势。”材料所反映该教科书的意义是A采用新旧史学结合的方法重新诠释中国历史B显示出“增其新而变其旧”C内容涉及广泛,彰显传统史学的价值D注重文明史,标示了它的文化意义31建国后,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农村的调查中发现,12.52%的农户出租土地,18.69%的农户租种别人土地。1953年出卖土地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1.29%,比1952年增加了550%,出卖的土地数量占土地总量的0.22%,比1952年增加5

6、06.93%。这些现象的出现A反映了新中国工业化发展缓慢B说明建国后土地改革成效有限C表明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D适应了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要32“民主”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共和国”一词中的“公共”源自拉丁文“人民”,在古罗马,共和国被视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进入帝国时代,“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材料反映了A社会契约论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B君权神授理念取代了人民主权思想C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在不断发展创新D罗马帝国的立法重视体现君主意志331710年,英国通过一项法令,要求议会下议院议员必须拥有法定水准以上的收入,而这一水准之高,

7、仅数千人能够达到。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贵族保持了较大的政治影响B光荣革命成果未能得到巩固C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D国王试图加强对议会的控制3419世纪的达尔文主义者认为,人的本质是生物,其能力只不过是适应环境而已;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意识只是支配人类行为的一个狭小的部分。这一些思想的出现说明A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的发展B进化论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C科学发展推动对理性的反思D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科学发展35里根政府时期通过的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规定,联邦政府向州政府的33个教育方面的独立拨款项目合成一个简单的整笔拨款,并允许联邦政府以20页的管理要求取代667页旧的管

8、理要求。这一规定A试图缩小联邦政府的权力B消除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C试图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D扩大了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第40题、第41题为必考题,第40题25分,第41题1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4题第46题为选考题,每题均为15分,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到19世纪末,世界逐渐形成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即“西方秩序”,它排斥了占人类多数的非西方国家。20世纪“西方秩序”受到多种因素冲击并逐步被“一超多强”趋势所取代。21世纪,奉为天条的“西方秩序”价值理念越来越成为问

9、题,相互牵绊的政治制度存在的缺陷,使西方国家政府机构掣肘重重,行政效率低下。“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秀,使立法机构成为不同利益集团争权夺利的“斗兽场”,美国奥巴马政府因“医改方案”未获通过,导致政府在2013年出现了两个多星期的“停摆关门”。“倾听大多数人声音”的全民公决缺乏对民意的有效整合,2014年9月19日苏格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玩了一把独立“公投”,而西班牙则身陷“加泰罗尼亚问题”引发的长期动荡。二战以来欧美国家坚持的经济政策,成为它们当今财政赤字、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源。21世纪世界秩序需要新的制度设计,需要从非西方的古老文化中获得创新来源。当今世界面临的毒品泛滥、恐怖主义、贫富差距、环境

10、恶化、功利横行与秩序紊乱等问题都可以从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先秦“百家”思想中找到解决方案。同理可推,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俄罗斯文化、印第安文化中的精华都可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撑摘编自黄仁伟、傅勇从西方秩序到人类命运共同体(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秩序”得以确立的原因,并指出20世纪冲击“西方秩序”的因素。(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西方秩序”在制度运行层面存在的缺陷,并说明先秦思想对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价值。(13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表1西方中国观的变迁1618世纪西方传教士赞美儒家思想,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科举)开

11、明,极少宗教战争,物质生活丰富。启蒙思想家赞美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推崇儒家道德和规范,中国是一个由开明君主统治的理想国家。19世纪西方传教士、外交官把落后腐败麻木的中国称为“睡狮”,封闭、邪恶、停滞、堕落。20世纪初传教士、军人和政府眼中的中国基本是贫困、肮脏、混乱、残暴、危险的地狱。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军政界某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纯朴、智慧的传统社会,“崛起的英雄”。摘编自邱世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表1为1620世纪3040年代西方中国观的变迁有关言论。请从表中提取2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

12、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的屡次败北,彻底暴露出旧有军队的腐朽,朝野上下群起呼吁必须改革旧军,建立新军。基于这种形势,袁世凯向光绪帝建议改革军制,募练新军。他的主张得到光绪帝及朝廷大臣的支持,于1895年12月8日获得到天津小站督练新建陆军的权柄。军队设督练处,袁自领督练官。新建陆军采取德国和日本建制,营制分左右两翼,每翼分统步、炮、马、工程、辎重各兵种;教官多自德国聘任;新式武器多从德国购置,全军一律习洋操,实开中国陆军近代化的先河。袁世凯在军队中大树特树个人绝对权威,通过官禄利诱,很快培植起一批亲信死党,

13、把军队训练成带有浓烈人身依附性质的武装摘编自罗雪晚清军事制度变革及其念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廷新建陆军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建陆军对近代中国的影响。(7分)4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一战结束后,得益于德国的战败,法国在欧洲大陆重新获得了自普法战争失败以来梦寐以求的霸权。法国凭借着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地位主宰着欧洲大陆它收复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且拥有德国萨尔煤矿的开采权,其丰富的煤铁资源极大地加强了法国的实力;它占领了德国的莱茵河左岸地区,莱茵河右岸50公里内的地区被划为非军事区;法国通过和比利时、波兰、捷克、南斯拉夫和罗

14、马尼亚结成政治军事同盟,一方面对德国进行战略包围,一方面对新兴的苏维埃俄国进行“防疫”隔离。在两次大战期间,正是法国建立的这个安全体系,有效地保卫了欧洲的和平。摘自大国地位的终结西欧诸神的毁灭第二次大战前的大国外交(1)概括分析一战后法国处置德国,建立安全体系的努力。(6分)(2)分析法国努力建立欧洲安全体系的原因。(9分)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费孝通(1910-2005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到广西瑶山和江苏江村做农村社会调查,目睹了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形成“经世富民”思想。1936年,费孝通调查江苏江村的农民生活后,在江村经济里提到:“江村是中国国内蚕丝业的重要中心之一

15、,工厂代替了家庭手工业系统,从而产生社会问题。最终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办法是增加农民收入,中国传统工业主要是乡村手工业,例如,整个纺织手工业本来是农民的职业,因此恢复农村手工业是根本的措施。”1981年,他在三访江村时指出:“我们不走把农民集中到城市里去发展工业的路子,而是让农民把工业引进乡村来脱贫致富。由大中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和部分设备,乡村提供土地、劳动力和部分资金,合作办中小型乡镇企业,成了一条双方有利的出路。摘编自李培林主编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费孝通关于农村经济主张的异同。(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费孝通关于农村经济主张变化的原因。(8分)(2018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用稿)201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