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范爱农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02480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哭范爱农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哭范爱农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哭范爱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哭范爱农(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哀范诗鲁迅的好友范爱农死了,他写了哀诗三章,其中一首有这样的警句:“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世味秋茶苦,人间直道穷”。用以反映范爱农生前的遭遇。 先说“白眼看鸡虫”,是指范爱农不随波逐流,藐视那些争权夺利而非为人民着想之辈。正如晋代名士阮籍之能常用白眼对人一样,为他所鄙恶者就以白眼相加。所以唐代诗人王维藉阮的形象,写了这样的诗绿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科头箕距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阮籍生于魏晋易代之际,为了荷全性命于乱世,因此佯狂玩世纵酒谈玄,以求超脱。但是仍免不了有穷途恸哭的表现,可见做人之难。为什么难呢?在于“人间直道穷”之故。所谓直道,是指在人世间以正直处世做人是行不通的。阮籍

2、所处的时代,正是残暴成性的司马昭所统治下的局面,文人名士容易遭殃,社会没有正直可言。权力就是真理,所以阮只好抒写咏怀之诗以发感慨,寄情于酒,以遣牢愁。 范爱农颇有阮籍之风,代表一个时代正直的知识分子所受的苦难,所以鲁迅以“白眼”的典故喻他有如阮籍。鲁迅哀范爱农,其实也是自哀,他在第三章就写道:“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可见他的沉痛。他的沉痛,还见于他题呐喊的诗:弄文罹文多,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三十年代正是白色恐怖的年代,鲁迅几乎经常要逃文字狱,但是他对封建与专制的压迫却不妥协,与末世俗情的对立并未改变。只是对积毁销骨十分痛恨。这是来自文选中狱中上梁王书的一典,书中云:“众口铄

3、金,积毁销骨”,指谗毁之言的恶毒诬陷。鲁迅是受过不少诬陷的。 数十年过去了,读哀范爱农诗,对白眼鸡虫,直道之穷深感其义犹新。 哭范爱农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幽谷无穷夜,新宫自在春。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二年八月二十一日绍兴民兴日报,署名黄棘。这是哀范君三章的最后一首。其中第三联因作者忘却,于本书编集时补作,故与原发表时稍有出入。参看朝花夕拾范爱农及集外集拾遗哀范君三章。 范爱农()名肇基,字斯年,号爱农,浙江绍兴人。光复会会员,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相识。一九一一年鲁迅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后改称绍兴师范学校)监督时,他任学监。鲁迅离职后,他被守旧

4、势力排挤出校,一九一二年七月十日落水身亡。大圜即天。吕氏春秋序意:“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 新宫当时袁世凯的总统府在新华宫。 范爱农的人物形象分析范爱农,名斯然,鲁迅同乡,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认识。后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回国。回故乡绍兴后,受旧一代人们的轻蔑、排斥与迫害,几乎无地自容。民国初年,鲁迅做绍兴的浙江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校长时,请他当学鉴。鲁迅辞职后,他被后来的校长辞退,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一次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致命。他是浮水的能手,所以鲁迅一直怀疑他是投水自杀的。范爱农的一生正代表着那时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际遇和境况.所以鲁迅以深沉的同情作诗悼念他。 在原稿的附记中写道:“我于范爱农之死,为之下不怡累曰,至今未能释然。昨忽成诗三首,随手写之,而忽将鸡虫做入,真是奇绝妙绝,霹雳一声,群小之大狼狈。今录上,希大鉴家鉴定,如不恶,乃可登民兴也。天下虽未必仰望已久,然我亦岂能已于言乎?二十三日,树又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