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山水神韵》单元测试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1501519 上传时间:2018-12-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山水神韵》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山水神韵》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山水神韵》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山水神韵》单元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单元-;山水神韵》单元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山水神韵》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山水神韵》单元测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山水神韵单元测试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黔( )首 仓颉( ) 咀嚼( ) 舐( )犊情深 氤氲( )褒( )贬 青荇( ) 春寒料峭( ) 寒濑( ) 罅( )隙臆( )断 滂沱( )( )漫溯( ) 钟磬( ) 栖鹘( )翩翩( ) 聆( )听 禅( )院 窈( )然 桴( )止响腾瑰( )怪 俯瞰( ) 冗( )长 笙箫( )( )谬( )误筵( )席 恻( )隐 近在咫( )尺 攫( )取 颓( )废芜( )杂 前仆( )后继 斑斓 ( )( ) 铿锵( )( )壬戌( ) 扣舷( ) 举酒属客( ) 愀然( ) 窈窕( )酾酒临江( )渔樵( ) 枕藉( ) 冯虚御风

2、( ) 扁舟( )无尽藏( ) 横槊赋诗( )2.在空白处填字。万( )俱寂 ( )( )大醉 近在( )尺 前( )后继既往不( ) 百战不( ) 主观( )断 咬文()字 ( )( )郁郁 ( )( )沥沥 ( )( ) 有力 ()天后土3.文学常识名句填空。清风徐来,_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 。月出于东山之上,_ 。_ ,水光接天。_ ,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 ,_ 。其声呜呜然,_ ,如泣如诉。_ ,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_ 。酾酒临江,_ ,固一世之雄也,_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_ 。_ ,羡长江

3、之无穷。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人,1949随父入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被称为台湾现代派“_”之一。代表作有_ ._ 。诗集有_.莲的联想等。徐志摩 (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人。是_ 诗派的代表诗人。著有_ ._ ._ 等。4下列词语中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仓颉(ji) 漫溯(s) 滂(png)沱 舐(sh)犊情深氤(y)氲(yn)寒濑(li) 禅(chn)院 铿(kng)锵有力聆(ling)听 攫(ju)取 谬(mi)误 引吭(kng)高歌咀嚼(ju) 罅(xi)隙 窈(yo)然 咄咄(du)逼人5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黄天后土 宛然 窥见 乍现B千

4、变万化 骇人 翁郁 嗅闻C惊心动魄 迷离 恻隐 擎天D既往不究 俯瞰 幽暗 晌午6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只能从雾破云开的空处,窥见乍现即隐的一峰半壑,要纵览全貌, 是不可能的。这样岂不像住在竹筒里,任何细脆的声响,怕都会加倍夸大, 令人耳朵过敏吧。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台阶下侵到他舌底, 心底。A基本 进而 径直 B基本 反而 一直C几乎 进而 径直 D几乎 反而 一直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能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B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

5、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过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C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变得干燥,粗糙。您是否想到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到底给人家一个回话呀!”8.根据课文判断,下列各组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七月即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b.扣弦而歌击空明兮朔流光望美人兮天一方c.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d.“月明星稀,鸟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9.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6、()a.徘徊于斗牛之间(斗宿星和牛宿星)白露横江(二十四节气之一)b.倚歌而和之(倚歌: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和:同声相应,唱和)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盘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酒:斟酒。槊:长矛)d.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修长。缕:细丝)10.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侣鱼虾而友麋鹿 b.寄蜉蝣于天地c.羡长江之无穷 d.托遗响于悲风11.下面各项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茫茫的水气笼罩在江面上,波光与星空接在一起。b.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我的心里想得很远啊,眺望(那个)美人啊,(美人)在天的那一边。c.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7、尾声凄切婉转,停留在耳边,如同将断未断的细丝。d.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潜藏在幽深的水谷中的蛟龙在起舞,居住在孤独的小船里的寡妇在哭泣。12.赤壁赋一文中的“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是指()a.“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一语(古时“窈纠”与“窈窕”音相近),所以称“窈窕之章”。b.“明月之诗”指作者自己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这是一篇借物抒情之作,开篇就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句;“窈窕之章”同a项所说。c.“明月之诗”指李白的诗歌。李白诗篇中有很多写月的诗句,“窈窕之章”指李白登泰山诗其二中“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之句。d.“明月之诗”“窈窕之

8、章”泛指一切歌咏山川风物.寄情于物.借物抒怀的优美诗文。13.下面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句中“壬戌”是古代纪年法的壬戌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b.“七月既望”中的“既”,是“过了”的意思;“望”是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已经过瞭望日,即到了十六日。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是“斗宿”和“牛宿”两个星宿名。d.“灌水之阳有溪焉”中的“阳”是指河水的北岸。二.课内文段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419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

9、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

10、4.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下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藏:宝藏。.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缭绕。15.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是意动用法的一项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哀吾生之须臾16.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来是一世的英雄啊,现在又在何处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江水是这样不停地奔流,但其实没有流走。.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自然界的无穷无尽的宝藏。17.作者用曹操的典故,其用意是().赞

11、颂曹操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同情曹操不遇于时。.慨叹人生无常。.借曹操自比,表明自己被贬的心志。18.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19.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段人的超脱埋下了伏笔,形成了反差。.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二)阅读下面一段文

12、字,完成2023题。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着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地是久违了,25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水,千伞万伞。25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

13、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户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