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检验的一般知识,,玉米检验流程图,一般粮油检验的程序,为了评价一批粮食的质量,必须对所调查的对象进行检验检验的一般程序是:由检验的目的决定其任务,根据目的及任务制定周密的计划,使用适当的工具及正确的采样方法采样,通常将所采集的样品送到实验室制样,按照国家或有关的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检验,然后处理数据得到检验结果,并对这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再根据所得出的结论作出决策以达到检验的目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表示为:,粮油检验的一般程序,目的—任务—采样—检验—数据处理—结果评价、作出结论—决策,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T5490),国家统一颁布的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GB5490-85),制定了粮油一般规则,是对粮油进行检验时必须采用的方法 粮油样品 从受检的粮油中,按规定扦取一定粮量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称为样品样品是决定一批粮油质量的主要依据 按照扦样、分样和检验过程,将粮油样品分为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和试验样品三类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T5490),原始样品 即从一批受检的粮、油中最初扦取的样品,称为原始样品原始样品数量,是根据一批粮油的数量和满足质量检验的要求而定的。
粮食、油料的原始样品一般不少于2公斤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T5490),平均样品 原始样品按照规定方法经过混合平均,均匀的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平均样品一般不少于1公斤粮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T5490),试验样品 平均样品经过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称取一部分作为试验用的样品,即为试验样品,简称试样试样的用量根据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的要求而定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491),扦样工具 扦样器 又称粮探子分包装和散装两种 1.1.1 包装扦样器分三种 大粒粮扦样器、 中小粒粮扦样器、 粉状粮扦样器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491),1.1.2 散装扦样器分三种 细套管扦样器、 粗套管扦样器、 电动吸式扦样器(不适于杂质检验)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491),2 扦样方法 2.1 单位代表数量 扦样时以同种类、同批次、同等级、同贷位、同车船为一个检验单位一个检验单位的代表数量:中、小粒粮食和油料一般不超过200t,特大粒粮食和油料一般不超过50t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491),2.2散装扦样法 2.2.1仓房扦样 散装的粮食、油料,根据堆形和面积大小分区设点,按粮堆高度分层扦样。
步骤及方法如下: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491),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491),2.2.1.1 分区设点 每区面积不超过50㎡ 各区设中心、四角五个点区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两区界限上的两个点共有点(两个区共八个点,三个区共十一个点,依此类推)粮堆边缘的点设在距边缘约50cm处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491),2.2.1.2 分层 堆高在2m以下的分上下两层;堆高在2m-3m的,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在粮面下10cm -20cm处,中层在粮堆中间,下层在距离底部落20cm处,如遇堆高在3m-5m时,应分四层;堆高在5m 以上的酌情增加层数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491),2.2.1.3 扦样 按区按点,先上后下逐层扦样各点扦样数量一致 2.2.1.4 散装的特大粒粮食和油料,采取扒堆的方法,参照分区设点的原则,在若干个点的粮面下10 cm -20cm处,不加挑选地用取们铲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491),2.2.2 圆仓扦样 按圆仓高度分层,每层按圆仓直径分内、中、外三圈,圆仓直径在8以下的每层按内、中、外分别设1,2,4个点共同7个点;直径在8以上的,每层按内、中、外分别设1,4,8个点共13个点,按层按点扦样。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491),2.3 包装扦样法 2.3.1 中小粒粮和油料的扦样包数不少于总包数的5%,小麦粉扦样包数不少于总包数的3%扦样的包点要分部均匀 扦样时,用包装扦样器槽口向下,从包的一端斜对角插入包的另一端,然后槽口向上取出每包扦样次数一致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491),2.4 流动粮食扦样法 机械运输粮食、油料的取样,先按受检粮食、油料数量和传送时间,定出取样次数和每次应取的数量,然后定时从粮流的终点横断接取样品,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491),3. 分样方法 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进而分取平均样品或试样的过程,称为分样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491),.1 四分法 将样品倒在平江滑平坦的桌面上或玻璃板上,用两块分样板将样品摊成正方形,然后从样品左右两边铲起样品约10cm高,对准中心同时倒落,再换一个方向同样操作,如此反复混合四、五次,将样品摊成等到厚的正方形,用分样板的样品上划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三角形,取出其中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剩下的样品再按上述方法反复分取,直至最后剩下的两个对顶三角形的样品接近所需试样重量为止。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5491),3.2 分样器法 分样器适用于中小粒粮和油料分样分样器由漏斗、分样格和接样斗等部件组成,样品通过分样格被分成两部分 分样时,将清洁的分样器放稳,关闭漏斗开关,放好接样斗,将样品从高处漏斗口约5cm处倒入漏斗内,刮平样品,打开漏斗开关,等样品流尽后,轻拍分样器外壳,关闭漏斗开关,再将两个接样斗内的样品同时倒入漏斗内,继续照上法重复混合两次以后每次用一个接样斗内的样品按上述方法继续分样,直至一个接样斗内的样品接近需要试样重量为止GB/T 5497水分,水分检验按GB/T 5497执行该检验方法规定了105℃恒重法、定温定时烘干法、隧道式烘干法、两步烘干法等测定玉米水分的仪器和用具、试样的制备方法、操作方法以及结果计算等其中105℃恒重法,也是仲裁方法;定温定时烘干法为经验方法,因时间相对较短,其检测结果与105℃恒重法差0.1%左右,多为使用者采用;隧道式烘干法已经淘汰;两次烘干法是对玉米水分超过16.0%的采用两次烘干法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方法 ( GB/T 5497 ),1.1 仪器和用具 1.1.1 电热恒温箱: 1.1.2 分析天平:感量0.001克; 1.1.3 实验室用电动粉碎机; 1.1.4 谷物选筛; 1.1.5 备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变色硅胶一经呈现红色就不能继续 使用,应在130-140C温度下烘干至全部呈蓝色再用)。
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方法 ( GB/T 5497 ),1.1.6 铝盒:内径4.5CM高2.0CM 1.2 试样制备 从平均样品中分取一定样品,按下列表规定的方法制备试样: 试样制备方法表(见下页),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方法,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方法( GB/T 5497 ),操作方法 定温 使烘箱中温度计的水银球距离烘网2.5cm左右,调节烘箱温度定在105±2℃ 烘干铝盒 取干净的空铝盒,放在烘箱内温度计水银球下方烘网上烘30分至1时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重,再烘30分,烘至前后两次重量差不超过0.005g,即为恒重 称取试样 用烘至恒重的铝盒称取试样的3g,对带壳油料可按仁、壳比例称样或将仁、壳分别称样准确至0.001g),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方法( GB/T 5497 ),烘干试样 结果计算 粮食油料含水量按公试(1)计算 水分(%)=(烘前试样和铝盒重-烘后试样和铝盒重)/(烘前试样和铝盒重-铝盒重)*100 对带壳油料按仁、壳分别测定水分时,则带壳油料含水量按公式(2)计算: 水分(%)=仁水分百分率*出仁总量百分率+壳水分百分率*(1-出仁总量百分率)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2%,求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
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采取其它方法测定含水量时,其结果与此方法不超过0.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方法( GB/T 5497 ),定温定时烘干法 2.1 仪器和用具同(同标准法) 2.2 试样制备同(同标准法) 2.3 试样用量计算:本法用定量试样,先计算铝盒底面积,再按每平方厘米为0.126克计算试样用量(底面积乘以0.126)如用直径4.5cm的铝盒,试样用量为2g;用直径5.5cm的铝盒试样用量为3g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方法( GB/T 5497 ),2.4 操作方法 用已烘至恒重的铝盒称取定量试样,待至烘箱温度升至135~145℃时,将盛有试样的铝盒送入烘箱内温度计周围的烘网上,在5分内,将烘箱温度调到130±2℃,开始计时,烘40分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称重 2.5 结果计算 定温定时法的含水量计算与(同标准法)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方法( GB/T 5497 ),两次烘干法 粮食水分在18%以上(玉米在16%以上),大豆、甘薯片在14%以上,油料水分在13%以上,采用此方法 第一次烘干 称取整粒试样20g,放入直径10或15cm、高2cm的烘盒中摊平。
粮食在105℃温度下,大豆和油料在70℃温度下烘30—40分钟,取出,自然冷却至恒重,此为第一次烘后试样重量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方法( GB/T 5497 ),第二次烘干 试样制备及操作方法与(同标准法) 结果计算 用两次烘干法测定含水分量时按公试计算: 水分(%)=(第一次烘前试样*第二次烘前试样-第一次烘后试样*第二次烘后试样)/第一次烘前试样*第二次烘前试样*100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下超过0.2%,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4),1.1仪器和用具 1.1.1天平:感量0.01g、0.1g; 1.1.2谷物选筛; 1.1.3电动筛选器; 1.1.4分样器和分样板; 1.1.5分析盘、镊子等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4),1.2试样 检验杂质的试样分大样小样两种:大样是用于检验大样杂质,包括大型杂质和绝对筛层的筛下物;小样是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样品中分出少量试样,检验与粮粒大小的并肩杂质检验杂质的试样用量见下表,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4),检验杂质试样用量规定表,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4),1.3筛选 手筛法 按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筛上好,按规定称取试样放入筛上,盖上筛盖,然后将选筛放在玻璃板或光滑的桌面上,用双手以每分钟110-120次的速度,按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各筛动1分。
筛动的范围,掌握在选筛直径扩大8-10cm将筛上物和筛下物分别倒入分析盘内卡在筛孔中间的颗粒属于筛上物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4),1.4 大样杂质检验 操作方法 从平均样品中,按杂质试样的规定称取试样,按筛选项法分2次进行筛选,然后拣出大型杂质和筛下物合并称重精确至0.01g 1.4.2 结果计算 大样杂质按公试计算: 大样杂质(%)=大样杂质重量/大样重量*100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3%,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4),1.5 小样杂质检验 操作方法 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试样中,试样要求规定用量称取试样,小样用量不大于100g时,精确至0.01g;小样用量大于100g时,精确至0.1g,倒入分析盘中,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杂质,称重精确至0.01g 结果计算 小样杂质(%)=(100-大样杂质百分率)* 小样杂质重量/小样重量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3%,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4),1.7杂质总量计算 杂质总量(%)=大样杂质百分率+小样杂质百分率 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GB/T5494),2. 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