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与农业发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1267197 上传时间:2018-11-27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9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化与农业发展(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业化与农业发展,制作人:,目录,一、工业化 二、农业发展,一、 工业化,(一)涵义与观点 张培刚: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 基要生产函数是指在整个经济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生产函数,亦即联系效应很大的生产函数,它的变化能引起并决定其他生产函的变化.,印度经济学家撒克(Thanker,S.Y.): 脱离农业的结构转变,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份额上升。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P190) 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或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

2、在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 制造业产值份额的增加过程。,(二)工业化的理论基础,恩格尔法则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 为了适应消费结构的改变,制造业和服务业应大力扩张。 刘易斯人口流动模型 工业扩张带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工业化是二元经济结构改造的必由之路。,贸易条件恶化论(deteriorating trade terms theory ) 阿根廷著名的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后经辛格发展而成。 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着发

3、展中国家初级产品价格相对于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的价格长期(下跌)恶化的趋势,这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 发展工业替代进口的工业品,联系效应论 美国经济学家赫尔希曼提出 资本作为稀缺资源应得到有效利用,工业部门的联系效应较强 经济发展,必须发展工业,进行工业化,库茨涅茨的经验分析为工业化必要论提供了历史证据。 截面分析:按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对不同收入的国家进行分组,观察各组之间劳动力职业 结构和国民收入在各个部门份额的差异。 剖面分析:对一组既定的国家较长一段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考察这些国家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职业结构和部门收入结构的变化。,(三)工业化的重要作用 工业化:国民

4、经济结构实现由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过程。工业化过程中,工业部门持续扩张,特别是制造业增长迅速,使农业部门净产值和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而工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比重持续上升,而服务业部门的比重大体保持不变。 工业化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1、提供多样化产品 生存必需品、工业消费品生产的多样性。 人们的消费欲望多种多样,且具有递减的趋势,工业部门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要,不断提供新产品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效用。 引导消费者和生产者不断追求新产品和服务。,2、促进农业进步 需求方面 增加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客观上有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工业的快速发

5、展和非农人口的大量增加为农业发展提供市场贡献。 供给方面 提高现代农业投入品和技术条件(生物技术等)。 减少农业投入成本,增加国家财力,提供资金。,3、具有较强的联系效应 后向联系:一个产业同向它提供投入的产业之间的联系。钢铁采矿业 前向联系:一个产业同向吸收它的产出的产业之间的联系。钢铁机械、汽车 具有较强的前后向联系的部门作为主导部门。如汽车部门 汽车维修、交通运输。公路建设等汽车钢铁、橡胶、玻璃工业、电子工业等,4、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 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的初级产品价格趋于下降,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的工业制成品趋于上升。 发展中国的工业化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四)工业化一般阶段,早期工业:

6、食品、皮革、纺织等 中期工业:金属矿产品生产与加工,橡胶、木材加工,化学工业 后期工业:重工业(耐用消费品、资本品) 新型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IT等),(五)工业发展战略,(一)全面工业化战略 (二)部门优先发展战略,1、全面工业化战略 基本观点:把工业化、资本积累和计划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进工业化。 依据:社会基础资本和需求的不可分。 1.社会基础资本不可分 生产投资有一个最低的限度 2.需求的不可分 市场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全面工业化战略的缺陷 过分强调互补性和不可分性 如修路是可分的 发展中国家不仅缺资本,更缺人力资本 如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家 所有部门大规模投资,是不现实

7、的。 资源有限,2、部门优先发展战略 不平衡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不是如何全面投资,而是如何集中投资于某些部门,使投资用于最佳用途上。 (1)优先发展重工业 (2)优先发展主导产业 (3)外向型发展战略,(1)优先发展重工业 主要代表人物:费尔德曼。 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联系效应大的产业,用优先发展的产业创造的资本推动其他产业的投资,从而带动全部产业的发展。 局限性:这种理论过于看重产业之间的联系效应,忽视了各部门之间的互补性,低估了产业或部门间的不平衡增长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2)优先发展主导产业 主要代表人物:罗斯托 经济增长阶段的更替表现为主导产业部

8、门次序的变化。 主导部门的优先发展带动和扩大其他一系列部门的产品需求,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同时主导部门不断更替。,主导部门的联动效应 主导部门通过三种效应带动经济增长: 后向效应:对下游产业 前向效应:对上游产业 旁侧效应:对所在地区的影响,构成主导部门的条件 对导部门的产品有旺盛的需求。 主导部门必须引入新的生产函数。 主导部门必须有较大的资本投资,且具有高利润率和再投资率。 主导部门的技术创新能推动其它部门引入新的生产函数(技术进步)。,(3)外向型发展战略 1.初级进口替代战略 2.高级进口替代战略 3.出口替代战略 4.高级出口替代战略,1.初级进口替代战略 初级进口替代战略:从农产品加

9、工工业入手,主要投资于非耐用消费品生产的进口替代。如食品深加工、纺织、日用化工、造纸等。 优势 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初期投资少,技术要求简单。 资金回收期短,周转快。 劳动密集型,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 成本低廉,具有比较优势,初级进口替代战略的缺陷 完全依赖国内市场,一旦饱和,经济就发展到极限。 如果没有一定的规模和聚集,与国外产品相比,可能缺乏优势或优势不明显,必须进行关税保护。,2.高级进口替代战略 在初级进口替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工业生产的档次,生产耐用消费品、资本品以及原料的深加工。,3.出口替代战略 以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品出口替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扩大非耐用消费品的出口。 台湾、香

10、港、新加坡、韩国亚洲四小龙。 主要是利用劳动力廉价的优势。,4.高级出口替代战略 出口先进的耐用消费品和资本品,工业化基本完成。,战略选择的依据 选择哪个战略,主要看自身的条件: (1)自然资源丰富,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劳动力丰富,采取出口替代战略。 (2)出口替代战略必须改革经济体制,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需要;进口替代则必须加强保护。 (3)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往往混合使用。,美国的“再工业化”,美国所指的“再工业化”绝不仅是简单的“实业回归”,而是在二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三次工业化,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如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环保、信息等新兴产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

11、力的新工业体系。 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是一种现实的考量。尽管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只有15%左右,但由于经济总量巨大,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仍高达20%左右,依然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美国的“再工业化”,美国的“再工业化”,美国的“再工业化”,中美要素成本比较,德国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该项目由德国联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投资预计达2亿欧元。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德国工业4.0,“工业4.0”项目主

12、要分为三大主题: 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 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物流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物流支持。,德国工业4.0,“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

13、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自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以来,工业4.0迅速成为德国的另一个标签,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的工业转型竞赛。,德国工业4.0,德国工业4.0,德国工业4.0,德国工业4.0,(六)工业化过程中的问题 政府的导向问题 城市化问题 技术发展问题 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协调发展问题,二、 农业发展,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进步 四、典型案列 五、政府在农业进步中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的三农

14、问题,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三农问题,是一个最基本的、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在发展三农的同时减少三农。只有减少三农,才能最终发展三农。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都在不断地升级,但是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不能说明农业在发展中国家不重要了。农业产值下降的同时,农业总产值和农业规模却在不断扩大。发达国家早就开始对农业进行保护,而在发展中国家,农业仍然是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没有农业基础的工业,好比是沙漠上的蜃楼。,发展中国家的三农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往往不能有效的保护农业。因为多数人保护少数人的政策容易实施,少数人保护多数人的政策则很难有财力实施。

15、农业就业人口所占的比例越大,农业产值比重越大,越不可能对农业进行保护。相反,还需要农业的支持,其他产业才能较快的发展。 依靠自身的力量,农业绝对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因为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机械化、化学化、自动化,都必须有发达工业的支持。不过,在短期内,总是能够找到促进农业自我发展的某些捷径。,一、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农业是基础产业。对于农业产值和农村人口都占很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控制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影响和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 具体地说,农业的优先起动,在提供产品、提供市场、积累资本与提供劳动力、创造外汇收入等

16、重要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贡献。,1. 产品贡献,农业为国民经济提供着各种各样的产品。这些产品不是国计民生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就是工业经济发展原料和材料的重要来源。 如果一个国家的粮食增长赶不上国民经济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国民经济的起动和健康发展就要受到影响,城乡人民的生活和温饱就得不到保证,工业部门就会因原材料供应短缺而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严重的粮食短缺还有可能导致饥荒及人口的流动和迁徙,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社会稳定。,原料贡献,在工业化初期,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如食品加工(酿酒)、烟草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等 工艺简单没有最低规模限制原料来源丰富,分布广泛需求收入弹性比农产品大得多,需求增长快 农业的增长,使得这些轻工业可以获得廉价的原料。,粮食贡献,必须有足够的农产品剩余供给非农部门。从理论上讲,可以通过进口粮食,但是高昂的价格和短缺的外汇、以及粮食安全,使得一国的粮食供给必须依赖本国,进口作为一种补充。为了防止国内粮食价格的上涨,粮食增长率必须满足d = p + ie = 人口增长率+ 人均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